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6)
2023(2826)
2022(2473)
2021(2276)
2020(1874)
2019(4454)
2018(4614)
2017(7797)
2016(4405)
2015(4544)
2014(4577)
2013(4130)
2012(3637)
2011(3369)
2010(3467)
2009(3282)
2008(3364)
2007(2707)
2006(2770)
2005(2605)
作者
(12349)
(10361)
(10295)
(10064)
(6851)
(5118)
(4687)
(4146)
(3865)
(3855)
(3719)
(3651)
(3627)
(3580)
(3524)
(3228)
(3117)
(3035)
(3023)
(2920)
(2769)
(2738)
(2567)
(2515)
(2513)
(2415)
(2339)
(2291)
(2289)
(2166)
学科
(16474)
经济(16450)
管理(8825)
(7452)
(6773)
(6569)
企业(6569)
方法(6284)
中国(5824)
数学(5452)
数学方法(5325)
(5162)
体制(4580)
业经(4406)
(4242)
(4224)
(3498)
银行(3494)
(3409)
地方(3314)
(3306)
金融(3305)
(3217)
税收(3146)
(3122)
理论(3081)
教学(2969)
(2891)
教育(2738)
(2702)
机构
大学(56137)
学院(55868)
研究(24176)
(22911)
经济(22439)
管理(18040)
中国(17660)
理学(14931)
科学(14806)
理学院(14730)
管理学(14286)
管理学院(14161)
(13414)
(12910)
(12899)
(12759)
研究所(12077)
农业(10351)
中心(10109)
(9925)
业大(9389)
(9262)
财经(9110)
(8332)
(8228)
北京(8137)
(8051)
师范(7953)
经济学(7345)
科学院(7306)
基金
项目(36210)
科学(27702)
研究(26010)
基金(25000)
(23119)
国家(22939)
科学基金(18675)
社会(15882)
社会科(15066)
(15063)
社会科学(15061)
教育(12846)
(12602)
基金项目(12348)
自然(11738)
自然科(11472)
自然科学(11469)
自然科学基金(11249)
资助(10654)
编号(10104)
重点(8974)
成果(8756)
(8263)
课题(8241)
(7944)
(7597)
创新(7192)
国家社会(7027)
计划(7022)
(6827)
期刊
(27147)
经济(27147)
研究(21555)
中国(15848)
(12094)
学报(10761)
教育(10609)
(9546)
农业(8625)
科学(8343)
大学(8049)
管理(7792)
学学(7431)
统计(6932)
(6505)
金融(6505)
技术(5865)
(5201)
决策(4963)
(4705)
经济研究(4634)
财经(4428)
(3915)
业经(3907)
业大(3483)
问题(3236)
职业(3176)
农业大学(3172)
(2847)
改革(2846)
共检索到96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立生,袁书玲  
稻谷统计折合率,是国家统一规定的稻谷类的净粮对原料之比,通常用相对数表示,亦称折合比例。它是粮食部门购、销、调、存统一口径的计算标准,现行执行的是每百公斤稻谷折合大米70公斤,这个折合标准是五十年代国家根据当时社会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春  肖小勇  李崇光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历了保供给为主、保增收为主、试探性市场化改革和实质性市场化改革四个阶段。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迈出实质性市场化改革步伐,主要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托市价格、缩短托市收购期限、提高托市收购质量、优化托市收购启动及停止的条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突出表现在稻谷市场扭曲程度减弱,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仍面临政策不协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民售粮成本上升、种粮收入减少等现象出现。为推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本文从继续调减稻谷托市价格水平、建立完善稻农收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寇光涛  何在中  
我国稻谷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库存压力大、稻谷价格高、品质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现行稻谷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推进,当前的稻谷定价和收储制度已日益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制度性改革。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湖南省、黑龙江省和浙江省进行实地调研,多层次多方位分析了我国稻谷收储制度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认为稻谷收储制度改革应以市场化为基础,建立"价补分离"体系,实现粮食价格回归市场;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完善稻谷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储备轮换吞吐调节功能;重点支持重金属超标治理工作,推广稻谷绿色生产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安荣  
本文是在1991年5月对四川省忠县粮食系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写作的。文中所用数据全系调查所得,本文旨在以此为根据在理论上构建国库稻谷储藏损失统计的框架和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为建立健全我国粮食储藏损失统计的指标体系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易其余  
一、医务劳动析合工作量的计算 (一)标准工作水平的折合方法标准工作水平的折合方法是按照卫生部1978年发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和1986年颁发的《全国中医医院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以下均简称为《标准》)规定的各类医务人员在实际有效工作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各类医务工作数量为标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荐  李成华  王丹阳  
利用深床干燥实验台进行稻谷干燥试验,研究减少稻谷干燥后爆腰率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热风温度、表现风速、谷层厚度、初始含水率及缓苏时间与爆腰率增值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效应与主次顺序,发现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增值影响显著。采用优化求解方法,确定爆腰率增值最小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初始含水率25%,缓苏时间4.6h,热风温度74.33℃,表现风速0.92m.s-1,谷层厚度40cm。为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和提高稻谷干燥品质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子刚  郭庆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求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粮食危机"的预期。作为全球种植生产和消费需求最广泛的粮食作物,稻谷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稻谷的国际及国内市场供求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稻谷市场供求为研究对象,分析稻谷历年生产状况,探讨稻谷的消费情况,对稻谷市场供求形势及趋势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  颜长珍  吴炳方  高阳  
东南地区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生产,是我国主要稻谷生产区。在近年全国粮食生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本区的稻谷生产变化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水稻遥感估产技术,在对2000年以来稻谷产量进行估算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数据建立了自1949年以来全区分省稻谷总产量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东南地区稻谷总产量变化特征和近年稻谷生产短缺警情,并对2005-2010年各年不同稻谷生产短缺警情的警限值作了估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雪  颜长珍  吴炳方  高阳  
东南地区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生产,是我国的主要稻谷生产区和消费区。在近年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本区稻谷生产不足不仅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稻谷供给,同时还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本研究基于农作物遥感估算技术中的水稻产量估算方法,结合统计数据建立了2000~2004年全区分省稻谷生产和需求数据序列,利用建立的产需平衡短缺监测指标分析了东南地区稻谷产需平衡短缺警情。结果表明,自2000年开始本区就一直有短缺警情,2000年是短缺中警,2001~2004年连续4年都是短缺重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志鹏  王丹阳  王洁  张本华  战廷尧  吕晓波  王立男  
应用热风干燥试验台进行缓苏干燥试验,研究稻谷深床缓苏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分析不同缓苏温度(20,30,40,50,60℃)、缓苏时间(1.5,3,6,9,12h)、缓苏方式(停风保温、通风保温、停风停温、低风停温、通风停温)、缓苏时刻(每层稻谷的含水率达到18%时)、缓苏含水率(16%、17%、18%、19%、20%)等因素对稻谷深床缓苏干燥特性及爆腰增率的影响,并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缓苏温度40℃、缓苏时间3h、缓苏方式为停风保温的条件下,当第3层稻谷含水率达到18%(w.b)时加入缓苏工艺,可有效提升稻谷干燥速率,缩短净干燥时间,提升干燥品质。整个干燥过程表现为降速干燥,在干燥过程最初的60~65min内干燥速率最快。缓苏方式的改变是影响稻谷缓苏干燥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停风保温的缓苏操作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稻谷的爆腰增率,缓苏温度、缓苏时间、缓苏时刻及缓苏含水率对稻谷干燥品质均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更全面合理地解释稻谷缓苏干燥工艺参数的配合,为稻谷干燥的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及确定最佳的缓苏条件以提高干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腾飞  金光敏  亢霞  
近年来,稻谷库存偏高、国内外价格倒挂、产销不协调、稻谷高品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说明稻谷供求结构失衡。稻谷作为我国主要口粮品种之一,是最易引发粮食供求失衡的敏感性和先导性作物,稻谷供求失衡很容易波及其他粮食品种。分析认为,稻谷供求失衡的发生机制为生产补贴机制不合理、价格调节机制不完善、加工转化水平落后和库存调节机制不灵活,导致产能增强但优质供给不足、稻谷进口量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应从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促进稻谷供需平衡。但由于需求侧改革受稻谷需求弹性小的特点限制,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理想预期,所以应着重以稻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化解稻谷供求失衡。为促进稻谷供求有效对接,应在维护口粮安全的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产销衔接,促进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供需平衡;完善收储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绿色优质稻谷产品供给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罗明典  
一、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现代生物技术是培育高产水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杂交水稻为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013亿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我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习军  熊善柏  赵思明  
【目的】研究微波对稻谷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影响,为利用微波改善稻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450MHz微波处理稻谷,测试不同微波剂量和时间处理后稻谷的品质变化。【结果】稻谷经微波处理,温度呈线性上升,随微波剂量下降,升温速度减小。不同的微波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有差异,适宜的微波条件对碎米率、爆腰率影响较小,且有利于提高稻谷的出糙率及整精米率,降低稻谷含水量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蛋白质和淀粉的水溶性。【结论】微波条件对稻谷的品质有影响,适宜的微波条件能提高稻谷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能,改善大米的食用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栋  毛志怀  
利用分形理论对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进行了分析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 ,稻谷产生的应力裂纹具有分形特征。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沿晶脆断、穿晶脆断、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 3种弯折扩展分形模型 ;建立了稻谷应力裂纹的分叉扩展分形模型 ,其分形维数与分叉角的大小有关。对稻谷产生应力裂纹的 4种分形扩展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沿晶和穿晶偶合脆断的临界扩展力 <分叉扩展的临界扩展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勇  张露  张俊飚  梁志会  
伴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高的经济附加值,但同时也催生了农业生产行为中的"一家两制"现象,即分别为市场交易与家庭需求满足采取差异化种植策略,这尤其体现在涉及人体和环境健康的农业投入品(如农药)决策上。本研究以商品化率为交易需求表征,利用湖北省稻农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农药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谷商品化率与农户的农药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以商品化率75.5%为拐点,当商品化率低于75.5%时,伴随着商品化率的提高,农户会更加规范其农药使用行为;但一旦超过75.5%,农户反而倾向于不规范地使用农药,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拐点前后行为改变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手段(即稻谷市场价格)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应该注重防范由商品化率过高而带来农药不规范使用行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农产品甄选机制,提高农户规范使用农药的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