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3)
- 2023(12347)
- 2022(10404)
- 2021(9605)
- 2020(8481)
- 2019(19568)
- 2018(19554)
- 2017(37276)
- 2016(20566)
- 2015(23210)
- 2014(23350)
- 2013(22900)
- 2012(21439)
- 2011(18957)
- 2010(19643)
- 2009(18840)
- 2008(19563)
- 2007(17861)
- 2006(15811)
- 2005(14677)
- 学科
- 济(90785)
- 经济(90655)
- 业(87362)
- 企(79219)
- 企业(79219)
- 管理(74811)
- 方法(40698)
- 数学(31763)
- 数学方法(31427)
- 财(30813)
- 农(29790)
- 业经(29607)
- 制(22144)
- 务(21969)
- 财务(21941)
- 财务管理(21900)
- 中国(21342)
- 企业财务(20711)
- 农业(20669)
- 技术(18370)
- 理论(16884)
- 和(16721)
- 体(16567)
- 策(16292)
- 贸(15860)
- 贸易(15851)
- 划(15771)
- 易(15383)
- 学(14887)
- 地方(14449)
- 机构
- 学院(302877)
- 大学(300066)
- 济(128500)
- 经济(125978)
- 管理(120584)
- 理学(102661)
- 理学院(101626)
- 管理学(100101)
- 管理学院(99534)
- 研究(98833)
- 中国(78785)
- 京(63748)
- 财(62633)
- 科学(58773)
- 农(54134)
- 所(50865)
- 江(48517)
- 财经(48478)
- 中心(45692)
- 研究所(45440)
- 业大(44006)
- 经(43859)
- 农业(42533)
- 北京(40397)
- 经济学(38342)
- 州(37502)
- 范(37348)
- 师范(36977)
- 财经大学(35434)
- 院(34808)
- 基金
- 项目(188792)
- 科学(149464)
- 研究(139836)
- 基金(137278)
- 家(119031)
- 国家(117649)
- 科学基金(101744)
- 社会(89092)
- 社会科(84249)
- 社会科学(84222)
- 省(74456)
- 基金项目(72673)
- 自然(65245)
- 教育(64347)
- 自然科(63761)
- 自然科学(63740)
- 自然科学基金(62691)
- 划(61341)
- 编号(57076)
- 资助(55958)
- 成果(46704)
- 部(42368)
- 重点(42034)
- 创(41761)
- 业(40896)
- 发(40398)
- 课题(38586)
- 创新(38225)
- 教育部(36541)
- 国家社会(36530)
- 期刊
- 济(151729)
- 经济(151729)
- 研究(91074)
- 中国(62445)
- 财(54181)
- 农(50583)
- 管理(49034)
- 学报(44253)
- 科学(42355)
- 大学(34211)
- 农业(33901)
- 学学(32209)
- 教育(32100)
- 融(29210)
- 金融(29210)
- 技术(28805)
- 业经(26376)
- 财经(25356)
- 经济研究(22970)
- 经(21957)
- 业(20830)
- 问题(19759)
- 技术经济(18111)
- 贸(15794)
- 财会(15491)
- 世界(15378)
- 版(14754)
- 现代(14752)
- 商业(14623)
- 统计(14163)
共检索到46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红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一目标迄今实现得如何了呢?本文试图通过对769家国有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有关数据的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考察改革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行为取向特征,进而在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某种回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海燕
1978年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已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与之相应的是,企业经理人员的构成、个人素质和观念的现代化过程不仅显露端倪,而且已经对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发生影响。人是管理效率的基础,企业经理是企业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因此其素质构成和观念特征必然对企业整体效率发生制约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在769家国有企业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国有企业改革中经理人员构成发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性质及其影响,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培植现代企业家制度做出有益的探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红领 张永山
本文认为从“政绩导向”到“内部人控制”,中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两个明显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产权改革阶段。在这期间,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效率目标实现得并不尽人意。对以往的实践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回顾,或许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生
现有的企业理论在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国家声誉的视角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中国国有企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根源于国家声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并成为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以此试图回答国有企业困境背后深刻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国家声誉 路径依赖 行政约束 企业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海燕
一、引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规模迅速增长,在我们第二阶段调查的769家国有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占用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本合计),从1980年的1874.46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5083.88万元,增长了1.71倍,年均增长率为11.9%,比改革前10年的增长率高出近1倍。所以,尽管这一时期由于政策调整,非国有经济有了长足进展,但在全社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从调整国有产权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似可把握住两条主线,一条是从权利客体方面看,另一条是从权利主体方面看。作者曾经沿着第一条主线分析了支配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三条思路,本文拟沿着第二条主线再评介三条改革思路,我将这三条思路概括为:劳动者主体论,经营者中心论,所有者主权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建堂
科学的企业行为研究是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组织调整的理论基础。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尚处在理论推演阶段的企业行为研究(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研究)还不能很好地担负起这一理论使命。为了适应日益迫切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组织调整的要求,我国的企业行为研究必须对一些重大问题,如那些建立在理论演绎基础上的关于国有企业行为的绪论是否符合实际、10余年市场取向改革对国有企业行为到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我国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行为特征上有些什么确实的差异、影响国有企业行为有哪些确定的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荣宗 唐跃军 张楚皙
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将退出成本引入对经理行为的分析。分析表明,退出成本的存在会使经理采取积极行动以避免退出,经理的努力水平会随着退出成本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提高经理的退出成本,所有者以较少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使经理提供相同的努力水平。本文认为,退出成本过低是导致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多管齐下,在当前推行产权改革、治理结构优化和剥离政策性负担、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经理的退出成本,以避免其他改革措施事倍功半。
关键词:
退出成本 经理行为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冀延松
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代理风险与防范南开大学国际企管系冀延松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即通过拍卖、承包和租赁等方式激发了它们的活力,基本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利英
现有文献对我国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幅度的判断存在分歧,有人认为经济改革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持续增长,有人认为其生产率增长至多为零。本文运用对769家国有企业1980-1999年间的调查数据,用时间参数法对样本企业的生产率长期变动趋势进行测定,发现除个别年份外样本企业的生产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生产率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并且不同规模的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尽管大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生产率水平高,但小规模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要快于大中型企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全要素生产率 变动趋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纯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独特的制度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行为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初期国有企业之间“三角债”的出现和泛滥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企业缺失诚信的制度性根源。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企业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威 卢凤君 杨达新 陆永辉 刘振
分析了阻碍国有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来解决影响国有工业企业实行股份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过度负债问题,建立了降低企业资本金长期负债率的数学方程和相关模型,进而提出了国有工业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化的相应条件和时间进程,使本文的结论对加速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革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工业企业 股份制 资产负债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