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7)
2023(9181)
2022(7694)
2021(7372)
2020(6137)
2019(14293)
2018(14189)
2017(26606)
2016(14563)
2015(16221)
2014(16129)
2013(15876)
2012(14860)
2011(13440)
2010(13470)
2009(12888)
2008(12764)
2007(11086)
2006(10104)
2005(9513)
作者
(39294)
(33177)
(33036)
(31706)
(21144)
(15783)
(14934)
(12867)
(12775)
(11682)
(11669)
(11002)
(10890)
(10857)
(10781)
(10316)
(9823)
(9608)
(9439)
(9337)
(8651)
(8048)
(7924)
(7529)
(7508)
(7406)
(7392)
(7205)
(6649)
(6560)
学科
(61188)
经济(61097)
管理(41523)
(36832)
(29846)
企业(29846)
方法(24880)
数学(22461)
数学方法(22293)
中国(20868)
(19320)
(18093)
(15778)
(13117)
贸易(13109)
(12932)
(12906)
业经(12725)
(11930)
银行(11912)
(11461)
(11407)
金融(11405)
体制(11057)
(10766)
农业(9970)
地方(9708)
(9375)
(9236)
财务(9216)
机构
大学(208074)
学院(201598)
(96670)
经济(94948)
研究(79016)
管理(73273)
理学(62129)
理学院(61391)
中国(61185)
管理学(60581)
管理学院(60179)
(47606)
(44996)
科学(41665)
(38887)
财经(36387)
研究所(34733)
中心(33807)
(33330)
经济学(32366)
(30049)
(30021)
北京(29341)
经济学院(28971)
(28819)
财经大学(27152)
(26190)
师范(25960)
业大(25195)
农业(23061)
基金
项目(129774)
科学(103775)
基金(97715)
研究(97666)
(85320)
国家(84675)
科学基金(71941)
社会(66063)
社会科(62782)
社会科学(62772)
基金项目(50138)
(46143)
教育(45980)
自然(43230)
自然科(42235)
自然科学(42223)
自然科学基金(41551)
资助(40247)
(40146)
编号(36974)
成果(32116)
(31813)
(30178)
重点(30158)
国家社会(29365)
教育部(28045)
(27971)
中国(27911)
课题(27276)
(26758)
期刊
(108621)
经济(108621)
研究(72976)
中国(49031)
(37988)
管理(29673)
学报(28948)
科学(28667)
(27526)
教育(26315)
大学(23496)
(22200)
金融(22200)
学学(21803)
财经(19724)
经济研究(18670)
农业(18262)
(17147)
技术(16066)
问题(14359)
(14023)
业经(13637)
世界(12733)
国际(12516)
(10476)
技术经济(9428)
(9129)
统计(9018)
(8712)
改革(8640)
共检索到325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迎  陈侠飞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扩展了内生增长模型,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考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参考现有国内外文献,根据研究目的,本文改进性构建了市场化指数,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潘慧峰  杨立岩  
本文将制度变迁引入了内生增长模型,刻画了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求解了社会计划者问题的均衡解,并对解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封旭红  郝寿义  倪方树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制度首先影响的是资本与劳动,并将资本和劳动作为制度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尝试将制度分别纳入资本与劳动中,刻画制度首先作用于资本与劳动上,使二者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后带来产出总量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车士义  郭琳  
已有的对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未将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革纳入模型,这与东亚及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不符。本文通过在模型中纳入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变量,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分析,计算出在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及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技术进步,第三是制度变迁,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很显著。人口红利的影响也较显著,但是其对经济增长解释力度较小。因此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的经济增长更需要依靠投资、技术进步、结构变迁和制度变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本文讨论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剖建  
制度变革是推动中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保障制度、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的变革所释放出的保险需求为保险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提和空间,保险主体的多元化、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增加了保险供给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增长。而保险监管的市场化、法制化则为保险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竞争环境,保证了保险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索菲  张晓峒  
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也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制度总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能促进和刺激经济发展,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则是经济发展的桎梏。制度的创新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或潜在利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的演变和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石盛林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教育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能够有效释放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效率水平相关;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且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显著的区域差异;物质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艳华  
本文建立模型对1978—2007年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物质资本投入。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降低;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但将1978—1999年与2000—2007年两个时期相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不断加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成  史学军  
中国改革分成三个阶段,农村制度诱致性变迁扩散阶段(1978—1984)、城市强制性变迁的推广及诱致性、强制性变迁的交替阶段(1984—1992)和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至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迷的最动态原因,因而制度仍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源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卞泽阳  陈瑶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1996—2001年间达到了10. 62%,2002—2007年间更是高达28. 95%。中国出口贸易额持续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外贸制度经历过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包括2001年中国入世和2004年外贸经营实行"登记制"。我国外贸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早期由国家统一管理、统负盈亏、国营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的对外贸易体制虽然符合计划经济体制下贸易保护政策的要求,但外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