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5)
- 2023(11146)
- 2022(9094)
- 2021(8379)
- 2020(7148)
- 2019(15768)
- 2018(15366)
- 2017(29873)
- 2016(15996)
- 2015(17716)
- 2014(17285)
- 2013(16887)
- 2012(15276)
- 2011(13392)
- 2010(13702)
- 2009(13517)
- 2008(13983)
- 2007(12926)
- 2006(11646)
- 2005(11057)
- 学科
- 业(82731)
- 企(77937)
- 企业(77937)
- 管理(69608)
- 济(65539)
- 经济(65420)
- 业经(28035)
- 财(27753)
- 制(26825)
- 方法(25942)
- 农(23307)
- 银(21316)
- 银行(21171)
- 务(21119)
- 财务(21097)
- 财务管理(21071)
- 企业财务(19978)
- 行(19784)
- 技术(18703)
- 数学(17867)
- 数学方法(17726)
- 农业(17107)
- 中国(16417)
- 体(16148)
- 体制(14501)
- 划(14468)
- 策(14452)
- 融(14173)
- 金融(14171)
- 理论(13573)
- 机构
- 学院(226391)
- 大学(220957)
- 济(98672)
- 经济(96831)
- 管理(93999)
- 理学(78989)
- 理学院(78336)
- 管理学(77595)
- 管理学院(77162)
- 研究(68488)
- 中国(64032)
- 财(53124)
- 京(45859)
- 财经(40367)
- 江(37441)
- 经(36487)
- 科学(36368)
- 农(35136)
- 所(33125)
- 中心(32826)
- 经济学(29932)
- 财经大学(29684)
- 州(29381)
- 业大(29275)
- 研究所(28862)
- 北京(28746)
- 商学(27808)
- 商学院(27575)
- 农业(27079)
- 经济学院(26963)
- 基金
- 项目(139069)
- 科学(112282)
- 研究(106685)
- 基金(102733)
- 家(86978)
- 国家(86134)
- 科学基金(76782)
- 社会(70578)
- 社会科(67002)
- 社会科学(66987)
- 省(55272)
- 基金项目(54132)
- 教育(47831)
- 自然(47567)
- 自然科(46501)
- 自然科学(46491)
- 自然科学基金(45777)
- 划(44080)
- 编号(42158)
- 资助(40595)
- 创(34659)
- 成果(33829)
- 业(33767)
- 制(33749)
- 创新(31578)
- 部(31160)
- 重点(30623)
- 国家社会(29441)
- 发(29323)
- 课题(29102)
- 期刊
- 济(118009)
- 经济(118009)
- 研究(72860)
- 中国(48949)
- 财(47409)
- 管理(42731)
- 融(37739)
- 金融(37739)
- 农(34223)
- 科学(28530)
- 学报(26526)
- 大学(22479)
- 农业(21837)
- 技术(21661)
- 学学(21549)
- 财经(21483)
- 业经(21108)
- 教育(19527)
- 经(18409)
- 经济研究(17752)
- 问题(14671)
- 财会(14218)
- 业(13850)
- 技术经济(13781)
- 会计(12827)
- 现代(12448)
- 贸(11437)
- 商业(11113)
- 世界(11099)
- 科技(11095)
共检索到364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东松 郭敏
如何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制度束缚,焕发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2007年中国银监会准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放松银行准入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对新企业成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银行准入管制显著促进了新企业成立,在经过控制特定政策冲击、安慰剂检验、改变估计方法以及考虑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放松银行准入管制主要通过缩短银企距离、促进银行业竞争两个渠道来提高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新企业成立。
关键词:
银行准入管制 新企业成立 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志方 韩尚杰 程序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推进这一战略则需打破市场准入管制壁垒。文章利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而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打破地方行政垄断壁垒和强化产品市场竞争激励”的产品竞争机制以及“减少政府要素配置干预和缓解要素市场错配程度”的要素配置机制而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发了企业创新策略的积极调整,具体表现为企业倾向于增加创新投入、提升创新效率以及追求高质量创新,而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加剧下取得良好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创新激励效应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的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运营效率较低的企业中。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协调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蓉丽 江纳 李育昆 刘梦瑶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益于银行发放多元化经营所需资金贷款,受制于银行发挥债权人治理作用的外部监督。笔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以200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检验结果证实: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显著正相关;在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正向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银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企业管理层攫取私利行为具有中介效应;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和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尝试性地将银行管制体制改革与企业多元化经营结合起来探究银行分支机构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银行管制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能够为银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宋赛虎 李娜
以2018年“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的实施为标志性事件,基于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多种识别策略检验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稳健性、政策干扰排除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负面清单”制度主要通过FDI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三个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据流入制造业FDI的“质优”转向新特点进行的异质性分析证实,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后,并未导致低水平FDI的泛滥,而是促进了“质优”型FDI的流入,对弥合我国区域差距、倒逼企业创新、推动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调节效应的拓展分析发现,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融资约束水平越低及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负面清单”制度政策效应的发挥。文章把企业因素、产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较为全面揭示了外资对本国企业创新能力变化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负面清单 FDI 制造业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磊 王磊 黄远标
在通过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发展成果是否合理分配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直接促进了市场主体进入,进而通过影响企业的垄断势力、创新研发和投资活动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主要来自员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员工数量的增加;放松市场准入管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劳动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此外,政策效果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的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本文为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丽 马融 豆建民
采用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企业劳动技能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将显著扩大企业劳动技能溢价水平,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其主要渠道,同时,企业高技能劳动力结构和盈利能力在二者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劳动密集度、交易成本和产权性质以及宏观市场与制度环境的差异使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效果不同。经济后果检验结果显示,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将通过扩大劳动技能溢价而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卓骏 黄凌云 张宽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利用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借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模式试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负面清单模式下的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经培根分解、试点非随机性、干扰政策、替换变量以及安慰剂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路径分析表明,优化城乡间资本要素配置和劳动要素配置是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核心机制,具体表现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农从业比例的显著提升。本文还证实,负面清单模式下的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多地起着“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作用,即负面清单模式主要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城市的城乡收入不平等。本文的研究表明,完善市场准入基础性制度有利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同时也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市场准入 负面清单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卫星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143号文放松了分支机构市场准入规制。借助这一外生政策冲击对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数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工具变量规范而系统地检验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银监会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放松对跨区域经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跨区域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正面效应表现在市场份额、净息差和收入结构的改善,负面效应表现在营业成本的增加,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贾 宋钰娇 邹淑仪
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劳动力雇佣 企业信贷可得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新夫
中国情景下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不仅是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银行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特定背景,利用银行管制放松带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市层面进入以及营业网点数量扩张所形成的银行结构性竞争,实证检验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总体而言,银行结构性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U型影响效应,表明其所具有的二重性作用效应,即当银行结构性竞争尚未超过临界值时,竞争对企业创新造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新夫
中国情景下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不仅是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银行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特定背景,利用银行管制放松带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市层面进入以及营业网点数量扩张所形成的银行结构性竞争,实证检验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总体而言,银行结构性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U型影响效应,表明其所具有的二重性作用效应,即当银行结构性竞争尚未超过临界值时,竞争对企业创新造成抑制效应,而当银行结构性竞争超过特定临界值时,竞争才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效应。后续的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银行业自身结构性变化所蕴含的垄断特征是产生这种显著U型关系的内在动因,国有五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其叠加效应是形成这种U型关系的内在机制。本文的经验发现为重新审视和深入理解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雨虹 徐良果 李子扬
民营化在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方面的作用尚存争议,尝试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差异为切入点,寻找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与政府管制相关,政府放松对高管薪酬的管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缩减与民营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差距,降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水平。这意味着民营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唯一途径,进一步还财权于国有企业是改善国有企业存在创新效率损失局面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企业创新效率 放权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韩 王雄元 张琳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优化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使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产业在充分竞争中激发活力,以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运转,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达成这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负面清单制度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明确区分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增加市场准入制度的开放性、公平性、透明度。文章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为外生事件,探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如何从供给侧去产能。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受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影响的企业,受影响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显著更低,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有助于降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而缓解生产要素错配、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竞争程度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去产能效应具有中介效应,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降低企业产能过剩;另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产能过剩程度较高、污染行业和规模较大的组,说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有这些特征的企业具有去产能效果。文章从供给侧去产能角度探讨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丰富了关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研究文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营 丁文丽 马宁辉
准入管制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制度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准入管制及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准入管制改革是通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各国新企业注册耗费成本降低的程度来识别。研究发现,创办新企业过程中需要办理的手续数、耗费的时间与成本均会对TFP和总产出具有显著地抑制效应,表明准入管制对总产出的抑制有部分是通过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的。在识别准入管制改革后,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准入管制改革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改革需要较大的力度才能够带来积极影响,尤其是在营商环境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准入管制 进入成本 改革 TF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建平 杨如冰
紧缩的货币政策并非导致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如果简单地放松银根,资金的主要流向仍不可能是中小企业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本判断2010年以来,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物流、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这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低毛利行业中的中小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各类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最终都将反映到企业资金需求的增加上,在经营成本节节攀升以及供应链上下游提供的商业信用水平下降的压力下,中小企业即使维持原有规模的生产和经营,也需要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