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5)
- 2023(9380)
- 2022(7934)
- 2021(7639)
- 2020(6093)
- 2019(14131)
- 2018(13904)
- 2017(25359)
- 2016(14147)
- 2015(15516)
- 2014(15456)
- 2013(15177)
- 2012(13931)
- 2011(12878)
- 2010(13009)
- 2009(12479)
- 2008(12516)
- 2007(11162)
- 2006(10291)
- 2005(9542)
- 学科
- 济(58304)
- 经济(58220)
- 农(49255)
- 业(48087)
- 管理(37454)
- 农业(32802)
- 企(27647)
- 企业(27647)
- 业经(21053)
- 制(20007)
- 中国(16974)
- 方法(16538)
- 财(15879)
- 体(14676)
- 数学(14311)
- 数学方法(14151)
- 农业经济(12408)
- 地方(12081)
- 发(11691)
- 银(11312)
- 银行(11302)
- 体制(11297)
- 行(10873)
- 策(10541)
- 融(10281)
- 金融(10279)
- 发展(9915)
- 展(9905)
- 贸(9672)
- 贸易(9668)
- 机构
- 学院(194969)
- 大学(191688)
- 济(86257)
- 经济(84569)
- 管理(73594)
- 研究(71391)
- 理学(62475)
- 理学院(61820)
- 管理学(60992)
- 管理学院(60619)
- 中国(57853)
- 农(51307)
- 财(41821)
- 京(40276)
- 科学(39602)
- 农业(38549)
- 所(35742)
- 中心(33603)
- 业大(33176)
- 江(31681)
- 研究所(31605)
- 财经(30703)
- 经(27880)
- 范(25809)
- 师范(25611)
- 北京(25185)
- 经济学(25114)
- 院(24804)
- 州(24145)
- 省(24145)
- 基金
- 项目(124718)
- 科学(98913)
- 研究(97570)
- 基金(90245)
- 家(77869)
- 国家(77040)
- 科学基金(65779)
- 社会(63678)
- 社会科(59864)
- 社会科学(59851)
- 省(49481)
- 基金项目(47725)
- 教育(43493)
- 编号(41215)
- 划(40344)
- 自然(38877)
- 自然科(37894)
- 自然科学(37886)
- 自然科学基金(37243)
- 资助(34538)
- 成果(34239)
- 制(30869)
- 农(30001)
- 部(28840)
- 发(28296)
- 课题(28259)
- 重点(28194)
- 国家社会(26762)
- 创(26110)
- 性(26063)
- 期刊
- 济(109943)
- 经济(109943)
- 研究(64290)
- 农(58073)
- 中国(51209)
- 农业(39008)
- 财(32967)
- 学报(29057)
- 科学(28532)
- 融(25285)
- 金融(25285)
- 管理(25252)
- 大学(24184)
- 教育(23934)
- 业经(23808)
- 学学(22766)
- 业(17901)
- 技术(16518)
- 财经(15640)
- 问题(15165)
- 农村(15117)
- 村(15117)
- 农业经济(14891)
- 经济研究(14582)
- 经(13416)
- 世界(12768)
- 版(12201)
- 经济问题(10834)
- 社会(10507)
- 贸(9963)
共检索到322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胜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40年,是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跨越的40年!在这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农村是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张晶渝 程小于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改革 演进逻辑 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大鹏 曲承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基本成型,涉农法律实施机制日益完善,农村社会守法共荣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和以权利调整、农业补贴、农业市场准入为主要手段的农业农村法律调控机制,成为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调整的重要力量。面向新时代,需充分发挥农村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全方位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的40年,是中国加速工业化的时代,这一时代最突出的社会经济质态和标志性特征就是"改革开放"创造"巨变"。在这4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超大型经济体高速工业化的奇迹。改革从反思计划经济出发。改革开放如同一个"阿基米德支点",支撑着步步深入的各项重大举措,产生强有力的"杠杆"作用,有效地撬动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推动其走上加速工业化进程。40年的改革开放回报给中国人民的是百年来苦苦追寻的梦想成真。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长期处于生产力落后的状态,今天,中国终于迈进了一个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新时代。数百年的变迁,历史的伟大转折就展现在眼前。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巨变。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转变,而且也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改革开放新思维,需要更精心地安排新制度、新战略与新政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奋进包容,是中国40年加速工业化的历史留给新时代的最珍贵精神遗产。在继承40年改革开放精神基础上,善治为民、全面协调、清洁高质,将成为新时代改革新思维的突出体现。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新思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山 韩俊 魏后凯 何秀荣 朱玲
2018年11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七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主持。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万超 苏彩玲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从1978开始,经历了供给主导的机构自身改革以及需求主导的微观功能改革。历经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间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 金融改革 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王志章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因此振兴乡村的要义在于振兴乡村文化。本文从制度变迁入手,辨析了改革开放40年来,制度安排诱导下的乡村文化在城乡关系从对立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乡村文化经历了衰落、变异到自觉的时空变迁;提出"自觉到自信"的乡村文化振兴逻辑,认为应尊重文化再生长的客观规律;梳理乡村文化经济性价值,实现从资源到产业的发展通路;重塑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其社会治理效应。为了顺利推进这一逻辑进路,应建立城乡互动互通制度和乡村退出制度,以求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合力,重构乡村文化再生长的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泽斌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就根植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鲜明的政策支持性,其政策经验主要体现为:一是始终将农村义务教育列为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先领域,前瞻性设计;二是探索并完善切合我国特点的义务教育"责任型政府"治理机制;三是积极回应义务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面向2035年,继续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更好地回应农村家长、农村儿童和农村教师合理的现代性诉求,设计更加有支持力度,更加有智慧的现代农村义务教育制度。
关键词:
改革开放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匡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全面恢复阶段(1978-1991年)、探索发展阶段(1992-2002年)、调整发展阶段(2003-2011年)和创新发展阶段(2012-至今),涌现了农科教结合模式、县级职教中心模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以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办学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扩展办学功能与培养能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并以城乡职业教育共享发展探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戒骄 徐孝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有企业微观组织形态和政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国有企业性质、功能与存在依据的认识不断深化,总体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和共生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从解决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微观组织形式上从扩权让利、政企分开发展到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管理上将国有企业管理从一般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体制。新时代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并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从以下三个关键点发力:创新企业治理,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以资本投资运营为手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革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出资人与企业关系,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浩然 刘学智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义务教育教材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建立了三级教材管理体制,完善了编写、审定、选用等各项教材管理制度,引入了竞争、跟踪反馈等教材管理机制。义务教育教材制度建设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因此,应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总体战略要求,建立三级教材管理的责任体系,规范教材管理流程,创新教材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材质量。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义务教育 教材管理制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家层面的巨灾保险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治理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本文对我国巨灾保险兴起与发展、功能与作用、创新与试点进行总结提炼,对巨灾保险本质属性、运行规律、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进入新时代的巨灾保险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 制度创新 试点总结 发展展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深刻改革,为推进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历史发展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现代财政理念,明确提出"一切国库资金应统一、集中存放""工资统一发放、银行代发""凡政府之支出,均应由金库直接拨付给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素平 史三军
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权利的保障。以《规定》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已成为彰显和体现我国教育法治发展进步的重要指征。不断推进法治化,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40年发展变迁的重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