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7)
- 2023(8538)
- 2022(6937)
- 2021(6351)
- 2020(5535)
- 2019(12487)
- 2018(12981)
- 2017(24341)
- 2016(13098)
- 2015(14557)
- 2014(14611)
- 2013(14474)
- 2012(13154)
- 2011(11712)
- 2010(12194)
- 2009(11814)
- 2008(12094)
- 2007(10874)
- 2006(10397)
- 2005(9909)
- 学科
- 业(72251)
- 企(67568)
- 企业(67568)
- 管理(58621)
- 济(52655)
- 经济(52559)
- 业经(25195)
- 财(23824)
- 农(20612)
- 方法(20413)
- 务(18261)
- 财务(18239)
- 财务管理(18220)
- 制(17580)
- 企业财务(17263)
- 农业(15259)
- 技术(15083)
- 中国(14461)
- 体(13003)
- 数学(12851)
- 和(12810)
- 理论(12736)
- 数学方法(12705)
- 策(12502)
- 体制(11641)
- 划(11216)
- 企业经济(11043)
- 图书(10739)
- 经营(10323)
- 书馆(10217)
- 机构
- 学院(184393)
- 大学(184290)
- 管理(80997)
- 济(75982)
- 经济(74293)
- 理学(66891)
- 理学院(66328)
- 管理学(65734)
- 管理学院(65305)
- 研究(53913)
- 中国(47230)
- 财(41143)
- 京(38896)
- 江(32702)
- 财经(30646)
- 科学(29047)
- 经(27538)
- 农(27426)
- 中心(26975)
- 州(26510)
- 所(25922)
- 北京(24778)
- 图书(23992)
- 书馆(23303)
- 图书馆(23302)
- 范(23030)
- 师范(22887)
- 业大(22388)
- 研究所(22361)
- 商学(22113)
- 基金
- 项目(109317)
- 研究(87783)
- 科学(87441)
- 基金(79091)
- 家(65599)
- 国家(64868)
- 科学基金(58547)
- 社会(56628)
- 社会科(53582)
- 社会科学(53568)
- 省(43265)
- 基金项目(41509)
- 编号(39363)
- 教育(38175)
- 自然(34984)
- 成果(34246)
- 自然科(34240)
- 自然科学(34232)
- 划(33809)
- 自然科学基金(33731)
- 资助(30619)
- 业(28519)
- 项目编号(26717)
- 创(25784)
- 课题(23572)
- 部(23566)
- 制(23454)
- 国家社会(23283)
- 发(23100)
- 创新(23027)
- 期刊
- 济(95245)
- 经济(95245)
- 研究(57177)
- 中国(41745)
- 财(37181)
- 管理(34113)
- 图书(33579)
- 书馆(26300)
- 图书馆(26300)
- 农(26104)
- 学报(22291)
- 融(20822)
- 金融(20822)
- 教育(19653)
- 科学(19366)
- 业经(18067)
- 技术(17863)
- 大学(17439)
- 农业(17283)
- 财经(15730)
- 经济研究(13987)
- 学学(13855)
- 经(13690)
- 情报(12335)
- 问题(11738)
- 财会(11536)
- 坛(11514)
- 论坛(11514)
- 业(11463)
- 技术经济(10975)
共检索到313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谭祥金
文章对我国图书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图书馆加强信息服务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正确选择。分析了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范围和应当准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图书馆改革,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媛 刘海燕
乡村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拥有80多年历史的和顺图书馆作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其发展状况值得研究与借鉴。在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下,和顺图书馆在不同视角下、不同主体眼中,其角色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和顺图书馆的发展有喜有忧。和顺图书馆应找准定位,坚守乡村图书馆本质,寻求到当下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乡村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旅游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宋灵超
智能咨询是图书馆智慧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革新咨询服务的技术保障。分析我国图书馆智能咨询服务研究现状有助于图书馆改善咨询服务,提升智慧化水平。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从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获取科研论文的题录数据,利用RAWGraphs、VOSViewer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图书馆智能咨询服务研究数量虽然有所爆发,但尚未形成体系;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可行性与理论模型、知识库、知识推理和交互平台建设上;存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不明显、研究黏性和科研合作不足、智慧度和功能拓展不足、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成熟等问题;未来可从加强合作、加强新技术应用、加强评价类研究等路径进行拓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严萍
近年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业界的期望和要求反而日益疏远,专业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实,本文首先明确了新时期出版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强调出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正确处理“专与博”、“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指出教育发展“规模适度、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追求效益”的战略原则。其次,在宏观层面提出出版教育的改革思路,即:明确学科定位、整合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层次清晰、目标明确,课程设置规范化、科学化。最后,以微观视角对出版教育的改革从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 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蕾 张甲 杨宗英
文章以对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项目及发表文献的分析为基础,讨论国外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DLI)中数字图书馆定义的逐步完善过程,以及随着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发展出现的各种产品结构,并对1999年秋正式开始的美国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第二期工程(DLI-2)的重点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同时提出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应该重视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工程 定义 结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沈媛芬
对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思考●沈媛芬ABSTRACTThehumansocietyisnowwalkingintotheinformationageandtobuildhelibraryintoasocialinformationcentreisani...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崔慕岳
图书馆改革是一项战略工程。本文以图书馆系统为对象,以宏观战略为核心,探讨图书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深化图书馆改革的步骤方法。一、图书馆改革战略基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忠碧
关于我院图书馆改革的思考刘忠碧面对高等学校加快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转换的新形势下,图书馆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自身,充分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图书馆的改革应从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地位、作用和具体实际出发,确定改革的内容和措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亚男
图书馆改革的再思考程亚男Abstract:Thelibrarianshipunderplannedeconomylackstheabilityofdevelopingonit'sown,thusproducescertainmulpractices,...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虹
图书馆改革人事制度起步较早,取得一些成果,但不少地区图书馆的改革则不了了之。本文通过对馆员管理中的问题分析,论述了图书馆改革人事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对图书馆当前改革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远良
上海图书馆近年的发展。是以新馆开馆以及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为契机。1995年10月,馆所合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提出建馆目标:要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跟上时代步伐,到二十一世纪也不落后。1996年新馆开馆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为新馆开馆题词:“把图书情报新馆所建成上海的重要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江总书记的题词,提出了新馆的两大任务,全馆干部群众受到极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郑秉文
我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参加养老保险改革,走"统一模式"之路是大势所趋;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全民福祉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应采取一揽子和一次性改革策略,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走向统一,从而完成改革重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陈一帆 张萌 沈怡菁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心。它以国企为出发点,通过上市、合资和重组等方式引进民资,通过治理机制的创新提升国资效率,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新发展。相应国资管理机构也将分设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分类对国资进行管理,前者关注战略和国家安全,后者关注国资效率的提高。新加坡淡马锡是可以借鉴的一种制度,但是如何同时实现政企分开与党管干部,需要具体的机制设计。包括国资委、财政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关系和分权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