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8)
2023(8517)
2022(6534)
2021(5736)
2020(4579)
2019(10267)
2018(10568)
2017(20126)
2016(10801)
2015(11972)
2014(12290)
2013(11700)
2012(10742)
2011(9856)
2010(10142)
2009(9752)
2008(9547)
2007(8719)
2006(8555)
2005(8027)
作者
(29873)
(25144)
(25120)
(24330)
(16159)
(11668)
(11536)
(9581)
(9520)
(8855)
(8838)
(8289)
(8286)
(8212)
(7883)
(7707)
(7301)
(7260)
(7189)
(6779)
(6689)
(6076)
(6014)
(5935)
(5813)
(5756)
(5464)
(5310)
(5030)
(4858)
学科
(71077)
经济(70928)
管理(29057)
(25497)
(22331)
企业(22331)
方法(19665)
中国(18874)
地方(18684)
业经(16978)
数学(15055)
数学方法(14977)
(14823)
(13221)
地方经济(12634)
(12266)
(11176)
(10914)
理论(10351)
(10144)
(9831)
金融(9830)
农业(9799)
(9596)
(9033)
银行(9028)
(8757)
产业(8152)
体制(8104)
发展(7727)
机构
大学(159220)
学院(158615)
(79531)
经济(78123)
研究(60955)
管理(56340)
理学(47124)
理学院(46589)
中国(46111)
管理学(45881)
管理学院(45562)
(37284)
(33333)
科学(32119)
(30241)
财经(28352)
研究所(26843)
经济学(26611)
中心(25765)
(25604)
(25277)
经济学院(23432)
(22270)
师范(22125)
北京(21717)
(21280)
(21118)
财经大学(20707)
(19460)
社会(18983)
基金
项目(94499)
科学(75538)
研究(73916)
基金(68780)
(58217)
国家(57683)
社会(52278)
科学基金(49768)
社会科(48475)
社会科学(48456)
(36073)
基金项目(35225)
教育(33641)
编号(29388)
(29324)
自然(27222)
资助(27141)
自然科(26569)
自然科学(26564)
自然科学基金(26113)
成果(25507)
(22287)
国家社会(22206)
重点(21524)
(21287)
课题(21272)
(19407)
发展(19185)
教育部(19123)
(18916)
期刊
(102949)
经济(102949)
研究(59389)
中国(36484)
(29233)
管理(24208)
(21444)
学报(20184)
科学(20141)
教育(20003)
(18570)
金融(18570)
经济研究(17814)
大学(16751)
财经(16295)
学学(15476)
技术(14441)
(14295)
业经(14167)
农业(13618)
问题(13298)
技术经济(9348)
世界(9176)
(8846)
改革(8718)
(8718)
经济问题(8443)
国际(8137)
经济管理(8108)
统计(8100)
共检索到264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认为需要区分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改革的第三个阶段核心是国家资本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 ,第三阶段的改革取向是从政府经济转向社会经济 ,基础是将大量的国有资本改造为社会资本 ,在此基础上 ,将国家在投资企业家就业风险承担等方面的政府经济模式转向社会投资风险社会承担 ,企业家有市场选择、自我创业、自我就业等的社会经济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学宝  
在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层面发展品牌的基本理论,是品牌资本社会化理论。品牌资本社会化有四大理论问题:一是品牌资本社会化概念与形式;二是品牌资本发挥作用的基本逻辑;三是品牌资本极化积聚的条件;四是中国政府推动品牌资本社会化的总原则。这四大理论问题及其解答,构成了品牌资本社会化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惟匡  赵旭亮  
实现跨世纪战略与资本社会化宁惟匡赵旭亮我国要实现跨世纪战略,一方面,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另一方面,必须使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上述两方面的转变,都要以资本社会化形式的发展为必要前提。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资本...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高校后勤领域的一种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文章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入手 ,探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其各方责任 ,并着重研究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的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洁  王惠霞  
本文从资本市场发展的角度,对资本社会化内涵进行了概述,指出资本市场和企业资本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社会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现阶段我国的资本社会化问题重重,内外多重因素阻碍民营企业社会化发展。积极、全面改善资本社会化的发展环境,加大完善资本制度合理性和执行程度是实现我国民营企业资本社会化目标的必经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我国已进入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关键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市场体系、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经济主体、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管理、城乡生活方式等"八个一体化"。当前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点是:(1)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载体建设;(2)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的形成;(3)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4)培育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生活方式;(5)强化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人文关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冯淑凤  
本文概述了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本。掌握了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软件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的无形资本,它具有引发和促进创新的作用。它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创造性,监测外界市场及竞争走势,使用户参与方案修改,扩大创新的合作领域,迅速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及减少创新风险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虹  
在全球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削减或取消化石能源补贴,作为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化石能源过度消耗的有效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尤其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的中国而言,化石能源补贴改革也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敬本  
经济社会系统的进化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启示荣敬本1995年第5期由吴敬琏教授推荐发表的、由他的研究生李绍光翻译和介绍的布雷恩·阿瑟(W.BrainArthur)的《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和注意。该文原载于肯尼斯·阿罗(Kenne...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秉林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3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审视了我国教育改革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并透视当前新的教育改革征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就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健全协调机制;加强教育研究,促进科学决策;加强综合改革,探索协同创新;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饶灿  
自1985年国务院明确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针以来,随着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的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改革已历10余年。虽然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历程,通过对高校后勤主要改革模式的分析,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探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最近,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吴方伟博士的新著《论社会化资本的利用》,我读后感觉这是一本于理论有创新、对现实有启发、思想有穿透力、给人带来清新的学术气息的好作品。我们即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基本原理对这30年发展前进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认识,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近年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智刚  郭珮琪  李强  
数字经济基于数据传播技术与组织平台变革促进了产业融合创新与劳动社会化。论文首先对西方近期关于数字经济劳动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然后基于马克思机器观对新型数字化劳动正本清源,并采用唯物史观视角构建劳动社会化演进图谱,解析了数字经济下劳动过程理论底层逻辑的嬗变,揭示了数字经济下资本对劳动实质性纳入与柔性规制,探索“人本”数字经济治理机制,规范与发展资本,从而实现对社会劳动广泛公平吸纳及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