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19)
- 2022(867)
- 2021(931)
- 2019(2027)
- 2018(2425)
- 2017(3989)
- 2016(2315)
- 2015(2293)
- 2014(2394)
- 2013(2036)
- 2012(1764)
- 2011(1631)
- 2010(1779)
- 2009(1773)
- 2008(1888)
- 2007(1433)
- 2006(1580)
- 2005(1542)
- 2004(1399)
- 2003(1322)
- 学科
- 济(6515)
- 经济(6495)
- 制(5632)
- 管理(4601)
- 体(4506)
- 体制(4131)
- 企(3285)
- 企业(3285)
- 业(3038)
- 税(2827)
- 中国(2775)
- 财(2748)
- 税收(2645)
- 收(2619)
- 融(2380)
- 金融(2380)
- 银(2353)
- 银行(2353)
- 行(2314)
- 业经(2240)
- 教学(2069)
- 财政(2038)
- 制度(2000)
- 度(2000)
- 教育(1984)
- 农(1943)
- 理论(1595)
- 企业经济(1446)
- 结构(1440)
- 社会(1355)
- 机构
- 大学(25006)
- 学院(24513)
- 研究(11620)
- 济(10597)
- 经济(10361)
- 中国(9335)
- 财(7673)
- 管理(7493)
- 所(6009)
- 京(5934)
- 科学(5770)
- 理学(5642)
- 理学院(5564)
- 管理学(5489)
- 管理学院(5422)
- 研究所(5169)
- 江(4739)
- 财经(4729)
- 中心(4626)
- 教育(4447)
- 范(4364)
- 师范(4338)
- 经(4283)
- 北京(4262)
- 院(4168)
- 省(3925)
- 师范大学(3624)
- 农(3607)
- 社会(3449)
- 财经大学(3417)
共检索到51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明
一、改革与立法的关系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进步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衡量一个社会制度好坏,主要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更快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今天我们进行的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权领导下,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发展生产力的一种强有力的行动,其目的是为实现宪法中规定的目标而奋斗。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六年的实践,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的初步改革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为建筑业出冲破旧体制的束缚,作了艰难不懈的努力。值得心慰的是,十多年来,国家城市建设大为改观,大批工业项目投产运行,居民住宅成街连片,所有这些有目共瞩,有口皆碑,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家驹
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治理整顿任务的基本完成,为经济改革的继续进行创造了良好环境。继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的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经全国人大通过之后,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三届八中全会又就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和进一步加强农业与农村工作问题分别作出了重大决策,给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果说1990年经济理论界几次关于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思路的讨论并没有取得共识,那么现在不妨认为,最高决策机构的政策抉择事实上已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行
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众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贸易霸凌主义抬头,显性和隐性的逆全球化现象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美国单方面发动的贸易战,打乱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原有秩序。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一意孤行持续对中国贸易无理施压,一波又一波将提高关税的宣示付诸实施,给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的相互关系,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中国一些产业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不少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善炜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把改革放在统揽全局的位置,对改革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创建性的思想观点,并长期进行艰辛的实践探索。"改革不停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设计,相关领域的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再次印证了习近平同志"始终把改革放在统揽全局的位置"的改革思维。
关键词:
习近平 改革 福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亚奇
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制度是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李亚奇居民最低生活费用保障线,即西方一些国家所称的"贫困线"。它是指一个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因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等方面原因收入减少或中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增长7.7%左右,CPI全年涨幅2.6%。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6亿吨,达到1.2039万亿斤,实现"十连增"。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一、2013年经贸工作回顾一是重要商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2013年,粮棉油糖菜肉化肥等重要商品生产稳步发展,但棉花等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殿富 文华 耿建新
1995年10月7至8日,北京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轻工业学院受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委托,由北京商学院会计系具体承办的具体会计准则研讨会在京召开。华北和东北地区20多个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的会计系、研究机构、企事业和新闻出版单位,近70名国内外著名的会计专家、学者参加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琼
以建构生态系统性科技创新范式为目标反思国内科技立法历史与现状,为我国变革科技立法以促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提供启示。回溯科技创新范式与科技立法的历史变迁可知,与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相适应的科技立法具备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性和创新环境开放协同性3个新功能;进一步分析创新型国家,尤其是美国变革科技立法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历程,总结得出其以长期系统化的科技立法为根本保证、尽量创造并维护创新主体多样共生性、以市场为主导并以政府为补充提供科技创新动力和全方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环境等经验。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建构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并使其稳定良性地运行。为此,提出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此外,提出为解决“怎样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补充作用以激励中小企业参与技术转化和强化国际合作创新”等现实问题提出合理的立法建议,是国内法学未来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俊生
以开放促进重建常识的改革,是中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同时深化保险业对外开放需要更新观念2018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出现新的突破。2019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从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商业存在和扩大业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12条银行业、保险业新开放政策措施。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在深入研究评估的基础上,再次推出包括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在内的11条新开放政策措施。2019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源要求,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全力支持广东率先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近几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以下称"广东省分局")在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外汇管理改革政策,不断优化各项外汇服务,大力支持广东金融强省建设,推进广东金融双向开放,为进一步加快广东涉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大湾区跨境资源高效融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张航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提振消费的指导文件,提出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提升消费水平,对现有的税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税制的整体结构、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四个方面中均存在着对消费的制约因素,未来还应通过合理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提高直接税在税制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加速房地产税改革等措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关键词:
消费 内需 税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