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6)
- 2023(16461)
- 2022(14022)
- 2021(13387)
- 2020(10704)
- 2019(24854)
- 2018(24556)
- 2017(45965)
- 2016(24991)
- 2015(28004)
- 2014(28240)
- 2013(27623)
- 2012(25528)
- 2011(23255)
- 2010(23518)
- 2009(21881)
- 2008(20564)
- 2007(17957)
- 2006(16188)
- 2005(14852)
- 学科
- 济(101772)
- 经济(101665)
- 管理(67310)
- 业(65663)
- 企(53675)
- 企业(53675)
- 方法(38180)
- 中国(36386)
- 数学(32517)
- 数学方法(32160)
- 农(28860)
- 融(28670)
- 金融(28668)
- 地方(27897)
- 银(27486)
- 银行(27445)
- 行(26584)
- 财(25513)
- 业经(25040)
- 制(23428)
- 学(20440)
- 农业(19554)
- 贸(18219)
- 贸易(18199)
- 易(17616)
- 理论(17346)
- 和(15809)
- 体(15703)
- 技术(15659)
- 环境(15425)
- 机构
- 大学(342163)
- 学院(341899)
- 济(138606)
- 经济(135452)
- 管理(131867)
- 研究(123139)
- 理学(112174)
- 理学院(110869)
- 管理学(109092)
- 管理学院(108462)
- 中国(97926)
- 京(74862)
- 科学(73904)
- 财(66012)
- 所(62059)
- 中心(56867)
- 研究所(56038)
- 农(54876)
- 江(51541)
- 财经(50767)
- 北京(48645)
- 业大(48182)
- 范(47956)
- 师范(47527)
- 经(46111)
- 院(44768)
- 州(42746)
- 农业(42160)
- 经济学(40907)
- 师范大学(38493)
- 基金
- 项目(227023)
- 科学(177740)
- 研究(171679)
- 基金(161340)
- 家(139588)
- 国家(138299)
- 科学基金(118132)
- 社会(106321)
- 社会科(100649)
- 社会科学(100624)
- 省(89451)
- 基金项目(85329)
- 教育(78530)
- 划(75192)
- 自然(74290)
- 自然科(72484)
- 自然科学(72471)
- 编号(71991)
- 自然科学基金(71134)
- 资助(65817)
- 成果(59643)
- 发(52723)
- 重点(51245)
- 课题(50568)
- 部(49444)
- 创(47497)
- 创新(44215)
- 项目编号(44103)
- 国家社会(43125)
- 发展(42606)
- 期刊
- 济(161505)
- 经济(161505)
- 研究(111582)
- 中国(77087)
- 农(51476)
- 学报(51207)
- 管理(50104)
- 财(49016)
- 科学(48323)
- 教育(47589)
- 融(45851)
- 金融(45851)
- 大学(39263)
- 学学(36332)
- 农业(35151)
- 技术(30601)
- 业经(26912)
- 经济研究(25703)
- 财经(24567)
- 经(20969)
- 问题(20361)
- 图书(19659)
- 理论(18523)
- 业(17812)
- 实践(16957)
- 践(16957)
- 科技(16181)
- 技术经济(15912)
- 贸(15855)
- 现代(15767)
共检索到541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丽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进步。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绩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技术、外部监管、对外开放等全方位于一体的升级。进入新时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挑战,金融体系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存在适应性问题。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路径的"一二三"思路为:(1)一个核心理念:树立市场化的金融服务理念;(2)两个重点:依托资本化与金融化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3)三大举措:政策工具、风险管理与配套措施三大支柱。
关键词:
中国金融体系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伟 辛嘉诚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代表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已是金融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结合金融领域改革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的引入与实现框架、内生性困境、相关机构及渠道创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历程及问题、收入分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普惠金融仍有不少分支领域需要深入探索以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应与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关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另外,要充分认识普惠金融制度创新及业态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并且以经济地理的新视角探究普惠金融基于空间的运行过程与演变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刘世锦 何德旭 黄群慧 金碚
2018年9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五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研究员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主持。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金融治理与金融乱相作为一对矛盾始终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各有特点。近两年针对金融乱象确立了强监管、严监管的治理态势,但治理目标与任务远远未达到要求。为此,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金融治理的历史,从经验与教训中找寻金融乱象反复出现的原因。目前,金融乱象虽然形式、内容等有所不同,但整治的原理应基本相当,即始终抓牢金融监管的牛鼻子不放松,不断根据金融的新形势、新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确保金融规范运行的有效、长效机制。
关键词:
金融乱象 改革开放 金融治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陆岷峰 徐博欢
由于金融劣根性存在,金融治理与金融乱象作为一对矛盾始终存在,只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各有特点。近两年政府部门针对金融领域乱象展开专项整治,但治理目标与任务远远未达到要求,为此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金融治理经验、教训,从中找寻现实治理工作的启示。金融乱象的形式、内容虽然在40年里有所变化,但治理的原理相同,既要始终坚持强监管、严监管,也要根据金融乱象的新形势、新特点采取对应措施。
关键词:
金融治理 金融乱象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均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以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供给侧改革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丁廉业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产品结构、经营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金融供给模式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以便捷、高效、普惠等服务理念,突破了时间、空间、网点的限制,迅速渗透到农村区域,是不断完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入手,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建议,以期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助推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有效化解金融供给矛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破"与"立"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公开提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新时代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振海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宏观背景下,西藏经济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深化西藏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西藏金融供给现状金融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货币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振海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宏观背景下,西藏经济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逐步减弱,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深化西藏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于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西藏金融供给现状金融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货币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伟 杜伟
基于金融资源向财富驱动领域过快集中的现实问题,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视角对财富驱动争夺创新驱动金融资源的理论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金融资源更倾向于进入财富驱动领域;放任金融资源过度流向财富驱动领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促使创新驱动发展自动实现,需要政府政策强力介入,干预金融供给侧改革,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基于此,政府应完善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风险分散和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创新驱动领域。
关键词:
金融资源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财富驱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海明 吴迪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金融发展推动我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路径。利用我国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路径进行探究和论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资本驱动路径的有效性边际递减,金融结构引导产业科技水平提高的创新引领路径的有效性并不显著,金融效率促进产业高效化发展的管理优化路径的有效性逐渐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课题组 辛耀
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和金融资源都处于全国末位,但其主要金融发展指标却与全国水平大体同步,这与其经济发展粗放、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负债率高和农村借贷依存度等因素有关。改革开放30年间,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发展模式、结构特点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金融发展对经济成长的边际效果不理想。农村信贷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还有待建立。为此,贵州金融发展要进行相应调整并注重后发优势的形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榛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历制度的重塑、转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探索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等四个阶段。论文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安全等启示。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改革 创新 立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制度先行,推动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融资结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优化调整金融机构体系的重点是推动银行体系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优化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离不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调整金融产品体系需积极营造有序、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