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8)
2023(7311)
2022(6491)
2021(6289)
2020(5617)
2019(13455)
2018(13567)
2017(26154)
2016(14752)
2015(16735)
2014(17302)
2013(17296)
2012(15902)
2011(14119)
2010(14461)
2009(13836)
2008(14447)
2007(12784)
2006(11036)
2005(9873)
作者
(41662)
(35204)
(35140)
(33950)
(22195)
(16920)
(16426)
(13884)
(13146)
(12689)
(11775)
(11700)
(11365)
(11309)
(11117)
(11089)
(10761)
(10376)
(10054)
(10019)
(8903)
(8873)
(8613)
(8095)
(7984)
(7868)
(7853)
(7850)
(7152)
(7041)
学科
(60500)
经济(60427)
管理(46289)
(42600)
(36594)
企业(36594)
(30959)
方法(30054)
数学(26878)
数学方法(26671)
(17202)
中国(16469)
(16039)
(15590)
财务(15575)
财务管理(15518)
企业财务(14478)
财政(13708)
地方(12337)
(11963)
业经(11644)
(11631)
(11181)
银行(11150)
(11075)
(11008)
贸易(11008)
(10645)
(10465)
体制(9828)
机构
大学(207387)
学院(205678)
(86309)
经济(84406)
管理(77471)
研究(70720)
理学(66137)
理学院(65402)
管理学(64300)
管理学院(63920)
中国(55190)
(50518)
(43642)
科学(42742)
(37446)
(36479)
财经(35496)
研究所(33438)
(32618)
中心(32533)
(31959)
业大(30410)
农业(28665)
北京(27901)
经济学(26904)
(26313)
师范(26079)
财经大学(25858)
(25165)
(24540)
基金
项目(128409)
科学(99414)
研究(93877)
基金(91874)
(79645)
国家(78950)
科学基金(66712)
社会(58101)
社会科(54961)
社会科学(54942)
(50389)
基金项目(48746)
教育(44568)
自然(42843)
(42338)
自然科(41835)
自然科学(41819)
自然科学基金(41088)
编号(38786)
资助(38602)
成果(33006)
(29552)
重点(29232)
课题(27066)
(26724)
(26235)
教育部(25325)
科研(25119)
(25007)
创新(24549)
期刊
(97587)
经济(97587)
研究(65505)
(46632)
中国(44239)
学报(32501)
(31724)
科学(28446)
管理(26598)
大学(24298)
学学(22754)
教育(22732)
(20722)
金融(20722)
农业(20353)
财经(18640)
技术(17289)
经济研究(16263)
(15903)
业经(14516)
问题(13009)
财会(12270)
会计(11613)
(11348)
(10623)
(10622)
理论(10546)
技术经济(10539)
统计(10156)
商业(9607)
共检索到319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献国  李金霞  
转轨财政不同于一般财政的特殊性是其具有支付改革成本的职能,支付改革成本给我国转轨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要减小财政改革成本压力,须进行两层面创新,即在理论上要突破单纯从市场失灵角度来研究我国转轨财政职能的局限,确立支付改革成本在我国财政职能体系中的地位;在实践上要改变积极财政政策从“以直接投资为主”直接支撑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支付改革成本为主”,从而建立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上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学军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配套改革捆绑运行,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改革尝试。但二者捆绑运行的实践表明,存在着诸如职能界定、运作模式、运行质量等方面的涉及理论和实务的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改革成效的充分发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曲夫  侯金彤  
中央转移支付对资源空间配置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30个两位数制造行业工业土地出让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工业土地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显著促进了资源空间配置的集聚,并且这种集聚效应在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作用力更明显;消费和投资对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在不同地区具有显著差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齐云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但现阶段,鉴于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形式,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转移支付目前应着重解决纵向非均衡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之法律化、弹性化,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而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完善的分级财政体制一样,都应是比较长期的目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庆光  
本文在对我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这一研究主题,并基于1985-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入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除部分省份外,我国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入与财政分权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从影响程度上来看,地方税收入对财政分权的影响程度大于转移支付对财政分权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凤珍  蒙永胜  
笔者基于1994—2009年间县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对转移支付变动的"非对称性"反应。通过分析转移支付对财政支出、收入及不同支出项目是否具有"双向"且对称的粘蝇纸效应,得出转移支付引发财政支出扩张的机理。实证结论表明,县级财政支出对无条件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变动呈现"双向"变动但不对称,其中,无条件转移支付的增减都会引发财政支出不断扩张,但税收返还的减少有助于缩小财政支出规模;一次性总额拨款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没有刺激作用;县级地区面临转移支付收入波动时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的方式满足特定支出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鲍曙光  符维  姜永华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1年县级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转移支付对县级财政努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各地区财政努力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努力度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财政努力度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最大,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财政收入差距,但这种均等是建立在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收入行为消极影响基础上的,是一种"无效率"的均等;在各类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中,税收返还显著提高了地方财政努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则显著降低了地方财政努力度,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效果更加显著。因而,需要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束磊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在转移资金分配中的策略竞争行为,从新的视角对地方财政支出扩张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受到地区间竞争的制约,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区间竞争存在显著制约,但专项转移支付的影响不明显;地方政府的竞争,不仅"患寡",也"患不均"。要完善转移资金的使用效率,须考虑转移支付实施的结构差别,尤其应注意转移资金分配的非均衡效应对地方政府扩张的差异化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华  景迪扬  
中国的税制改革都围绕着财政分权进行,但是在当前营改增的背景下,结合税制改革与财政分权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利用2003~2012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对营改增导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变化与财政分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不会弱化中国的财政分权。为了保证中国的财政分权不被弱化,应不断完善地方税体系,提高增值税地方分享比例,保持地方税收收入的稳定,并控制转移支付的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林  龚新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央转移支付和新疆财政支出在数量上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总体而言都成上升趋势,而中央转移支付占新疆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历年数据来看,生产性财政支出、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和获得的中央转移支付的量交替上升,折射出新疆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意识的改变。中央转移支付由在地方财政中的绝对比重,慢慢转变成新疆财政支出最强有力的后盾;新疆财政支出也由最初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性财政支出,演变成强调教育、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的重要性,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后发现,中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明  华磊  彭小建  
基于索洛增长模型,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作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了1994-2012年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央转移支付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其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分水岭"为67%的财政自给水平。通过对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自给能力进行分区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省份处于中下及低财政自给能力的"尴尬区间"。从整体上看,1994-2012年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是在下降的,其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也呈现下降趋势,提升地方财政自给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万慧  
本文对2009年以来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从三种口径进行了辨析,指出不同口径下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当前转移支付结构仍然是以专项转移支付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申了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的约束条件仍然成立,并对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张玉灶  王群群  
从央地财政关系下的地方政府举债策略行为视角出发,将财政压力、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解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带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影响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的重要动因,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刺激影响。同时,考虑央地财政关系中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的互动结合才是解释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存在于财政压力的门槛效应,随着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加大,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由负向抑制转为正向刺激。据此,从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治理转移支付道德风险问题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虽然对财政深化改革做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内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厘清,包括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财政改革目的是什么,财政改革进路和次序选择,等等。而这些问题要比武断式确定改什么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问题决定着改革方向和改革影响。本文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管理的比较,分析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理应扮演的角色和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功能实现需要的财政改革逻辑,最后基于我国现实,讨论了财政改革为何将转移支付作为其切入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人类理性的光芒只能照见有限的范围,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便是无边无际的不确定性世界。作为我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公共财政"这个范畴只有放在中国的语境下才有意义。它主要解决公共化改革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政府财政活动的范围和职能定位,即财政"干什么";二是政府财政活动的方式,即财政"怎么干"。其背后对应着观念和认识的前提:市场机制在工具意义上的有效性和公共权力来源的契约性,使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的逻辑关系呈现一种颠倒性变化,前者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中"政府第一、市场第二(补充)"变为"市场第一,政府第二(补充)";后者从"政府第一,民众第二"变为"民众第一,政府第二",也就是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