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7)
- 2023(11400)
- 2022(9260)
- 2021(8504)
- 2020(7310)
- 2019(16195)
- 2018(16316)
- 2017(30389)
- 2016(16792)
- 2015(18630)
- 2014(18795)
- 2013(18391)
- 2012(16599)
- 2011(14712)
- 2010(15429)
- 2009(14877)
- 2008(15150)
- 2007(13911)
- 2006(12806)
- 2005(12194)
- 学科
- 业(84468)
- 企(79177)
- 企业(79177)
- 管理(72576)
- 济(70626)
- 经济(70496)
- 财(29220)
- 业经(28412)
- 方法(26738)
- 农(25009)
- 制(22961)
- 务(21008)
- 财务(20975)
- 技术(20974)
- 财务管理(20947)
- 企业财务(19844)
- 数学(18489)
- 中国(18385)
- 数学方法(18275)
- 农业(17892)
- 体(17288)
- 体制(15181)
- 策(15148)
- 划(14867)
- 理论(14826)
- 和(13770)
- 技术管理(12673)
- 银(12507)
- 银行(12493)
- 企业经济(12417)
- 机构
- 学院(241276)
- 大学(236127)
- 济(103151)
- 经济(101062)
- 管理(97663)
- 理学(81990)
- 理学院(81247)
- 管理学(80326)
- 管理学院(79841)
- 研究(76915)
- 中国(63793)
- 财(55113)
- 京(49926)
- 科学(42159)
- 江(41288)
- 财经(41033)
- 所(38058)
- 农(38003)
- 经(36966)
- 中心(36058)
- 研究所(33153)
- 北京(31720)
- 州(31653)
- 业大(31482)
- 经济学(30279)
- 财经大学(29774)
- 农业(29171)
- 范(28063)
- 师范(27806)
- 商学(27802)
- 基金
- 项目(146492)
- 科学(117531)
- 研究(113326)
- 基金(106530)
- 家(90462)
- 国家(89550)
- 科学基金(79135)
- 社会(73407)
- 社会科(69580)
- 社会科学(69565)
- 省(58593)
- 基金项目(55800)
- 教育(52185)
- 自然(48829)
- 自然科(47721)
- 自然科学(47709)
- 划(47239)
- 自然科学基金(46950)
- 编号(45999)
- 资助(42400)
- 成果(38020)
- 业(34573)
- 制(34530)
- 创(34523)
- 部(33147)
- 重点(32633)
- 课题(32297)
- 发(31411)
- 创新(31405)
- 国家社会(30359)
- 期刊
- 济(128182)
- 经济(128182)
- 研究(78531)
- 中国(57215)
- 财(49209)
- 管理(44498)
- 农(37003)
- 科学(30635)
- 教育(29493)
- 学报(29263)
- 融(27138)
- 金融(27138)
- 技术(26323)
- 农业(24636)
- 大学(24258)
- 学学(22612)
- 业经(22397)
- 财经(21663)
- 经济研究(19042)
- 经(18744)
- 问题(16011)
- 技术经济(15226)
- 业(15158)
- 财会(14120)
- 会计(12768)
- 现代(12699)
- 贸(12607)
- 世界(12042)
- 经济管理(11580)
- 科技(11438)
共检索到39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银
如何才能改变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椎进企业技术进步,笔者认为: 一、汲取国外折旧制度的经验和教训,有计划地提高折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瑞芬
一、我国现行折旧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折旧制度是从传统产品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仍然是一种高度集中、一统到底的管理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滞后性和不适应性。虽然,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逐年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1982年为4.3%,1985年为5%,1988年提高到5.3%,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海生
固定资产折旧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运行密切相关。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对不同折旧计算方法的适用对象规定不明确、折旧计算方法与配比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相悖、对固定资产价值耗费计量不足。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折旧 制度 缺陷 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绍敏 李英
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仪器设备更新没有资金来源,是影响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要求医疗服务应逐步推向市场,医院在市场中生存并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建立医用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制度,解决自身补偿问题,是医院转换经营机制的首要课题。其理由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大乾
一、建立医疗设备折旧制度是深化医疗卫生财务改革的突破口医疗设备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医疗卫生水平。据我市县以上医院调查统计,1987年末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 134万元,其中房屋建筑原值10198万元,专用和一般医疗设备原值仅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郝玉英 罗伟明 郝玉枝
高等院校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探讨郝玉英罗伟明郝玉枝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教育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因此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一、高等院校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巫绪芬 许立新
折旧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到各受益期间与营业收入相配比的一种系统和合理的方法。基于对折旧本质的这种认识,笔者赞成《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范围的规定,并且认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采取个别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条件已完全具备,选用何种方法计提折旧应基于对折旧的正确性考虑,针对不同折旧对象服务期内的性质来分别确定,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关键词:
会计 折旧 思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冰洁 李靠队 孔玉生 王海婧
本文在介绍成本核算制度基本内涵基础上,回顾了传统成本核算制度的发展历程,指明了新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制定背景。通过比较新旧成本核算制度,总结出新制度突破之处及其优越性,同时也指出新制度在实施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日后改进措施。通过对新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全面分析解读,促进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从而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步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忠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问题日益突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将面临较大的挑战。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因此,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的竞争和自身的发展,加速折旧法是企业财务核算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向丽 章新蓉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第二次修订稿)和《新医院会计制度》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引入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相比于原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对高校、医院两套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两套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医院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长顺
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协调、稳定、健康地发展,而企业运营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技术进步的状况。长期以来,由于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使得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处于滞缓的状态,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而我国只有30%左右。而且,80年代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因回避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而只重视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划分,导致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状况和经营效率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银
对策一:企业技术进步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笔者认为,评判一个经济体制是否合理的标准起码有两条:一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二是看其能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两个标准是相互联系的。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是技术进步的前提,而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只有与技术进步溶为一体,才可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传统经济体制由于否定生产者自身的利益,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使经济发展失去了原动力。正因为如此,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利益调整为突破口的,旨在调动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这种做法的负效应是,若干改革措施,包括企业承包、资金的拨改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兴渭 纪文
现行工资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姜兴渭,纪文一、对前期工资改革的分析和评估改革初期所采取的一些对职工的利益刺激措施(如调整工资、恢复奖励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恢复性质的,全面工资改革是在1985年进行的。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峰 卜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完善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简称"加速折旧新政")。本文分析了财税[2014]75号文件内容,对加速折旧新政进行了思考,并对税务部门以及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加速折旧新政 企业所得税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