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3)
- 2023(15398)
- 2022(13129)
- 2021(12281)
- 2020(10338)
- 2019(23702)
- 2018(23848)
- 2017(45532)
- 2016(25242)
- 2015(27841)
- 2014(27706)
- 2013(27110)
- 2012(24569)
- 2011(22168)
- 2010(21923)
- 2009(20304)
- 2008(19987)
- 2007(17137)
- 2006(15200)
- 2005(13436)
- 学科
- 济(93248)
- 经济(93111)
- 管理(73867)
- 业(67823)
- 企(57689)
- 企业(57689)
- 方法(41909)
- 数学(36272)
- 数学方法(35895)
- 财(27105)
- 农(25982)
- 中国(24595)
- 制(23496)
- 业经(22592)
- 学(20613)
- 地方(17515)
- 贸(17434)
- 贸易(17428)
- 易(16945)
- 务(16449)
- 体(16427)
- 农业(16396)
- 财务(16381)
- 财务管理(16348)
- 银(15830)
- 银行(15764)
- 理论(15500)
- 企业财务(15482)
- 环境(15285)
- 技术(15051)
- 机构
- 大学(349568)
- 学院(346674)
- 济(136520)
- 管理(136203)
- 经济(133557)
- 理学(118348)
- 研究(118242)
- 理学院(117018)
- 管理学(115038)
- 管理学院(114407)
- 中国(86996)
- 科学(74440)
- 京(74389)
- 财(65002)
- 农(61916)
- 所(59773)
- 业大(55970)
- 研究所(54564)
- 中心(52985)
- 财经(51292)
- 江(50739)
- 农业(48753)
- 北京(46827)
- 经(46644)
- 范(44889)
- 师范(44343)
- 院(42821)
- 经济学(40740)
- 州(40440)
- 财经大学(38251)
- 基金
- 项目(241336)
- 科学(188343)
- 基金(174643)
- 研究(173038)
- 家(154287)
- 国家(153019)
- 科学基金(130191)
- 社会(108617)
- 社会科(102895)
- 社会科学(102867)
- 省(94150)
- 基金项目(93376)
- 自然(86005)
- 自然科(83933)
- 自然科学(83907)
- 自然科学基金(82399)
- 划(79903)
- 教育(79390)
- 资助(70964)
- 编号(69776)
- 成果(56561)
- 重点(54196)
- 部(52866)
- 发(50711)
- 创(50479)
- 课题(48266)
- 创新(47173)
- 科研(46333)
- 制(45851)
- 教育部(45099)
- 期刊
- 济(147846)
- 经济(147846)
- 研究(102531)
- 中国(67235)
- 学报(60939)
- 农(55542)
- 科学(53247)
- 财(49883)
- 管理(49686)
- 大学(45608)
- 学学(43054)
- 教育(39302)
- 农业(37545)
- 融(29879)
- 金融(29879)
- 技术(28157)
- 财经(25056)
- 业经(24221)
- 经济研究(23710)
- 经(21332)
- 业(19306)
- 问题(19191)
- 理论(18454)
- 科技(17764)
- 版(17321)
- 实践(16989)
- 践(16989)
- 业大(16197)
- 图书(16116)
- 技术经济(15640)
共检索到505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毅 张晶杰 王志轩
2019年10月,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煤电上网价格机制改革。其主要特征是将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改革后现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再执行。中国在推进的电力清洁低碳转型过程中,由于遇到了煤炭价格高、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部分地区煤电市场恶性竞争等原因,导致煤电企业的经营走入困境,呈现普遍性亏损,个别企业甚至申请破产,对电力安全稳定和转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煤电价格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分析现行的煤电价格机制存在问题,得出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推进煤电在新定位下继续发挥支持能源转型的作用,使煤电发展中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的结论。同时,本文进一步从煤电价格机制对电力规划的引导性角度,分析了对电力转型的影响,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电价格 煤电联动 电力转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唐瑱
近年来,我国电价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出台了三个电价改革配套实施办法;实施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制定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东北电网推行两部制上网电价改革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兵 孙硕 郑鹊
在电力改革背景下,建立具有更为符合我国峰谷电价现阶段发展情况的定价机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峰谷电价应用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的讨论,结合峰谷电价的制定内外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电力市场下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峰谷电价定价模型,并运用陕西省的用电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实行新的峰谷电价定价机制将会使陕西省整体的电费收益增多,总体电费收入增加2150.34万元,高峰时段用电量减少,降低了投资成本,有利于提升电网侧盈利能力,避免盲目扩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桂峰 欧阳令南 侯守礼
煤电价格的矛盾导致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出台,本文对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系统及指标体系,建立成本预算体系、合理核定电价、与电煤价格相衔接,降低两个比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电价格 联动机制 竞价上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綦树利
煤电价格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煤电产业链上利益分配之间的博弈,根本原因在于煤炭生产、煤炭流通、发电、输配电、售电等产业链各环节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体制机制不顺。化解煤电价格矛盾需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煤炭流通体制、电价机制、国有电力企业改革,转变政府电力管理职能,着力构建促进煤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煤电关系 价格矛盾 长效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风云 苏烨琴 李啸虎
2015年以来,国家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改革明晰电力成本构成,完善电价形成机制,逐步打破电网公司输配售一体化垄断经营的现状,有序放开发电和配售电的竞争性业务,实现电力市场充分竞争。理顺输配电价是电力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解析我国输配电价核定方法,研究电价测算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深入剖析电价交叉补贴、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电力企业有效资产范围、跨省资产处理等的测算难点,并提出理顺输配电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输配电价 准许成本 准许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风云 苏烨琴 李啸虎
2015年以来,国家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通过改革明晰电力成本构成,完善电价形成机制,逐步打破电网公司输配售一体化垄断经营的现状,有序放开发电和配售电的竞争性业务,实现电力市场充分竞争。理顺输配电价是电力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解析我国输配电价核定方法,研究电价测算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深入剖析电价交叉补贴、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电力企业有效资产范围、跨省资产处理等的测算难点,并提出理顺输配电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输配电价 准许成本 准许收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喜梅
电力基础产业的改革是深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电价改革则是电力市场建设与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力求从经济学理论和目前电价改革的实践中对电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思路给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电价 电价改革 电力市场 电力体制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马祎明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加快构建包括财税、价格、投资、金融等在内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电力生产和消费中,火力发电占比较高且造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电力结构亟待调整。深化电力价格体制改革是电力体制乃至能源体制改革的重点,构建有效的价格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优化发电侧结构,调动用户和消费者合理用电的积极性。本文研究认为,通过合理的价格政策设计,可以调动发电侧企业降低碳排放的积极性,起到优化电力生产结构、鼓励用户和消费者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作用。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电力价格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晓东 王娟 邓良辰 周伏秋
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通过需求响应深入挖掘需求侧资源潜力,提升需求响应能力和作用,对促进电力供需灵活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需求响应主要包括基于价格型和基于激励型两种类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各地逐渐形成差异化的需求响应价格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梳理总结了以上两类需求响应在我国典型省份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度剖析峰谷电价对供需形势反应滞后、需求响应补偿来源和力度亟须完善、需求响应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等典型问题,进而从全面推动需求响应市场化常态运行、完善电力零售套餐对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探索研究配网层面需求响应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在厂网分开的条件下,上网电价应是一个基于市场均衡的分类、分地、分时的复杂的价格体系。但这种理想的上网电价体系,只能由市场竞争自然形成。在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过渡期内的水电价格改革,应抓主要矛盾,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各方利益大体平衡的前提下,将新建大中型水电成本合理补偿作为重点,兼顾水电价格结构的改善。建议废止水电"标杆价",新建大中型水电价格仍以项目审批文件确定的投资成本及运行方式为基础核定。适度提高老水电价格,如以重置成本为目标,应通过股权分配等方式,将所增收益适量返还当地。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全面推行丰、枯电价制度;未纳入国家统一平衡计划而又跨区销售的水电,价格应由水电企业与受电区的电网公司...
关键词:
水电 价格 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小龙 贾仁安
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和电煤价格并轨都要求完善我国现行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调控仿真分析的方法,模拟煤电价格联动政策价格调整和效益的传导机制,建立联动政策运作及影响模型,对影响政策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进行量化研究,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煤电价格联动 系统动力学 影响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赵斌 何兆成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轮电改将是价改先行,输配电价改革将打破电力计划定价模式。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只有完成了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才能成为真正市场化的市场。本文通过梳理输配电价改革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我国输配电价改革进程、特点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从而提出做好输配电价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输配电价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