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
2023(1474)
2022(1129)
2021(948)
2020(809)
2019(1833)
2018(1864)
2017(3750)
2016(1886)
2015(1913)
2014(1795)
2013(1713)
2012(1551)
2011(1230)
2010(1273)
2009(1249)
2008(1353)
2007(1134)
2006(914)
2005(948)
作者
(4657)
(3996)
(3922)
(3615)
(2552)
(1896)
(1774)
(1484)
(1453)
(1437)
(1334)
(1288)
(1279)
(1265)
(1262)
(1258)
(1236)
(1207)
(1167)
(1105)
(963)
(939)
(934)
(891)
(891)
(871)
(849)
(846)
(787)
(755)
学科
(12899)
企业(12899)
(12610)
(9458)
经济(9452)
管理(9424)
业经(4807)
(3753)
方法(3547)
(3224)
财务(3222)
财务管理(3219)
企业财务(3047)
企业经济(2912)
(2821)
技术(2673)
数学(2644)
数学方法(2639)
(2616)
体制(2503)
(2233)
(2117)
技术管理(2103)
国有(1927)
国有企业(1916)
(1816)
经营(1678)
中国(1566)
农业(1554)
(1430)
机构
学院(26772)
大学(25496)
(14290)
经济(14161)
管理(11869)
理学(10250)
理学院(10179)
管理学(10150)
管理学院(10093)
研究(7605)
(6489)
中国(6177)
财经(5166)
(4852)
经济学(4717)
(4653)
经济学院(4269)
(4045)
商学(4034)
商学院(4004)
财经大学(3794)
科学(3527)
(3498)
经济管理(3368)
中心(3159)
研究所(3098)
(2994)
(2933)
业大(2835)
北京(2833)
基金
项目(17898)
科学(15127)
基金(13914)
研究(13802)
(11697)
国家(11591)
科学基金(10791)
社会(10354)
社会科(9931)
社会科学(9930)
基金项目(7236)
(7229)
自然(6315)
自然科(6195)
自然科学(6195)
自然科学基金(6104)
(6051)
教育(5924)
(5774)
(5455)
资助(5122)
编号(5026)
国家社会(4658)
(4629)
创新(4268)
(4134)
(4105)
重点(3996)
人文(3927)
(3860)
期刊
(15901)
经济(15901)
研究(8170)
(6240)
管理(6017)
中国(4340)
财经(2961)
科学(2919)
业经(2799)
技术(2708)
经济研究(2692)
(2642)
(2614)
学报(2280)
大学(2036)
学学(2029)
问题(1978)
(1951)
金融(1951)
技术经济(1940)
财会(1925)
(1688)
现代(1636)
农业(1625)
经济管理(1584)
会计(1564)
世界(1526)
改革(1478)
(1478)
会通(1371)
共检索到39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许旭  陈武生  
为了改革建筑企业用工制度,逐步降低固定工比例,提高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从1987年以来,开辟农村劳动力参加城市建设的途径,有计划地招收农民合同制工人,适当地使用农村建筑队,收到显著成效。现就该公司如何改革用工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展开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1986年,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借鉴日本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九根  
我们公司是1991年四季度由江西宜春电机厂改造过来的。1984年前是个产品单一,设备简陋、厂房破旧、技术落后的小型企业。84年底,厂领导班子致力于分配制度的改革,大胆突破,揣掉大锅饭,拉开分配档次,认真体现“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金林  
深化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倪金林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从我们安庆市金属材料公司这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只有坚持改革,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贺阳  
最近一年多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七年前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更是近年来不少大中型企业的不景气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各种“搞活”的思路、对策、“招数”不少,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见效的不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阳  
一、有关企业改革的三种思路最近一年多来,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成为各方面注视的焦点,各种“搞活”的思路、对策不少,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见效的不多。分析一下有关企业改革的思路,大体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思路,主张大的格局不变,即仍采用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方式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承包办法,加以一系列其他措施。这些措施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给企业创造条件的“输血”措施,具体内容有“双保”、增加贷款、降低贷款利率、提高折旧率、增加新产品开发基金的比例,等等;一类是属于对企业提要求、加压力的措施,要求企业眼睛向内,加强内部管理,追求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具体作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达  
搞好大中型企业是1990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和今年初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并为之奋斗的重大课题。搞好大中型企业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又需要积极做好内部工作,两者缺一不可。毛泽东同志说过: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特别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一、企业经营中的约束机理和机制系统约束是约束条件、约束状态、约束力的简称。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条件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企业自身条件,如企业的资产量、资产的技术水平、产品性状、企业活动对国民经济和市场的影响程度、企业的产业性质和产业环境、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等等;二是市场条件,如市场体系的形成程度、市场格局和供求状况、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等等;三是政府条件,如宏观调控方式及机制、宏观调控能力、经济活动的法治程度、政府的政策取向等等;四是国民经济状态,如经济的繁荣或平淡、产业结构态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辅礽  
全民所有制企业要有充分的活力还必须具备能够自主经营的外在环境和条件。这里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环境和条件。第一,资金、物资、劳动力和产品能够自由地流动。这是企业自主经营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原有的经济体制障碍了这种市场环境的形成。因为原有的经济体制是按行政系统的划分来管理经济的。为此,必须使企业同行政机构相分离,改革按行政系统管理经济的体制。需要形成生产资料、资金和劳动力的市场。第二,要形成正常竞争的市场条件:(1)把给企业的特殊照顾、特殊待遇和特殊“关系”等从经济活动中排除出去。(2)防止垄断。(3)市场一方面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企业增强活力的必由之路──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活力》调研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许多企业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改革。截止1992年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举沶  唐大富  
文章介绍了达川市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分别采取的"改、转、租、并、嫁"等多种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职工观念更新;明晰了法人财产权,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盘活了存量,吸收了增量。达川市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因企施策,形式多样;实现资产重组和转机;抓好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新权  
本文认为,破产给国有企业再振雄威增加了压力和动力,它所带来的损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求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保证企业破产制度的顺利推进,必须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笔者还就采取何种形式搞好严重亏损企业的破产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战  
1、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花二至三年时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现已历时三年。当时提出的治理整顿六大目标,属于总量性的浅层次问题,已经取得成效,但属结构性、体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困扰着国民经济运行。例如:农业丰收而农民收入下降、工业增长回升而企业亏损增加、出口增长而出口成本增加、物价趋稳而财政补贴急剧上升。特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宝珊  
发展经济,始终是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改革的份量,从深化改革中寻求增强企业活力,摆脱经济困境的出路。那么,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如何探索搞活企业的新路子,实现从承包制到股份制的过渡以及着手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工作?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探。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传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仅就用工制度而言,已经迈出了较大的步伐.许多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早已打破了纯固定工模式,而采用了固定工、全民合同工、农民合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