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7)
- 2023(13723)
- 2022(11942)
- 2021(11675)
- 2020(9744)
- 2019(22733)
- 2018(22523)
- 2017(42920)
- 2016(23803)
- 2015(27215)
- 2014(27254)
- 2013(26988)
- 2012(25232)
- 2011(22829)
- 2010(22886)
- 2009(21358)
- 2008(21408)
- 2007(19031)
- 2006(16942)
- 2005(15526)
- 学科
- 济(98171)
- 经济(98043)
- 管理(67720)
- 业(63397)
- 企(53391)
- 企业(53391)
- 方法(44424)
- 数学(37223)
- 数学方法(36692)
- 中国(29472)
- 农(25419)
- 财(24175)
- 学(23671)
- 业经(21230)
- 贸(19727)
- 贸易(19717)
- 制(19369)
- 易(19202)
- 理论(18609)
- 地方(17217)
- 农业(16623)
- 和(16487)
- 银(15918)
- 银行(15878)
- 行(15143)
- 教育(14958)
- 融(14920)
- 金融(14918)
- 务(14640)
- 财务(14560)
- 机构
- 大学(354240)
- 学院(346916)
- 济(140492)
- 经济(137433)
- 管理(133105)
- 研究(121666)
- 理学(113948)
- 理学院(112618)
- 管理学(110613)
- 管理学院(109991)
- 中国(92651)
- 京(77738)
- 科学(74968)
- 财(65586)
- 所(62560)
- 研究所(56692)
- 中心(53549)
- 农(53335)
- 财经(52445)
- 北京(50396)
- 江(50362)
- 业大(49009)
- 范(48928)
- 师范(48549)
- 经(47562)
- 院(43302)
- 经济学(43213)
- 农业(41612)
- 州(41370)
- 师范大学(39554)
- 基金
- 项目(226617)
- 科学(177373)
- 研究(167442)
- 基金(164567)
- 家(143364)
- 国家(142151)
- 科学基金(120676)
- 社会(105054)
- 社会科(99294)
- 社会科学(99267)
- 基金项目(86229)
- 省(84914)
- 自然(77110)
- 教育(76975)
- 自然科(75282)
- 自然科学(75264)
- 自然科学基金(73903)
- 划(72927)
- 资助(69173)
- 编号(67908)
- 成果(58077)
- 部(51121)
- 重点(50679)
- 发(47580)
- 课题(47493)
- 创(45718)
- 教育部(44009)
- 国家社会(43233)
- 大学(42917)
- 科研(42854)
- 期刊
- 济(158577)
- 经济(158577)
- 研究(111030)
- 中国(67258)
- 学报(56767)
- 科学(52217)
- 财(50127)
- 管理(49705)
- 农(49072)
- 教育(43286)
- 大学(43047)
- 学学(39925)
- 农业(34013)
- 融(30533)
- 金融(30533)
- 技术(28697)
- 财经(27473)
- 经济研究(24619)
- 经(23585)
- 业经(22949)
- 问题(21344)
- 图书(20820)
- 贸(18178)
- 理论(17658)
- 业(17539)
- 技术经济(16963)
- 版(16356)
- 世界(16057)
- 实践(15770)
- 践(15770)
共检索到525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 孙永健
老龄相关问题的测量与操作化是老龄研究的基础。部分传统老龄指标的衰竭与偏误导致中国当前人口老龄问题中存在诸多被掩盖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5个方面的“放大与缩小”:一是传统的年龄划分标准会放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而缩小人口抚养比;二是户籍人口统计口径会放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而缩小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三是在人口迁移流动愈发频繁的当下,名义上的完整家庭结构指标会放大家庭养老功能而缩小政府养老负担;四是健康预期寿命会放大健康老龄化的成就而缩小病痛老龄化的危机;五是传统的老年年龄标准会放大养老负担而缩小老年人自身作用。重新审视传统老龄指标及其信效度,并尝试构建新的指标以推动中国自主的人口学知识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指标测量 放大效应 缩小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社英 梁小楠
文章回顾了人口变迁尤其是"婴儿潮"所带来的问题,以揭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在"经济国家转型期"的总体公共政策框架下,重新审视了家庭结构、居住方式、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以及社会的责任。同时,通过对2006年《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以及相关研究的评析,对老年人收入保障、健康护理以及个人社会服务的发展也进行了考察。在联合国实行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下进一步探讨了老年人的就业、教育及生活方式等内容。最后,讨论了与实现国家的明确目标有关的政策、实践和理论问题。文章强调,为应对老龄化而作充足准备,要考虑个人、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洪心 白雪梅
文章在两阶段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均消费、储蓄和财产的转移和变化,并针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建立了一个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为输入的交叠时代(OLG)模型。作者将此模型与生产方程、政府收入及养老金给付体系共同作用,生成满足Walras均衡条件的一般均衡模型,从而从数量上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引起的社会产出、人均消费和政府收入的变化,并针对这种变化提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朱南军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人的国家,这将给养老、护理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劳动力供给格局、社会保障体系、传统家庭结构等都造成持续冲击。能否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福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韦吉飞
人口红利揭示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大,人口红利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消失,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即将消失,随之而来的将是人口负债。因此,正视中国人口老龄化,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件迫在眉睫且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引起的。人口生育率急速的下降与我国严格的生育政策紧密相联。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中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是使人口老化加快的主要原因。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的低生育率、低惯性增长和过快的人口老化的新形势,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现行生育政策并予以调整。作者主张,从现行追求低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的生育政策宜调整为低生育率与调控结构并举的生育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二平 陈金香
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仅进行定性判断,更应该定量分析。本文从劳动力供给、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角度入手,考察论证中国人口老龄化增加的社会抚养负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的程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发展 社会扶养负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机遇 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雅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马力 桂江丰
本文从中国特色人口老龄化进程入手,重点分析人口老龄化新阶段的主要特征;针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创新性提出"两次陷阱"跨越、"人口红利"持续、"代际传递"转变、"家庭价值"重构等理论;首次提出人口老龄化引起社会关注的"抚养负担"和"发展动力"两大焦点,并对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社会进行系统阐释;在客观分析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挑战和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走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健康、保障、和谐"老龄化的新路,重点实施人力资本综合开发、国民养老保障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发展促进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吴姝嫔
文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使用1985~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老少比"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剔除了物价变化因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变量及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老少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实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泽宇 孙然 韩增林 刘凤朝
人口老龄化水平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国际通用标准,采用多项指标对人口老龄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人口老龄化水平的空间关联规律。结果表明:自1997年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逐年升高,各省份差异明显,且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全局空间依赖性并不高,但是局部空间集聚规律却很明显,表现为人口老龄化水平高—高分布区由东部向中西部集中,人口老龄化水平低—低分布区向西南及东北北部移动,而高—低分布与低—高分布的地区则向我国东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扩散。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水平测度 空间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