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9)
2023(2623)
2022(2180)
2021(1987)
2020(1691)
2019(3652)
2018(3860)
2017(7917)
2016(4075)
2015(4293)
2014(4262)
2013(4283)
2012(4334)
2011(3932)
2010(4285)
2009(4266)
2008(3806)
2007(3459)
2006(3336)
2005(3077)
作者
(11570)
(9701)
(9612)
(9340)
(6084)
(4564)
(4364)
(3662)
(3620)
(3582)
(3409)
(3137)
(3132)
(3094)
(3048)
(2951)
(2830)
(2805)
(2722)
(2633)
(2510)
(2372)
(2307)
(2257)
(2213)
(2124)
(2075)
(2055)
(1989)
(1923)
学科
(21846)
经济(21825)
管理(11071)
(9772)
(8084)
金融(8084)
(7647)
银行(7643)
中国(7558)
(7499)
(7392)
企业(7392)
(6887)
方法(6041)
数学(5500)
数学方法(5481)
(5264)
(4857)
地方(4767)
(4601)
业经(4029)
体制(3932)
(3676)
中国金融(3573)
及其(3409)
(3334)
(3298)
(3271)
贸易(3270)
地方经济(3245)
机构
大学(61156)
学院(60926)
(31182)
经济(30561)
研究(22781)
管理(21222)
中国(19206)
理学(17675)
理学院(17473)
管理学(17314)
管理学院(17173)
(16282)
财经(12523)
(12281)
科学(11445)
(11313)
(11215)
经济学(10891)
中心(10105)
研究所(9935)
经济学院(9747)
财经大学(9337)
(9031)
(8303)
(8210)
北京(7918)
(7746)
金融(7623)
(7196)
人民(6862)
基金
项目(35437)
科学(28019)
研究(27338)
基金(26252)
(22434)
国家(22251)
社会(18740)
科学基金(18535)
社会科(17833)
社会科学(17833)
基金项目(13488)
(12946)
教育(11758)
(11030)
资助(10879)
编号(10695)
自然(10358)
自然科(10104)
自然科学(10099)
自然科学基金(9925)
成果(9516)
(8495)
(8437)
(8358)
国家社会(8168)
(8034)
重点(7995)
课题(7626)
教育部(7405)
(7308)
期刊
(37311)
经济(37311)
研究(22467)
(11745)
(11024)
金融(11024)
中国(10380)
管理(8799)
(8025)
学报(7774)
科学(7425)
财经(6923)
经济研究(6843)
大学(6138)
(5975)
学学(5930)
业经(5429)
农业(5194)
问题(5111)
(4308)
技术(4185)
教育(3905)
改革(3784)
(3784)
理论(3730)
国际(3700)
经济问题(3250)
实践(3224)
(3224)
现代(3191)
共检索到97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周皓  
"一放就话,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典型特征。过去十多年的改革并未使经济发展走出这一怪圈,反而使之表现得更为强烈。中国经济非良性循环的根源,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因此有必要深入考察我国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产生恶性循环的内在机制,为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从而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使中国经济走入"一放就活,一活就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宝山  苏慧文  
实现我国技术市场良性循环的对策分析李宝山,苏慧文一、技术成果转化通道问题分析目前,我国技术成果应用率只有10%左右,一方面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积压,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成果供给通道出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苏南农村原来文化教育事业就比较发达,在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又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至1992年,苏南18个市县中的11个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现在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试点工作,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探索,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的不同功能,形成了“三教”协调发展、紧密交融、互补互促的格局,体现了苏南人精明务实的精神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眼光。教育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龚怡祖  章宗礼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苏南农村经济超前运作,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整个苏南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起点、外向型、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根据江苏省农村社会与经济调查队1992年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个苏南地区已步入小康阶段。苏南农村经济的腾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究其深层次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经济与教育的良性循环。当地干群用“财从才出”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发展规律,体现了重视人才、教育为本思想的巨大威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利平  赵秀乐  毛春华  陈明衡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揭示出经济金融发展良性循环的基础是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一、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内涵“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经济”。经济实力大小决定财政收入增幅高低,财政支出大小影响经济发展快慢,反之则反。这就是财政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呈现一种循环状态。各级政府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爱玉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机制仍然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素  向亚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现状,指出其主要问题在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性的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在借鉴发达国家安全监察网络和安全保险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生产循环投融资体系,该体系通过安监局、生产企业、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和中介公司在追求各自目标下的行为合力,实现安全生产与保险联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在世界贸易领域里,已经出现良性和恶性循环发展机制,而教育、人才与经济效益的循环作用机制已客观存在。本文从我国东西部的具体情况入手,认为人力资本增值,即把教育投资当作企业发展资本是产生良性循环的先导;技工贸结合能促使循环发展机制的跃变,并提出了技工贸结合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董纪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力量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被确定为首篇大文章,彰显了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国科技博弈的逻辑更加错综复杂。
关键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家瑾  
选修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互动与良性循环王家瑾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培养跨世纪的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难点之一。我们认为,选修课程的建设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选修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家龙  
立足安徽科创优势,始终把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银行业和保险业两个体系资源,突破关键堵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徽银保监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翠兰  
提出了当前中国建筑施工领域的资本循环存在的问题 ,利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 ,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构造农业投入良性循环机制的研究王宁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紧密的要素关联、产品关联和市场关联。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农业又是独特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它自身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克明  
国家助学贷款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实施六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陷入供求两难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内在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