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8)
2023(11882)
2022(10120)
2021(9320)
2020(7630)
2019(17417)
2018(17622)
2017(33999)
2016(18429)
2015(20530)
2014(20720)
2013(20410)
2012(19420)
2011(17705)
2010(18266)
2009(17440)
2008(17239)
2007(15692)
2006(14666)
2005(13807)
作者
(52511)
(43631)
(43577)
(41557)
(27737)
(20733)
(19830)
(16713)
(16671)
(15708)
(15050)
(14542)
(14325)
(13975)
(13705)
(13371)
(12760)
(12754)
(12634)
(12599)
(11393)
(10755)
(10466)
(10085)
(9937)
(9884)
(9868)
(9860)
(8771)
(8550)
学科
(80059)
经济(79880)
管理(53790)
(51828)
(40706)
企业(40706)
中国(28519)
(26568)
方法(26221)
(23396)
业经(21687)
(21262)
地方(21041)
数学(21011)
数学方法(20813)
农业(17478)
(17367)
银行(17350)
(16851)
(15803)
金融(15800)
(15627)
(14218)
贸易(14201)
(13767)
(13505)
(13122)
(13107)
理论(12574)
环境(12518)
机构
学院(265421)
大学(265382)
(115230)
经济(112786)
管理(99117)
研究(96092)
理学(82983)
理学院(82042)
管理学(80947)
管理学院(80431)
中国(76076)
(59821)
(57935)
科学(53492)
(48379)
财经(44690)
中心(43179)
(43008)
(42858)
研究所(42520)
(40271)
北京(37719)
(36933)
师范(36621)
经济学(35037)
业大(34834)
(34386)
(33991)
财经大学(32750)
农业(32616)
基金
项目(161056)
科学(127438)
研究(125206)
基金(115369)
(98687)
国家(97765)
科学基金(83411)
社会(82033)
社会科(76792)
社会科学(76772)
(62781)
基金项目(60144)
教育(57288)
(52561)
编号(52493)
自然(49152)
自然科(47915)
自然科学(47905)
自然科学基金(47070)
资助(46159)
成果(45416)
(39808)
课题(37100)
(36784)
重点(36353)
(35905)
国家社会(33566)
(33557)
发展(32716)
(32715)
期刊
(143248)
经济(143248)
研究(91814)
中国(64951)
(45692)
(41722)
管理(39514)
教育(36156)
学报(35809)
科学(35106)
(33426)
金融(33426)
大学(28868)
农业(27504)
学学(26560)
业经(24397)
技术(23202)
财经(23064)
经济研究(22452)
(19860)
问题(19200)
(15116)
(13430)
理论(13411)
国际(13027)
图书(13024)
技术经济(12856)
改革(12743)
(12743)
商业(12707)
共检索到438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风寿  
较长时期内,我国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成为社会持续关注且饱受诟病的根本制度之一。为何户籍是其他社会政策、制度的"固定器"?户籍制度的改革为何进展缓慢?文章尝试对我国户籍制度之上的社会福利及其它具体社会权益做深入分析,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的基本思路:理清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权益的政策规定、措施,按照其社会权益的重要性、实现的可行性以及户籍政策供给主体的权责性质以及财政能力等,对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提出分步骤、分阶段、阶梯式的户籍制度改革新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曹景椿  
伴随改革、开放、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制约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依据经济的发展 ,适时、适量、适度的进行 ,不能一步到位 ,贯彻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 ,在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基础上 ,促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以加速人口城市化的步伐 ,促进城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培荣  周天勇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是推进新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机遇。一、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问题1.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并且造成"土地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圣泽  侯武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写入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为此,城镇化建设必须和发展好"三农"问题结合起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切实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改革直至取消户籍制度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登兴  
户籍管理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中国已实行了近50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0年之后,现在已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限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已到了必须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新思路,这是针对我国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改革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市化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广大农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庆刚  
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城乡关系问题的焦点则在于当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的方法,剖析了该户籍制度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出了它在各时期对城乡关系的不同影响。目前它与市场化改革总方向是不相适应的,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难点则集中在公共品供求紧张、本地人和外来人矛盾尖锐的一些城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先森  吴天宏  
长期以来,我国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建设之间匹配与协调,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科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我国一些省市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管理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就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伯文  
我国现行的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政策 ,将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亟待加快改革。应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为此 ,要实行公民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实现自由迁徙 ;形成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有机构成的管理方式 ;最终确立以《户籍法》为基础、以各地方户籍管理规章相配套的户籍法规体系 ,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振军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焕彬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如何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作者指出,作为高校必须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采取切实的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感到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最近一段时间,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开始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相继被得到确认,有些已经开始出台。为了使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这一改革,为完善中国的户籍制度出谋划策,本刊特组织了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研究的学者对中国户籍改革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虽然本论坛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并不充分,但是如果它能够引起读者,特别是有关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洪远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问题成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而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较慢、外来人口获取城镇公共服务较难、福利与户籍挂钩。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农民担心进城可能面临原有福利的损失、部分城市居民担心自己的福利水平会因为外来人口落户而下降、地方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扩大城市公共服务覆盖面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鉴于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晓丹  吕应芳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二元户籍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运用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户籍限制打破前后,我国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比率和人均给付水平等的差异,发现打破户籍限制能够推进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建设,缩小城乡二元体制下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平等,为流动人口的参保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对比分析户籍制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国应该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创建"互联网+"大数据,落实养老保险"一卡通"等方法消除户籍制度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保证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