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0)
- 2023(4280)
- 2022(3876)
- 2021(3847)
- 2020(3312)
- 2019(7910)
- 2018(8137)
- 2017(15346)
- 2016(8458)
- 2015(9171)
- 2014(9062)
- 2013(8736)
- 2012(8133)
- 2011(7299)
- 2010(7691)
- 2009(7163)
- 2008(7372)
- 2007(6609)
- 2006(6342)
- 2005(5882)
- 学科
- 济(30552)
- 经济(30499)
- 管理(28302)
- 业(25430)
- 企(23124)
- 企业(23124)
- 财(11566)
- 制(11437)
- 方法(9586)
- 农(9265)
- 中国(9232)
- 业经(8306)
- 体(8292)
- 地方(7651)
- 数学(7389)
- 数学方法(7274)
- 体制(7121)
- 家(6605)
- 国家(6396)
- 银(6367)
- 银行(6366)
- 策(6229)
- 行(6151)
- 财政(6075)
- 农业(5943)
- 理论(5891)
- 融(5656)
- 金融(5656)
- 划(5582)
- 人事(5409)
- 机构
- 大学(112980)
- 学院(112909)
- 济(47205)
- 经济(46161)
- 管理(45371)
- 研究(39794)
- 理学(38189)
- 理学院(37783)
- 管理学(37359)
- 管理学院(37092)
- 中国(30871)
- 财(26927)
- 京(23776)
- 科学(21256)
- 所(19662)
- 财经(19537)
- 江(19366)
- 州(18302)
- 经(17631)
- 中心(17582)
- 研究所(17189)
- 范(15890)
- 师范(15782)
- 北京(15231)
- 农(15225)
- 院(14402)
- 财经大学(14324)
- 经济学(13614)
- 省(12976)
- 师范大学(12704)
- 基金
- 项目(67255)
- 科学(53990)
- 研究(52915)
- 基金(49077)
- 家(41782)
- 国家(41407)
- 科学基金(35962)
- 社会(33840)
- 社会科(31991)
- 社会科学(31980)
- 省(25575)
- 基金项目(25449)
- 教育(25345)
- 编号(22296)
- 自然(22215)
- 自然科(21734)
- 自然科学(21729)
- 划(21692)
- 自然科学基金(21383)
- 资助(20063)
- 成果(19895)
- 课题(16039)
- 部(15872)
- 重点(14919)
- 发(14421)
- 性(14270)
- 教育部(14172)
- 创(14068)
- 制(14048)
- 项目编号(13727)
共检索到189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津龙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而过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诱发性制度变革,另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革。诱发性制度变革是群众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引发的改革,强制性制度变革则是政府通过命令或法律的形式所实施的改革。就计划经济向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卓炯 刘景江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已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理论上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把产品经济体制转到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最大的战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这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中,几乎是无所不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是:(1) 新体制已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新体制还受到旧体制因素的约束,并且新体制本身也还不完善;(2) 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已不再单纯是由旧体制的弊端而造成的,而是与新体制的不完善有关;(3) 宏观经济格局在相继经历了总需求膨胀和总需求不足之后,已基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苗壮
一、改革的三个历史时期。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研究改革的战略问题,首先要对改革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现在看来,改革大体上也要经历三个历史时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志敏
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是集服务、责任、回应性于一体的有限政府,这应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职能定位不甚清晰条件下的自发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主转变"、"外力作用下规范政府经济职能"三个阶段为脉络,回顾与评述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只有回归制度建设,才能实现职能转变的战略突破。
关键词:
职能转变 目标 路径锁定 战略突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为顺利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应根据国际政府会计改革的客观规律、我国的现实环境以及现行预算会计的弊端,确立"控制取向→管理取向→报告取向"的渐进式政府会计改革的战略次序安排;以包含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在内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为执行这一战略次序安排的支撑框架;以技术协调为核心,以组织协调为突破,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纪瑜 陈静
公共受托责任是政府负债会计改革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核算行为方面的合规型受托责任、绩效型受托责任和战略型受托责任,以及结果报告方面的报告型受托责任是公共受托责任在政府负债会计改革中的具体体现与要求。基于此,本文将它们与我国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与风险控制等政府债务管理实务相结合进行探讨和研究,拟构建出中国式政府债务会计改革技术经线与管理纬线的战略蓝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雍君
用以刻画预算运营流程的支出周期概念是构造预算会计框架最适当的逻辑起点。这一框架能清楚简明地表达各预算运营阶段的关键预算信息,并形成一个循环往复、逻辑严密的完整信息链,为监控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财政风险、改进决策制定和强化受托责任提供极大便利。主要由于缺乏清晰的支出周期概念,目前学界对预算会计的概念框架和信息结构的认识依然存在不少误区,可能导致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和战略次序的迷失与偏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炜
世界新军事变革使国际军事斗争态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军事变革的动因和本质分析,战争形态的信息化、军事系统的集成化和国家安全的多维化已成必然趋势。与此相适应,军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逐步实现信息化、综合化和开放化。信息化是核心,综合化是基础,开放化是必要条件,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未来军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军事变革 军事教育 改革 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惠小兵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呈现出两个基本的态势:一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状态已为经济领域的广泛合作与竞争所代替,新的统一市场正趋形成;二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集团化,全球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众多的区域合作集团,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北美经济圈等等,它们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呈现的这两大态势,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良好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机会积极面对挑战,并利用特定优势主动出击,就能够通过参与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潮流的方式,广泛地引进资金和培养合格的人才,实现经济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一直站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潮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历史赋予了温州更多的使命和更大的责任。为此,《浙江金融》编辑部专门就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刘仁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世平
2012年年初美国政府高调出台的新"防务战略指南",其实质是美国的军事战略,是美国国家战略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化,在美国战略体系中起着链接国家战略与军种战略、战区战略的作用,是2020年前美国防建设、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总纲。在"9.11"事件爆发以来的反恐战争基本结束和金融危机对美经济实力造成很大冲击的背景下出台的这一指南,无论时机、形式,还是其内容与核心思想,都带有转折性质。其主要特点有:坚持"军事优先",坚持"全球责任",立足长远考虑,强调协作、支撑,实行紧缩政策。可能带来减少对国际事务的投入、让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给中东中亚扔下一个"烂摊子"、让亚太地区一些国家"选边站队"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绍光
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改革战略的选择·李绍光·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所创立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研究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这一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拟从这一理论与方法出发,对我国所采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汉达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高职教育规律,真正以学生为本,全面科学认识高职教育在观念、体制、师资、课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使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中堂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案应从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去职的社会保障补偿和清偿企业的债务入手,设立两项基金,推动和规范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寻求和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遵循这一总体改革思路,同时也构造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制,带动金融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