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
- 2023(2034)
- 2022(1679)
- 2021(1714)
- 2020(1328)
- 2019(3145)
- 2018(3388)
- 2017(5863)
- 2016(3381)
- 2015(3340)
- 2014(3280)
- 2013(2822)
- 2012(2468)
- 2011(2256)
- 2010(2397)
- 2009(2414)
- 2008(2574)
- 2007(1976)
- 2006(2111)
- 2005(2045)
- 学科
- 济(9456)
- 经济(9430)
- 管理(9238)
- 制(7395)
- 企(7357)
- 企业(7357)
- 业(7158)
- 体(6274)
- 体制(5618)
- 财(4660)
- 中国(3590)
- 业经(3427)
- 农(3386)
- 税(2950)
- 税收(2891)
- 收(2858)
- 银(2852)
- 银行(2852)
- 行(2786)
- 融(2691)
- 金融(2691)
- 教育(2526)
- 财政(2376)
- 制度(2374)
- 度(2374)
- 工作(2361)
- 家(2228)
- 理论(2187)
- 国家(2179)
- 教学(2142)
- 机构
- 大学(38877)
- 学院(38458)
- 研究(16245)
- 济(15693)
- 经济(15353)
- 管理(13546)
- 中国(12614)
- 理学(11035)
- 理学院(10923)
- 财(10817)
- 管理学(10803)
- 管理学院(10710)
- 京(8592)
- 科学(7984)
- 所(7851)
- 财经(7256)
- 研究所(6799)
- 中心(6760)
- 经(6592)
- 江(6587)
- 院(6069)
- 范(5984)
- 师范(5952)
- 北京(5815)
- 农(5586)
- 教育(5394)
- 财经大学(5352)
- 省(5014)
- 州(4949)
- 师范大学(4927)
共检索到70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本文是吴敬琏先生为谢平、陆磊的新作《中国金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体制、行为与机制设计》(中信出版社2005年2月)所作的序,摘自《比较》第16辑。自2001年以来,本刊编辑部组织并参与了“中国金融腐败与反腐败机制设计”课题的调研工作。在历时两年的调研过程中,在北至黑龙江畔,南到南海之滨,东起胶东半岛,西达天山脚下的广阔天地间,人民银行各分行、中心支行、支行同仁为课题研究团结协作,默默地作出了贡献。自2003年7月起,课题成果陆续发表于本刊各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激发了严肃的学术思考,也坚定了必胜的改革信念。无论对课题研究而言,抑或对参与调研的所有同仁而言,本文都是一个小结。金融健康关乎国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荣卓 刘亚楠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集体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近年来农村社区腐败不断侵蚀农民集体权益,与产权改革的目的呈现冲突。农村社区腐败治理问题需要放置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中进行理解,特别是从基础性的产权治理入手来进行探究。当前,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责权不明和保护不严等,使得农村社区治理逐步陷入缺乏合理有效产权支撑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社区居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区"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利益分配与集体经济主体缺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伴随全国农村社区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村官腐败 集体产权 产权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项兵
管理腐败与公司治理项兵对于腐败问题,现有的管理与经济理论主要集中讨论政府部门行政人员的腐败行为,很少涉及到公司高级经理人员的管理腐败。但管理腐败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企业制度来有效地管理公司治理。从下面的讨论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学良
腐败是改革的润滑油还是改革的腐蚀剂丁学良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经济的突飞猛进举世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中国大陆腐败的急速蔓延也有口皆碑。1984年左右,西方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学者还夸奖中国大陆的官员比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尚属廉洁。10年之后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本文针对频繁发生的企业高管腐败现象,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政府放权改革为制度背景,从权力寻租视角考察了企业高管权力配置与腐败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检验了政府薪酬管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等特殊制度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CEO的权力强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发生高管腐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下,政府薪酬管制恶化了企业高管腐败,而市场化改革则有利于缓解其所在地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高管腐败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将腐败问题的研究对象与范畴从政府官僚拓展至企业层面,深化了对企业高管腐败潜在制度诱因及其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同时,关于CEO权力强度与腐败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放权改革 薪酬管制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细雄 谭瑾
国企高管腐败是指国有企业管理层利用其实际控制权地位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权力寻租与利益攫取行为,它包括显性腐败和隐性腐败两种形式。本文围绕宏观制度环境剖析我国国企高管腐败的诱发因素与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我国国企高管腐败内生于经济转轨时期面临的放权改革、政府干预、薪酬管制等特殊制度因素。因此,要有效抑制高管腐败,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律监管固然重要,但其根本在于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弱化政府行政力量对市场运行的干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优化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并建立健全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实现国企高管与投资者之间的激励(互惠)相容。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放权改革 制度环境 控制权配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东平
围绕深化高考改革,公众最为关心的是保障教育公平,中央领导关注的也是这一问题。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尤其是前段时间中国人民大学的招生腐败案件,极大地挫伤了公众对改革的信心。从现实出发,高考制度改革不急于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是有道理的。众所周知,高校出现招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建立一个能够取信于民的,透明、公开、社会参与监督的招生录取制度。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严格考试纪律三令五申,对"阳光招生"提出很多要求,但是,仅有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和内部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多年来,几乎没有一起高考舞弊和招生腐败案件是教育系统自己发现揭露的,都是舆论监督的结果。高校就像一个被娇宠惯了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荫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消除这一毒瘤,我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严打。但是严打的效果却并不明显,我国的腐败问题正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文章运用经济学对于出现腐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腐败的危害进行经济学的解析并提出消除腐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腐败 外因及内因 后果 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云 朱荣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治理 法治 权力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志娟 丁俊博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它破坏正常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和政府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国家治理的核心是公共权力如何有效配置和运行问题。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安建明 刘瑜
管理腐败的盛行威胁着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化公司的生存。对公司治理中典型的几种管理腐败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遏制管理腐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管理腐败 遏制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思昌
"腐败黑数"居高不下诱发了自制能力差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断加入腐败队伍。而降低"腐败黑数"的关键是提高腐败案件的发现率。本文在分析国家审计腐败发现机制不健全的内在机理基础上,提出完善国家审计的腐败发现机制,增强对腐败的发现力,以降低"腐败黑数",实现对党政领导干部腐败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腐败黑数 公众参与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爱卿 许欢
本文从行政心理的视角研究行政文化嬗变如何影响国家公职人员的心理以及腐败心理滋生的若干方面表现,分析在行政文化嬗变条件下腐败心理的内生机制、机理和规律,探寻重塑行政文化对遏制腐败心理并弥补刚性制度的缝隙的重要作用,提出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强化廉政的价值认同、建构合理的需要结构等措施,形成结构化、机制化的反腐心理防线,遏制腐败动机,以实现有效治理腐败心理的目标。
关键词:
行政文化 腐败心理 腐败治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