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5)
2023(5554)
2022(4417)
2021(4087)
2020(3503)
2019(8119)
2018(8048)
2017(15106)
2016(8268)
2015(8885)
2014(9034)
2013(8685)
2012(7687)
2011(6605)
2010(6963)
2009(6931)
2008(7406)
2007(6544)
2006(6089)
2005(5857)
作者
(21531)
(17923)
(17716)
(17085)
(11497)
(8348)
(8292)
(6822)
(6807)
(6507)
(6090)
(6072)
(6039)
(5784)
(5677)
(5371)
(5291)
(5285)
(5077)
(5027)
(4426)
(4334)
(4272)
(4213)
(4125)
(4036)
(3953)
(3847)
(3562)
(3476)
学科
(64084)
企业(64084)
(56073)
管理(49587)
(33906)
经济(33827)
(22908)
业经(17176)
(16861)
财务(16858)
财务管理(16839)
企业财务(16027)
方法(15034)
(13283)
技术(12122)
企业经济(11732)
(10859)
体制(10180)
(10082)
(9783)
经营(9744)
(9736)
理论(9670)
技术管理(9536)
数学(8092)
决策(8056)
数学方法(8049)
计划(7814)
人事(7641)
人事管理(7640)
机构
学院(116146)
大学(113344)
管理(52546)
(51040)
经济(50076)
理学(43999)
理学院(43654)
管理学(43463)
管理学院(43179)
研究(33289)
(31478)
中国(29396)
(23486)
财经(22880)
(20661)
(19736)
财经大学(16745)
商学(16112)
科学(16027)
商学院(15970)
(15764)
中心(15567)
经济学(15252)
北京(15045)
(14894)
经济学院(13607)
研究所(13380)
经济管理(12634)
(12143)
工商(11931)
基金
项目(67286)
科学(55405)
研究(53024)
基金(50658)
(42059)
国家(41575)
科学基金(38359)
社会(35713)
社会科(33898)
社会科学(33885)
基金项目(26362)
(26057)
教育(24160)
自然(23588)
自然科(23120)
自然科学(23114)
自然科学基金(22796)
编号(21211)
(20720)
资助(19934)
成果(17626)
(17262)
(16370)
(16142)
(15477)
(15161)
创新(15106)
项目编号(14946)
国家社会(14934)
(14834)
期刊
(64613)
经济(64613)
研究(38543)
(31666)
管理(26896)
中国(25566)
(13207)
金融(13207)
财经(12784)
科学(12513)
技术(12132)
教育(11856)
(11056)
学报(10441)
财会(10149)
业经(9975)
经济研究(9772)
大学(9286)
学学(8662)
会计(8592)
技术经济(7695)
(7377)
问题(7290)
经济管理(7215)
通讯(6994)
会通(6981)
现代(6810)
(6232)
(6201)
改革(6130)
共检索到189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洋  
实行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围绕政企分开全国上下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政企分开的进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政企不分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国有企业甚至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传吉  邵青  
政企分开新论●张传吉邵青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我们所谈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政企分开。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则离不开政企分工。人们似乎已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某些国有企业之所以搞得好,一定是政企分开了;而某些国有企业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钦  
政企分开必须考虑企业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出资人到位,必须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特殊性企业与政府只能实行有限分开,明确划分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按出资人制度与市场经济规则双重要求创建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政府通过法律、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对特殊企业进行管理,保证特殊企业重大问题政府控制;一般性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企业按企业治理结构完全自主经营管理,一般性企业中的国有股份,政府委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管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普通股东的身份参与一般性企业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保证国有资产完整与增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清泰  
作者认为,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近20的改革实践表明,要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政企分开势在必行。政企分开,其目标是政府部门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行政干预,但与此同时,国家作为所有者的职能必须到位。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性的改革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元日希  
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郭元日希(西南财经大学)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政资分开我国18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政企不分的问题在相当领域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其中,最突出的是发生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发展了股份制,但一些国有控股公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龙学  雷隆  
当前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国企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兴衰。而国企的政企不分和所有者缺位的内在替代性是使国企陷入两难境地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所有者补位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惟一根本出路,并提出所有者补位的几种途径和方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政企分开与国有企业改革孙国辉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本文试图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对国有大中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维安  
“实行政企分开,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虽然,“国企改革很早就提出政企分开,但直到现在,政府依然管得过多,过死。”这说明政企分开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政企分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本文试图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关系这个角度来进行总结。相信这样的探讨,将有益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宇  方雷  
政企分开是铁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改革的动议和措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实践探索。新时代我国铁路行业改革,要祛除政企不分模式的体制积弊。治理理论提供了全新的审视视角,域外改革实践为我国铁路行业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应依循"逻辑-机制-法治"的改进路向,立足我国国情,突出问题导向,在准确把握铁路行业发展阶段和规律特征的基础上,探寻一条中国特色的铁路行业"善治之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国峰  
我国农村产权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在所有权关系基本不变前提下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调整,它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尽管农村产权改革为后来的城市产权改革提供了社会稳定和实践经验的条件,但由于产权安排的内在矛盾,它却落在了城市产权改革的后面。这种矛盾的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管理体制与农地集体所有之间的相互绑定,加上农业的产业特性和主导生产要素的不同,我国农村产权改革已经走到了亟需进一步深化的临界点。与城市产权改革一样,农村产权改革也必须"政企分开"和制度重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平  崔钊  孔东风  
关于政企分开的研究张志平崔钊孔东风早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央就已经提出,要解决我国传统体制中的政企不分问题。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中央又把政企分开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主要特征之一提了出来。去年,江泽民总书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政企不分是国有粮食系统的最大弊端 ,也是 1 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 [1 998]1 5号 )把政企分开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 ,表明中国改革者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着深刻认识。实行政企分开 ,一方面需要破除现实中的旧体制 ,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要破除人们心中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改革措施不到位或在落实中变形 ,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旧的观念不能容忍新的利益调整造成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不仅是一次体制的转换 ,更重要的是一次人的改造 ,我们要对实行政企分开、塑造新型粮食流通主体的艰巨性有一个充分认识 ,对此要有足够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锦  
既然国有企业不能与政府"完全分离",那么国企改革的目标就应该在以往"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为"优化政企关系",其基本要点主要包括:1.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目前,国资委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大股东)"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权力具有非常大的伸缩性。例如国资委对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班组建设、技术创新等似乎应该是"非股东干预领域"也经常下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政府机构改革综述周传龙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作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即对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回眸建国以来,中国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