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9)
2023(18738)
2022(15822)
2021(14740)
2020(12278)
2019(27898)
2018(27913)
2017(53768)
2016(29224)
2015(32627)
2014(32774)
2013(32836)
2012(30217)
2011(27359)
2010(27741)
2009(25973)
2008(25584)
2007(23039)
2006(21080)
2005(19028)
作者
(84562)
(70429)
(69973)
(66425)
(44684)
(33645)
(31667)
(27530)
(26717)
(25371)
(23933)
(23737)
(22608)
(22432)
(21864)
(21363)
(20675)
(20457)
(20209)
(20156)
(17672)
(17457)
(16956)
(16360)
(15786)
(15765)
(15724)
(15676)
(14223)
(13984)
学科
(128894)
经济(128740)
(104518)
管理(90707)
(85340)
企业(85340)
方法(51032)
(49845)
数学(40873)
数学方法(40489)
中国(36820)
业经(36679)
(35524)
农业(33346)
地方(29818)
(27624)
(23385)
(22604)
(22584)
贸易(22568)
财务(22533)
财务管理(22495)
技术(22121)
(21842)
理论(21614)
(21437)
企业财务(21303)
(20381)
银行(20331)
(20211)
机构
学院(420894)
大学(417366)
(177794)
经济(174215)
管理(167644)
研究(145778)
理学(143125)
理学院(141591)
管理学(139579)
管理学院(138790)
中国(112450)
(90213)
科学(85933)
(82288)
(77252)
(74033)
研究所(66361)
中心(65863)
(65138)
财经(63995)
业大(62701)
农业(59044)
(58055)
北京(57575)
(55872)
师范(55426)
经济学(52220)
(52122)
(51840)
经济学院(46983)
基金
项目(273031)
科学(215765)
研究(205020)
基金(197265)
(170206)
国家(168568)
科学基金(145622)
社会(130918)
社会科(123768)
社会科学(123736)
(107468)
基金项目(104531)
教育(92707)
自然(91816)
自然科(89669)
自然科学(89651)
(88676)
自然科学基金(88078)
编号(85077)
资助(80173)
成果(69352)
(61937)
(60574)
重点(60416)
课题(58010)
(57979)
国家社会(53615)
创新(53571)
教育部(52106)
人文(51448)
期刊
(212157)
经济(212157)
研究(133201)
中国(88888)
(75807)
管理(65625)
(63743)
学报(61323)
科学(59672)
农业(51094)
教育(48636)
大学(47839)
学学(44920)
(42763)
金融(42763)
业经(38746)
技术(37654)
经济研究(32382)
财经(31566)
问题(27464)
(27187)
(26738)
技术经济(22462)
世界(20663)
商业(20392)
现代(20330)
图书(19898)
科技(19751)
理论(19703)
(19431)
共检索到653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建辉  
农业转移人口的出现,从本质上看是整个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利弊视角来研究和认知农民转变为"城市人"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有助于实现该问题研究的深化与全面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翼飞  马佳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对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厘清市民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照国民经济核算支出法的项目确定内需拉动领域,系统测算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如果按照过去市民化的速度,可拉动内需增长约1.46个百分点;如果加快推动市民化,到2035年全部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可拉动内需增长约2.01个百分点;后者比前者多拉动0.55个百分点。采取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统筹兼顾增量和存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等措施可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快速推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俊滔  
在城镇化和农产品价格保护不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耕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然而,现有研究极少关注耕地保护与农业人口的溢出的内在联系,从而忽视了农业人口溢出对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正外部性,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历史趋势理解不足。本文研究了中国耕地保护与农业人口转移的内在联系,发现在要素二元市场下,劳动力转移为要素价格机制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保护进程中的农业人口转移具有历史必然性。新的历史时期,农业人口向外转移依然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农业人口转移、发展和回流等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俊滔  
在城镇化和农产品价格保护不力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耕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然而,现有研究极少关注耕地保护与农业人口的溢出的内在联系,从而忽视了农业人口溢出对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的正外部性,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历史趋势理解不足。本文研究了中国耕地保护与农业人口转移的内在联系,发现在要素二元市场下,劳动力转移为要素价格机制的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耕地保护进程中的农业人口转移具有历史必然性。新的历史时期,农业人口向外转移依然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农业人口转移、发展和回流等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金平,王恩儒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中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核心。本文分析了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各种成功的模式,分析了今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高立  肖金成  邹伟  
公共服务供给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依据,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和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方式。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省会城市(含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第三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但这种双向互动是非对称的,公共服务供给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更强。(2)不同产业发展类型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联动关系存在差异,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不仅在不同产业发展类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中最高,同时也在公共服务供给对不同类型产业发展的影响中最高。(3)第三产业规模的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供给的传导效应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其中公共服务供给所发挥的间接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9.6%、8.4%和16.4%。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后凯  苏红键  
文章在明确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与标准的基础上,对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增长状况和市民化进程进行了科学评估,并进一步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农业人口转移处于快速稳定增长阶段,从政治参与、公共服务、经济生活、综合素质方面判定的2011年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综合程度仅为39.56%,据此推算的2012年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为42.2%。考虑到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大、市民化程度低、面临的障碍多,文章建议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亦华  
户籍制度改革已由小城镇向中等城市、大城市次第推进。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实行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对推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改革中出现许多新问题,须从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就业、土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有效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荫贞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其实质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东莞以及新莞人市民化的成本,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成本,测算得出新莞人市民化的人均成本约为2万元/年。研究有助于为其他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析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沫  葛燕  王岩  
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职业流动性,以城镇居民家庭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建立两类群体的职业转移矩阵,采用矩阵距离的测度方法以及代际社会经济指数(SEI)相关系数来比较两者的代际职业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于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代际职业流动性的机制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相比城镇居民家庭,农业转移人口具有较高的代际职业流动性,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化过程导致农业转移人口从农业到非农职业转移;党员身份、家庭收入以及教育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代际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因素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具有更高的概率从社会地位最低职业层级流动到社会地位最高职业层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促进社会公平的合理政策建议与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刘丽丽  
文章运用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社会融合数据,采用OLS、PSM、标准logit模型等方法估计市民化意愿(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转户意愿和长期居住意愿分别使消费水平显著提升,长期居住意愿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高于转户意愿。政府应适当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结合"户籍化市民化",重点推进"常住化市民化",以推动消费需求增长。在消费结构方面,有市民化意愿者会显著降低食品支出占比,明显增加在住房和请客送礼方面的消费比重以促进融入城市。有转户意愿者还会显著提高教育支出比例,而有长期居住意愿者还将大幅增加医疗消费份额。因此,政府应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融入城市的条件,致力于完善住房、教育和医疗等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健  李子芳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分位数回归等模型,考察不同市民化方式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需求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被动市民化群体的消费需求低于主动市民化群体。这种消费需求分化作用,随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水平的增加呈显著“U形”关系,51~65岁年龄段受影响更大,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相较主动市民化,被动市民化群体面临更大的社会融入难度和就业不确定性,难以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鉴于此,应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供就业服务和保障,以提升消费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广东省已经具备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基础,但市民化是个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重重障碍,为了有效化解,需要制度的创新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