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173)
- 2022(7388)
- 2021(6804)
- 2020(5932)
- 2019(13478)
- 2018(13369)
- 2017(25569)
- 2016(14079)
- 2015(15364)
- 2014(15220)
- 2013(14672)
- 2012(13012)
- 2011(11226)
- 2010(11727)
- 2009(11435)
- 2008(11818)
- 2007(10356)
- 2006(9363)
- 2005(8871)
- 学科
- 业(77564)
- 企(74584)
- 企业(74584)
- 济(64807)
- 经济(64722)
- 管理(63273)
- 方法(30901)
- 业经(26037)
- 财(25544)
- 数学(23336)
- 数学方法(22989)
- 农(21153)
- 务(19799)
- 财务(19779)
- 财务管理(19760)
- 企业财务(18747)
- 制(17461)
- 技术(15978)
- 农业(15289)
- 体(14569)
- 策(14174)
- 划(13961)
- 中国(13263)
- 体制(13069)
- 理论(13014)
- 企业经济(12554)
- 经营(12303)
- 和(12107)
- 技术管理(10807)
- 决策(9963)
- 机构
- 学院(198241)
- 大学(191386)
- 济(86569)
- 管理(86452)
- 经济(85162)
- 理学(74288)
- 理学院(73693)
- 管理学(72649)
- 管理学院(72261)
- 研究(57825)
- 中国(48732)
- 财(44246)
- 京(39309)
- 财经(33648)
- 科学(31559)
- 江(31411)
- 经(30536)
- 农(30491)
- 所(27834)
- 中心(26734)
- 业大(26152)
- 经济学(25202)
- 商学(24928)
- 商学院(24701)
- 财经大学(24622)
- 北京(24554)
- 研究所(24430)
- 州(24249)
- 农业(23488)
- 经济管理(23116)
- 基金
- 项目(124588)
- 科学(101686)
- 研究(94618)
- 基金(92617)
- 家(78378)
- 国家(77646)
- 科学基金(70283)
- 社会(62829)
- 社会科(59630)
- 社会科学(59612)
- 省(50589)
- 基金项目(48296)
- 自然(44570)
- 教育(43929)
- 自然科(43660)
- 自然科学(43653)
- 自然科学基金(42940)
- 划(39997)
- 编号(37555)
- 资助(37540)
- 业(31515)
- 创(29991)
- 成果(29206)
- 部(28064)
- 重点(27524)
- 创新(27020)
- 制(26573)
- 发(26189)
- 国家社会(26006)
- 课题(25865)
共检索到304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成珍
企业集团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集团治理上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的现状出发,结合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探讨完善和规范集团治理,实现集团治理改革从"行政型"治理深化到"经济型"治理的思路。
关键词:
改革 集团 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学峰 张东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婷 唐孝文
面对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完善治理"的现实要求,通过引入"集团治理"概念框架,认为国有企业集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亟待从集团层面加强建设治理体系、提高国有企业集团整体治理水平;并针对不同改革治理难点,提出了适配性的治理完善路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集团治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婷 唐孝文
面对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完善治理"的现实要求,通过引入"集团治理"概念框架,认为国有企业集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亟待从集团层面加强建设治理体系、提高国有企业集团整体治理水平;并针对不同改革治理难点,提出了适配性的治理完善路径。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 集团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杨圣奎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我国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各国都有所不同,从系统经济学视角审视,其内容、结构、功能及演化呈现出鲜明的系统特征。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治理内容包括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尚待完善,应从改善治理机制与治理条件入手,遵循系统原理提升整体系统的功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学峰 张东明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于2007年9月13日~1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与主题相关的论文投稿47篇,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郑红亮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顾问郑海航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社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新途
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基本要素具有不同于单一企业的特殊性,治理主体不仅表现为横向完整性,而且表现为纵向的层次性;治理的客体重点在于财权在母子公司、总分公司(事业部)间的纵向配置和分割;治理手段则主要体现为集团财务体制的构建以及集权和分权的把握。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两种层次,这两种治理层次内在关联、相互交织。以财务治理要素及治理层次的特征和要求来审视,我国中央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治理 财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婷 武常岐
本文研究了在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企业集团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集团治理优势,改善国有企业突出的管理层代理问题。基于国有企业集团上市成员企业数据,本文分析了组织层面、业务层面和人员层面的集团治理策略在抑制国有企业管理层代理问题的效果。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成员企业与集团业务紧密度、增加拥有商务背景的集团兼任人员三项集团治理策略,加强对成员企业管理层的治理,降低成员企业管理层的代理成本。本研究表明,合理设计集团治理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效果;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层代理问题的治理效果除了要治理"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治理"知识不对称"。
关键词:
集团治理 国有企业 代理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露 杨红英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不规范、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低下等问题。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层次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多元化—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研究结论表明,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并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
关键词:
企业绩效 联合重组 公司治理 企业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晨曦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中国企业集团需要从"做大"转向"做强",企业集团治理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决定了集团内部分配资源的方式,进而决定集团和成员企业的战略决策、创新活动和绩效等。目前,学者以及管理者均忽略了独立企业和集团成员企业治理结构的差异,同时国内学者对企业集团治理的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国企业集团。鉴于企业集团治理比任何其他组织的特征分析和影响机制都要复杂,文章从股权集中度、金字塔结构、产权性质和董事会的角度,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企业集团治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未来企业集团治理有待深入的问题,这对于推动中国企业集团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学峰
相对于内部治理结构而言,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外部治理环境,特别是集聚性因素、企业嵌入的社会网络、来自于多元化主体的公共政策等都可以被看作是其经营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从而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孕育和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培育欠发达地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和实现经营的产业化、规模化,实现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良性互动,以公共政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公司治理 外部环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清泰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备受困惑的是: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直接经营国有企业,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建立;而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又如何防止经营者渎职或滥用权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找到了一条把市场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引入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途径。不论从现代公司理论还是从国外现代公司制发展的实践来看,股份公司制既为委托代理提供了所要求的产权结构,又为解决其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即在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的公司法人治理。一个有效率、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考虑产权明晰、激励、监督和信息等条件。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应为;(1)企业产权界定;(2)企业组织制度设定;(3)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4)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国栋
一、国企治理问题 1.董事会构成问题。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有四个特点:(1)董事长由政府任命,但被任命者并非一定是政府官员。(2)董事会成员并非全部是政府官员。如意大利工业发展组织中的21名董事中只有政府董事9名。(3)重视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即在董事会中设有雇员董事。(4)在董事会中设置职能董事。设置职能董事,可以满足企业管理中的专业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