- 年份
- 2024(6209)
- 2023(8869)
- 2022(7445)
- 2021(6725)
- 2020(5676)
- 2019(12513)
- 2018(12016)
- 2017(22697)
- 2016(12611)
- 2015(13462)
- 2014(12919)
- 2013(12623)
- 2012(11809)
- 2011(10398)
- 2010(10090)
- 2009(9215)
- 2008(8960)
- 2007(7866)
- 2006(6681)
- 2005(5913)
- 学科
- 济(45054)
- 经济(44991)
- 业(34240)
- 管理(33120)
- 企(27014)
- 企业(27014)
- 方法(21929)
- 数学(19575)
- 数学方法(19370)
- 学(14957)
- 财(13041)
- 农(12927)
- 中国(11760)
- 贸(10123)
- 贸易(10121)
- 易(9884)
- 业经(9833)
- 制(8902)
- 农业(8893)
- 务(8308)
- 财务(8302)
- 财务管理(8283)
- 技术(8226)
- 企业财务(7982)
- 银(7774)
- 银行(7717)
- 融(7579)
- 金融(7577)
- 行(7332)
- 环境(7218)
- 机构
- 大学(179278)
- 学院(176919)
- 济(68844)
- 研究(68091)
- 经济(67570)
- 管理(62765)
- 理学(55509)
- 理学院(54773)
- 管理学(53541)
- 管理学院(53267)
- 中国(48743)
- 科学(48650)
- 农(47277)
- 农业(38277)
- 京(38236)
- 所(37738)
- 业大(37033)
- 研究所(35384)
- 财(30118)
- 中心(29726)
- 江(25731)
- 农业大学(24973)
- 院(24861)
- 财经(24785)
- 北京(23427)
- 经(22895)
- 省(22576)
- 室(22415)
- 科学院(22040)
- 经济学(21718)
- 基金
- 项目(132622)
- 科学(102943)
- 基金(98776)
- 家(93424)
- 国家(92735)
- 研究(82507)
- 科学基金(76351)
- 自然(54807)
- 自然科(53592)
- 自然科学(53567)
- 社会(53071)
- 自然科学基金(52687)
- 基金项目(52528)
- 省(50879)
- 社会科(50355)
- 社会科学(50337)
- 划(45303)
- 资助(40086)
- 教育(36936)
- 重点(31381)
- 计划(29802)
- 编号(28670)
- 部(28556)
- 发(27995)
- 创(27906)
- 科研(27285)
- 科技(26849)
- 创新(26265)
- 业(25440)
- 国家社会(23123)
共检索到247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臧晓琳 张洪芹 王鑫朝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运用平板计数法和Biolog-ECO板技术,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下冷蒿根际(ARS)和非根际(NRS)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占优势。Biolog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后AWCD值差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朝 韩一林 李美 王小东 汪俊宇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高岩 张汝民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基础呼吸等的影响,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LI-7000 CO_2/H_2O分析仪,对轻度(LG)和重度(HG)放牧处理后的冷蒿根际土壤进行了MBC,MBN和基础呼吸及其相关性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MBC,MBN质量分数和基础呼吸速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且根际土壤值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氮质量分数增加幅度高于微生物量碳;冷蒿根际土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芹 臧晓琳 蔡宙霏 程路芸 马元丹 宝音陶格涛 张汝民 高岩
为了揭示放牧对退化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阻击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机制,以小区控制放牧试验(不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冷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放牧干扰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放牧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之间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P<0.05)。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轻度放牧区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佩佩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南江宽 白文斌 焦晓燕
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调控土壤根际环境和养分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粱已被广泛用作饲料且耐瘠薄性较强,探明根际微生物对不同养分的生态响应,可为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高粱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高粱/玉米轮作的长期定位大田试验为基础,结合人工温室的盆栽试验,采用BIOLOG微平板法研究了NPK、PK、NK、NP、CK(无肥处理) 5种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高粱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的结果一致,PK处理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提高了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胺类、糖类和聚合物的利用,降低了对双亲化合物的利用,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NK和NP处理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NK处理降低了培养后期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 CK处理显著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其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低于其他处理,均匀度指数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表明,大田试验中,NPK和NP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盆栽试验中施氮处理NPK、NK和NP利用碳源能力和类型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施肥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高粱根际微生物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不同,氮胁迫时,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可能是高粱耐氮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马海林 丁延芹 陈波 杜秉海
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根际促生细菌(PGPR),以发酵鸡粪(DC)为吸附载体制成PGPR生物肥(PF),利用传统的氯仿熏蒸法和现代的T-RFLP技术,从冬枣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3个方面,分析PF、普通生物肥料(NF)和DC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F处理相比,PF处理中的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但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F处理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基于T-RFLP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F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成为1个独立的群,NF,DC和CK处理构成1个相对独立的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宋贤冲 项东云 杨中宁 张照远 曹继钊
为了揭示广西主要桉树人工林种植区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差异,借助BIOLOG检测法,比较了广西5个地区的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排序为梧州样点(WZ)>田林样点(TL)>吴圩样点(WX)>鹿寨样点(LZ)>宁明样点(NM);5个地区的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分异,对根际土主成分1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物质;5个地区的桉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性之间的差异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林玉 刘周斌 欧立军 童辉 彭莹 袁祖华
利用Illumina Mi Seq 2500测序平台对2个辣椒自交系(SJ11–3、06g19–1–1–1)和1个地方品种(樟树港)种植前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V3+V4区域和真菌ITS1区域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前后土壤均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为优势真菌;辣椒种植前后土壤中的细菌种类较真菌更加丰富,多样化程度更高;种植辣椒后土壤细菌、真菌的相对丰度及群落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土壤细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5.26%~25.49%、24.51%~24.87%和8.28%~9.55%,而真菌的Shannon指数有不同程度降低,Simpson指数增大,增幅78.45%~275.69%;辣椒种植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和类型也有所改变,细菌OTU个数较种植前明显升高,增幅约28.73%,土壤中特有的OTU类型明显减少;真菌OTU个数变化及类型变化比细菌大,病原性真菌的相对丰度大幅增加。
关键词:
辣椒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栋宇 靳辉勇 屠乃美 彭阳平 唐圣兵 胡辉 杨波
【目的】研究等氮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区试验,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单施化肥; T1处理,饼肥与化肥配施; T2处理,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 T3处理,油菜种植翻压替代部分化肥; T4处理,草木灰与化肥配施。【结果】不同施肥措施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值高低依次为T3> T2> T4> T1> CK;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一性指数,与单施化肥相比提高了85%~310%;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代谢特征产生了差异,油菜种植翻压和施用草木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论】有机无机配施有助于提高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关键词:
有机肥 无机肥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许荣宝 全国明 徐华勤 秦钟
鸭稻共作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技术,许多研究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鸭稻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0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计鸭稻区、浑水区、清水区和常规区4个处理,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了其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够增加水稻生长中后期稻田土壤可培养的微生物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常规区相比,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在抽穗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真菌数量在乳熟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BIOLOG分析显示,与清水区相比,稻田放鸭能够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伟雄 安振宇 方仁 尧金燕 龙兴
【目的】探究感染根腐病番荔枝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为筛选鉴定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感染根腐病的番荔枝根际土壤(感病根际土壤)和健康番荔枝根际土壤(健康根际土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ITS1和ITS4为引物,对其真菌ITS1区和细菌V3+V4区进行扩增测序,在门、纲、目、属和种水平上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结果】感病根际土壤的真菌数量明显增多,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感病根际土壤中的真菌隶属于2界5门16纲36目48科81属96种,健康根际土壤中的真菌隶属于3界7门17纲43目73科113属160种。感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较健康根际土壤下降,真菌种类较少但均匀度上升。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 d后真菌类菌株形成中等量、呈放射状的气生菌丝;菌落直径4.5 cm,菌落平铺,全缘,呈圆形,白色,气生菌丝绒状。采用供试引物对根际土壤病原菌菌株进行扩增,显示菌株的ITS序列与Fusarium acutatum(登录号AY569567.1)同源性达99.45%,说明扩增出的ITS序列(RRD-1)为F.acutatum的基因片段。【结论】感染根腐病番荔枝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较健康荔枝根际土壤明显下降,而真菌种类较少,均匀度上升。经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生物比对鉴定,初步确定引起广西地区番荔枝根腐病的病原菌可能为真菌镰刀属的F.acutatum。
关键词:
番荔枝 根腐病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涵 唐明 陈辉 杜小刚
为了准确评估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作用,采用BIOLOG检测法,对黄土高原柠条、沙棘、狼牙刺、油松和刺槐5种造林树种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树种根际土壤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为油松>沙棘>狼牙刺>柠条>刺槐;不同树种菌根侵染率和菌根根际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有显著差异;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油松外生菌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沙棘和柠条;碳源利用中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相关的主要碳源分别是羧酸类、氨基酸类和糖类物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伟 周波 束怀瑞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果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添加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均可增加细吸收根量、细吸收根面积、土壤和根际可培养微生物量,提高土壤FDA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二者联合施用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对细吸收根面积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则不如生物有机肥处理;10%生物肥+6%生物炭、10%生物肥+3%生物炭处理细吸收根面积分别是CK的6.6和10倍,10%生物肥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纪超 武小霞 林怡 钟玉扬 余金姜 王义祥 中奕 黄枝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分布规律,旨在探讨根际细菌和真菌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提取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3个甘薯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3个品种土壤样品中共获得细菌OTUs 2978个,真菌OTUs 686个。物种分类显示细菌种类隶属于33门91纲222目364科630属1248种,真菌隶属于13门30纲61目108科163属213种,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真菌。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福宁紫3号>普薯32>龙薯24,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为普薯32>龙薯24>福宁紫3号。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10%,丰度之和达79.38%~82.21%,是绝对优势菌门。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comycota)在龙薯24、普薯32和福宁紫3号样品中相对丰度分别高达81.4%、57.03%和72.24%,是最绝对优势菌门。【结论】不同品种甘薯根际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一定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ect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个菌门是细菌绝对优势菌门,子囊菌门(Asccomycota)是真菌绝对优势菌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泽良 李萍芳 薛涛 向书琴 向国红
【目的】研究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季节变化特征。【方法】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的16S rDNA基因V3~V4区片段和真菌18S rDNA基因V4区片段进行了测序。【结果】①不同季节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玉米根际、非根际土壤电导率随季节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大致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不同季节玉米根际土壤电导率均显著高于非根际(P冬季>秋季>夏季,不同季节玉米根际土壤电导率均显著低于非根际(P0.05);土壤pH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和全磷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玉米土壤根际和非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并且根际和非根际细菌群落产生明显的分离效应。
关键词:
玉米 根际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凤芝 安美君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