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9)
- 2023(12715)
- 2022(11433)
- 2021(10991)
- 2020(9244)
- 2019(21576)
- 2018(21863)
- 2017(42880)
- 2016(23212)
- 2015(26160)
- 2014(26533)
- 2013(26170)
- 2012(23975)
- 2011(21844)
- 2010(21976)
- 2009(20601)
- 2008(20302)
- 2007(17780)
- 2006(16171)
- 2005(14679)
- 学科
- 济(89507)
- 经济(89396)
- 管理(69652)
- 业(64069)
- 企(53186)
- 企业(53186)
- 方法(40434)
- 数学(35343)
- 数学方法(34919)
- 中国(26192)
- 农(25613)
- 财(24870)
- 制(21966)
- 业经(20386)
- 贸(18782)
- 贸易(18775)
- 易(18313)
- 学(17915)
- 地方(17226)
- 银(16637)
- 银行(16601)
- 农业(16225)
- 行(15925)
- 理论(14861)
- 融(14713)
- 金融(14712)
- 策(14710)
- 体(14643)
- 和(14585)
- 务(14236)
- 机构
- 大学(331012)
- 学院(329912)
- 济(134416)
- 管理(131993)
- 经济(131248)
- 理学(113076)
- 理学院(111880)
- 研究(111066)
- 管理学(110173)
- 管理学院(109547)
- 中国(84996)
- 京(71218)
- 财(66376)
- 科学(66229)
- 所(55934)
- 财经(51386)
- 研究所(50235)
- 农(49804)
- 中心(49721)
- 江(49404)
- 经(46537)
- 业大(46080)
- 北京(46065)
- 范(43560)
- 师范(43237)
- 院(40363)
- 州(40154)
- 经济学(39450)
- 农业(38666)
- 财经大学(37941)
- 基金
- 项目(214185)
- 科学(167429)
- 研究(161342)
- 基金(153599)
- 家(131939)
- 国家(130802)
- 科学基金(112109)
- 社会(99248)
- 社会科(93972)
- 社会科学(93947)
- 省(82681)
- 基金项目(81117)
- 教育(74475)
- 自然(72190)
- 自然科(70413)
- 自然科学(70390)
- 划(69577)
- 自然科学基金(69105)
- 编号(67834)
- 资助(64514)
- 成果(56550)
- 部(48188)
- 重点(47177)
- 课题(46711)
- 发(45529)
- 创(43932)
- 项目编号(41855)
- 教育部(41501)
- 创新(40895)
- 人文(40501)
- 期刊
- 济(155884)
- 经济(155884)
- 研究(106034)
- 中国(64847)
- 管理(50084)
- 财(48415)
- 学报(46909)
- 农(45067)
- 科学(43909)
- 教育(40534)
- 大学(36179)
- 学学(33644)
- 融(33611)
- 金融(33611)
- 农业(31088)
- 技术(28645)
- 业经(26150)
- 经济研究(24829)
- 财经(24533)
- 经(20891)
- 问题(20051)
- 理论(17871)
- 图书(17426)
- 贸(16665)
- 实践(16378)
- 践(16378)
- 商业(16040)
- 技术经济(16009)
- 现代(15442)
- 业(15250)
共检索到50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
多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实行固定差率,顺加作价的政策,即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顺加15%固定的差率,作为药品的终端销售价格。公立医院药品的进销固定差率收益既是维持其正常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助长其对"以药补医"机制的依赖因素,在当前医药卫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代志明
该文以取消"药品加成"改革为例,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对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成本及其发展趋势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测度,并对中国当前"渐进式"公立医院改革引发的衍生改革成本日益上升问题发出了预警。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改革成本 测算 “改革疲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剑
本文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背景下,对我国部分省市新一轮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剖析价格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俞卫 许岩
本文分析了2007年药品加成控制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不同类型三甲医院2006~2010年的数据显示:控制药品加成对降低医疗费用并无持续效果,医院通过"跑量、调结构",3年后使净收入回到原有水平;政策导致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增加,服务结构调整,公立医院新的运营状态形成。新状态下公立医院生产效率对质量的影响、诊疗方式的成本效益需要进一步评估。怎样让公立医院的服务结构定位于社会需求和支付能力是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药品加成政策 公立医院 医疗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风华 孟庆跃 武广华 胡文杰 徐俊英
文章侧重于从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变化情况、医院经济补偿情况以及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变化情况等方面,对2006年出台的"药品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政策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实施该政策,减少了医院的医药收支结余;医院原本扭曲的经济补偿问题更加突出;同时,病人的药品费用负担水平没有下降。最后,文章就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等,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借鉴。
关键词:
药品价格 药品加成 政策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萍
医药价格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医疗卫生机构新型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按照国家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浙江省精心组织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抓手、以建立新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为重点,同步配套医疗保障体系、财政补偿机制、医院管理运行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通过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遏止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会山 刘英哲 张绍军
针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后造成药品利润下降问题,本着"政府、单位(医院和药品供应商)和个人(患者)三者共同负担"的原则,提出了6种补偿渠道供参考。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价 补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慧 赵升田 阮崧 刘家芳 孙晓杰
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相关配套改革是否完善、到位。文章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配套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浙江、重庆、长沙及青海四个典型改革地区配套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重点剖析,总结了其中的不足和先进经验,并分别从四个配套改革的角度提出稳步推进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立医院 取消药品加成 配套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景贤
2010年和2014年,我国先后批复了共34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目前全国已经全面开展医疗综合改革。其中,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一直都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本轮医疗综合改革的难点。本文首先从政策角度分析药品加成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历史贡献,据此提出本轮医疗综合改革的政策逻辑和依据,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主要思路,并以2010-2017年山西省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为例,提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药品加成 公立医院 补偿机制 医疗改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静 郭斌斌 路伟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但多年来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也加重了患者和政府的医疗负担。文章利用2013—2018年中部某省658家公立医院数据,基于Baumol“成本病”理论,构造新的“调整的鲍莫尔变量”,首次从微观视角检验公立医院“成本病”的存在性,并考察了“成本病”是否加重了患者和政府负担;进一步结合“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探究了其对公立医院“成本病”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系统同样存在“成本病”现象,且是加重患者与政府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成本病”对患者医疗负担的影响并无医院等级差异,对政府医疗支出的影响在二级医院更为明显。结合样本期内“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发现,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但加重了政府医疗支出,也未能缓解公立医院的“成本病”问题,但有助于医技成本支出的降低。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成本病”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亟需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工具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促进公立医院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抑制“成本病”问题,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叶如
自从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有效地降低了病患的就医压力,但也为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通过调查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意义,分析这一政策对公立医院造成的具体影响,重点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开展成本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药品加成 成本管理 策略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巧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通过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安庆市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践,构建公立医院带量采购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对安庆市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成效进行数据分析,从多元化采购、支付回款、引导积极使用、促进合理使用、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保障供应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政策建议,对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减轻患者药费负担和医保支付压力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静 虞燕君 彭飞 路伟
"药品零加成"政策是新时期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文章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部某省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和财务统计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改革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能显著降低试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患者自付费用以及患者单次诊疗费用,但材料费等却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政府直接补助、财政投资以及信贷支持的增加和药品采购成本的下降是"药品零加成"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和可靠。文章进一步结合2014-2018年某公立三甲试点医院住院患者病案个体数据,延伸考察了"零加成"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再次证实了该政策确实能够缓解患者负担,特别是因病致贫问题。政策启示表明,应健全公立医院政府补贴和投资政策,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收入监管,巩固"零加成"政策的成果和持续性。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静 虞燕君 彭飞 路伟
"药品零加成"政策是新时期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文章基于2013-2019年我国中部某省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和财务统计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改革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能显著降低试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占比、患者自付费用以及患者单次诊疗费用,但材料费等却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政府直接补助、财政投资以及信贷支持的增加和药品采购成本的下降是"药品零加成"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和可靠。文章进一步结合2014-2018年某公立三甲试点医院住院患者病案个体数据,延伸考察了"零加成"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结果再次证实了该政策确实能够缓解患者负担,特别是因病致贫问题。政策启示表明,应健全公立医院政府补贴和投资政策,强化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收入监管,巩固"零加成"政策的成果和持续性。文章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中凯 金国强 李金叶
为评估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利用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门诊、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次均费用及药品费用等样本数据,分析了该院在2017年8月31日22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患者次均费用及药占比变化情况,进而提出了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