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83)
- 2022(876)
- 2021(961)
- 2019(2058)
- 2018(2433)
- 2017(3968)
- 2016(2301)
- 2015(2275)
- 2014(2385)
- 2013(2040)
- 2012(1749)
- 2011(1600)
- 2010(1757)
- 2009(1751)
- 2008(1843)
- 2007(1365)
- 2006(1512)
- 2005(1480)
- 2004(1370)
- 2003(1295)
- 学科
- 济(6428)
- 经济(6408)
- 制(5595)
- 体(4502)
- 管理(4298)
- 体制(4131)
- 企(3297)
- 企业(3297)
- 业(3100)
- 中国(2832)
- 财(2748)
- 税(2645)
- 税收(2601)
- 收(2575)
- 银(2374)
- 银行(2374)
- 行(2335)
- 融(2275)
- 金融(2275)
- 业经(2215)
- 教学(2136)
- 教育(2053)
- 制度(2045)
- 度(2045)
- 财政(2033)
- 农(2013)
- 理论(1629)
- 企业经济(1450)
- 结构(1449)
- 学法(1359)
- 机构
- 大学(24365)
- 学院(23877)
- 研究(11704)
- 济(10658)
- 经济(10425)
- 中国(9358)
- 财(7566)
- 管理(7451)
- 所(6028)
- 科学(5848)
- 京(5832)
- 理学(5631)
- 理学院(5552)
- 管理学(5477)
- 管理学院(5411)
- 研究所(5209)
- 江(4698)
- 中心(4665)
- 财经(4600)
- 教育(4498)
- 范(4365)
- 师范(4338)
- 院(4267)
- 北京(4181)
- 经(4175)
- 省(4004)
- 农(3664)
- 师范大学(3632)
- 社会(3454)
- 州(3390)
共检索到50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龙田华
A县农信社于2007年9月6日成功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2784万元,成为广东省首批兑付央行专项票据的四家农信社之一。央行专项票据兑付一年后,A县农信社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识精神 教育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洪波 何春德 李海琴 吕伟 刘晓芳 李书元 薛梅 张青松 陈骞 赵青
国家调查队成立15年之际,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研组对南充市县调查队成立以来的奋进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调研。调研表明,经过15年的奋斗,国家调查队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调查业务不断精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总结提炼出调查事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党的建设是引领进步的前提,改革创新是激励发展的动力,坚守国家调查意识是保障航向的关键,优质服务是助力发展的保障,数据真实是确保发展的基石;客观剖析和梳理了当前国家调查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针对问题、着眼发展,调研组提出了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洪波 何春德 李海琴 吕伟 刘晓芳 李书元 薛梅 张青松 陈骞 赵青
国家调查队成立15年之际,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研组对南充市县调查队成立以来的奋进历程进行了“解剖麻雀”式调研。调研表明,经过15年的奋斗,国家调查队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调查业务不断精进,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总结提炼出调查事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党的建设是引领进步的前提,改革创新是激励发展的动力,坚守国家调查意识是保障航向的关键,优质服务是助力发展的保障,数据真实是确保发展的基石;客观剖析和梳理了当前国家调查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针对问题、着眼发展,调研组提出了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纪发 张季中 姜桂娟 邢立伟 孙平平 杜洪志 杜兴臣
春小麦栽培技术课程采取"教学、生产、推广、研发"4方共建的方式,经过5个循环的实践检验与理论提升,创新了课程改革模式、学习模式和教学运行模式,并将其上升到种植技术类课程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共性规律,对涉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有良好的示范借鉴价值,在省内外中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区域特色 春小麦栽培 课程改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惠君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故事近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座图书馆点亮了一座城,温暖了外来务工群体,感动了整个社会,东莞再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榜样。这件事发生在东莞,没有发生在其他地方,是有道理的,它得益于东莞良好的文化生态。文章概述开放、包容的东莞成为外来务工群体实现梦想的家园,均等、公益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外来务工群体实现自我价值,创新、发展的东莞图书馆成为外来务工群体心中最好的地方。以东莞图书馆为代表的的图书馆行业正在各自的岗位和地区履行着全民阅读的社会职责,肩负着总书记提出的“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的使命,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鲁冠球
在当今这个充满风险和机遇的非凡时代,唯有创新才有未来。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产业未来依然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新能源及其制造的新机遇,正如旭日东升,气势磅礴。为此,我们再次提出在杭州建"万
关键词:
万象集团 鲁冠球 新能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立场 陈岩
高校素来被视为"象牙塔",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要承担起这一庄严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可谓责任重大。近年来频发的高校教师"道德失范"事件,昭示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刻不容缓,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除了要有好的"学问",还要有崇高的品格,身上要流着"道德"的血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卫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特色办学的重要地位,进而明确了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特色大学的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成果也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科具有影响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观念引导功能、决策服务功能、实践改进功能等。当我们在分析与反思高等教育学科30余年建设发展的经历和探讨高等教育学科进一步建设发展的思路时,应该对这些作用与功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科 功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汉东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早在2003年7月,教育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律学人和大学管理工作者,理应"学法、讲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彰显"大学之道"。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华东
继去年在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中尝试使用机关内审人员参加大型国家审计项目探索之后,今年,湖北省安陆市审计局在社保资金审计中,加大了创新力度,调配了人社、民政、卫生三个机关内审人员统一编组,实施了对参保企业延伸调查,低保对象确定情况延伸居委会或村委会调查,医保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汝荣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作出了庄严的承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总理对迫切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关注民生,不仅要解决当前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新
大学文化对高职院校强化办学思路与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推手作用。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彰显高职教育独有的精神、理念、特色等内容的大学文化,才能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感受到建设大学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铁安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享创人类优秀文化从而获得生命成长的一种动态创生文化,必然蕴涵人类优秀文化对学生生命的激发与浸润,蕴涵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感召,也蕴涵学生主体生命动能自觉而完满的释放与张扬,因此育人是课堂教学的本体功能。而课堂育人问题应始终是教学改革与实践备受关切的核心主题。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课堂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一味倡导教学模式流程,盲目秉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原则,消解以至背离了课堂教学的本体功能,直接导致了课堂育人的缺失。深化教学改革应以"彰显育人为本"为价值导向,深层次引导教师要坚守课堂育人的本体功能,通过塑造高尚、本真、丰厚、灵动的"高品质课堂",让课程文化价值、教师主导作用尤其是学生主体动能得以完满释放,从而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