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8)
- 2023(9624)
- 2022(7878)
- 2021(7759)
- 2020(6407)
- 2019(14677)
- 2018(13964)
- 2017(26121)
- 2016(13817)
- 2015(15756)
- 2014(15311)
- 2013(15030)
- 2012(13997)
- 2011(12337)
- 2010(12607)
- 2009(12056)
- 2008(11379)
- 2007(9597)
- 2006(8694)
- 2005(8130)
- 学科
- 济(53859)
- 经济(53786)
- 业(38808)
- 管理(38751)
- 企(32880)
- 企业(32880)
- 财(29405)
- 中国(27453)
- 融(26670)
- 金融(26670)
- 银(24628)
- 银行(24610)
- 行(23805)
- 方法(21425)
- 数学(19494)
- 数学方法(19376)
- 制(18467)
- 农(14980)
- 务(14390)
- 财务(14368)
- 财务管理(14326)
- 企业财务(13766)
- 财政(13312)
- 体(12524)
- 贸(12393)
- 贸易(12380)
- 易(12252)
- 业经(12185)
- 地方(11594)
- 中国金融(11342)
- 机构
- 大学(183659)
- 学院(181657)
- 济(88427)
- 经济(87010)
- 研究(71230)
- 管理(64626)
- 中国(63717)
- 理学(54483)
- 理学院(53873)
- 管理学(53237)
- 管理学院(52903)
- 财(50658)
- 京(39845)
- 科学(37801)
- 财经(35990)
- 所(35787)
- 中心(33024)
- 经(33011)
- 研究所(31999)
- 经济学(30287)
- 经济学院(27349)
- 财经大学(26824)
- 北京(26642)
- 江(26045)
- 农(25784)
- 院(25273)
- 融(23207)
- 范(23044)
- 师范(22848)
- 金融(22821)
- 基金
- 项目(115654)
- 科学(92009)
- 研究(88817)
- 基金(86581)
- 家(75894)
- 国家(74875)
- 科学基金(63200)
- 社会(59065)
- 社会科(56241)
- 社会科学(56228)
- 基金项目(44274)
- 省(40846)
- 教育(40222)
- 自然(37078)
- 自然科(36234)
- 自然科学(36226)
- 资助(35784)
- 自然科学基金(35623)
- 划(35430)
- 编号(34171)
- 成果(29470)
- 部(27900)
- 重点(27028)
- 国家社会(26530)
- 中国(25936)
- 发(25550)
- 创(25068)
- 性(24855)
- 教育部(24616)
- 课题(24519)
共检索到30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条件下 ,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十分必要。为了保持国家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 ,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 :在动员资源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由此 ,导致了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 ,金融业异化为“第二财政”。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分割 ,造成了这一错位 ,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 ,促进财政到位 ,才能使得金融归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财政能力 金融能力 第二财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把握改革机遇振兴国家财政黄可华“振兴财政”作为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探讨。一、振兴财政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一)要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振兴财政的重要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项怀诚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不可逆转之势,磅礴发展,向纵深推进,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二大有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部署;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使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目标。最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我国新一轮改革高潮的号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万明 孙洪波
在拉美经济转型中,财政改革是影响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性因素。继20世纪80年代的价格稳定计划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之后,拉美国家已启动了“第二代改革”,其中财政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有大量文献研究阐述了拉美国家应对债务危机的财政调整、90年代的财政绩效、财政绩效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顺周期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再分配职能等问题。跟踪并分析拉美国家财政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丙乾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表明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财政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一)财政资源多元化,实力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宁 王映松
整体性是国家财政固有的根本我特性之一,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深入研究我国财政的整体性,对于正确处理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缓解各级财政困难,实现整个国家财政振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坚持、维护国家财政的整体性,我国财政改革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关键词:
国家财政 整体性 财政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立
分权化改革后政府财政能力下降 ,迫使金融业担当了“第二财政”的角色。作为“第二财政”的中国金融业 ,发挥着提供铸币收入、平衡预算赤字、替代财政投资、平衡地区差距、替代财政补贴等多项财政功能。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有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分割造成了这一错位 ,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 ,促进财政到位 ,才能使金融归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第二财政 金融分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昕明
为了加速卫生事业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必须改革现行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的管理要从目前单纯的收支拨款管理转为分配和调节并重。不仅要发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刘献良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丰富,为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在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论文对这些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就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与财政支农政策对接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
一个国家的财政能力对利益分配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经验表明,作为国家财政能力的核心内容,"两个比重"对利益分配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平衡、稳定作用,类似于利益分配结构的"压舱石"。尽管如此,两个比重的增加并不是随意的。"压舱石"需要有一定的分量才能保持利益分配结构的平衡,但是分量过大也可能适得其反。并且,两个比重的增加也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结构以及制度建设和相关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莲淑
国家财政与企业改革和企业发展金莲淑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企业改革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工作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重塑企业内部机制和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就财政工作来讲,必须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积极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