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8)
- 2023(17879)
- 2022(15448)
- 2021(14936)
- 2020(12413)
- 2019(29006)
- 2018(28851)
- 2017(53157)
- 2016(29658)
- 2015(33731)
- 2014(33744)
- 2013(32616)
- 2012(30022)
- 2011(27239)
- 2010(27132)
- 2009(24547)
- 2008(23805)
- 2007(20491)
- 2006(18187)
- 2005(16332)
- 学科
- 济(110826)
- 经济(110690)
- 管理(77096)
- 业(70690)
- 企(58549)
- 企业(58549)
- 方法(50475)
- 数学(44331)
- 数学方法(43705)
- 中国(36857)
- 农(29753)
- 财(28240)
- 学(26319)
- 教育(24695)
- 业经(23988)
- 制(23074)
- 贸(21365)
- 贸易(21352)
- 地方(21145)
- 易(20805)
- 理论(20676)
- 农业(19345)
- 银(18088)
- 银行(18031)
- 和(17448)
- 技术(17398)
- 融(17338)
- 金融(17336)
- 行(17301)
- 环境(16411)
- 机构
- 大学(408175)
- 学院(399837)
- 济(159184)
- 经济(155770)
- 管理(151727)
- 研究(144839)
- 理学(130741)
- 理学院(129211)
- 管理学(126738)
- 管理学院(126011)
- 中国(106035)
- 京(89521)
- 科学(88497)
- 财(73213)
- 所(72764)
- 研究所(66463)
- 农(65552)
- 中心(65282)
- 范(60648)
- 师范(60079)
- 江(59439)
- 业大(58894)
- 北京(57681)
- 财经(57662)
- 院(52833)
- 经(52753)
- 农业(51247)
- 师范大学(49248)
- 经济学(48025)
- 州(47642)
- 基金
- 项目(273056)
- 科学(215165)
- 研究(202591)
- 基金(197123)
- 家(172904)
- 国家(171427)
- 科学基金(145724)
- 社会(125570)
- 社会科(118725)
- 社会科学(118694)
- 省(104687)
- 基金项目(103121)
- 教育(98410)
- 自然(94583)
- 自然科(92385)
- 自然科学(92356)
- 划(91128)
- 自然科学基金(90687)
- 编号(83163)
- 资助(81920)
- 成果(69786)
- 重点(62675)
- 部(62066)
- 课题(59645)
- 发(58763)
- 创(56545)
- 教育部(53579)
- 创新(52677)
- 科研(52332)
- 大学(52044)
- 期刊
- 济(172022)
- 经济(172022)
- 研究(129448)
- 中国(87855)
- 教育(71040)
- 学报(65579)
- 科学(59586)
- 农(58447)
- 管理(56352)
- 财(55228)
- 大学(50698)
- 学学(45965)
- 农业(40444)
- 技术(37903)
- 融(35033)
- 金融(35033)
- 财经(28282)
- 经济研究(28108)
- 业经(25968)
- 经(24356)
- 图书(24229)
- 问题(21938)
- 业(21772)
- 理论(19206)
- 贸(19072)
- 版(18367)
- 科技(18043)
- 技术经济(18038)
- 职业(17653)
- 世界(17629)
共检索到612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潘文鸯
以改革开放40年来各期刊发表的中国教育史论文和获得通过的中国教育史博士学位论文为基本素材,从论文内容指向的历史时代和包含的教育主题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发现,这一时期期刊论文的数量经历了由低迷、徘徊到持续快速增长的历程;研究主题从传统的比较集中地关注教育人物、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等领域,拓展到对各类教育形态、各种教育问题的普遍关注;对教育史学理论的关注和兴趣逐渐提升,研究范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也存在论文质量不高,选题重复、细碎,过度关注现实,关注和研究时段失衡等问题。而这一时期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减则主要受学科授权点变动的影响,论文研究时代的趋势与期刊论文大体一致,存在重近代、轻古代的现象,研究主题受关注高考改革的影响,呈现以教育制度为主题的论文数量超过教育人物与思想的特点,而有关教育人物和思想的选题则避免了期刊论文"选题重复"的弊端,主题更加丰富。未来,中国教育史研究应该把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把握好"求真"与"致用"间尺度的前提下,积极关注和回应现实问题,在研究范式、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斌
民国时期,从事中国教育研究的留美学生撰写了6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探讨了中国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研究根植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学术场域之中,深受美国各时期教育研究理论取向的影响。这批学术成果的研究理路,呈现出历史取向、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取向、教育测验实证化取向的发展路径,以及"中国主题-中国材料-西式理论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表现出突出的问题意识,展现了留美学生学以致用的现实关照,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梅
通过建立2000-2018年SSCI期刊中国教育研究论文的全球库、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库、中国大陆库和国外库,基于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作者及引用频次的分析,揭示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发文状况及其学术影响力。研究发现,国际中国教育研究的知识生产发展快、主体多元、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知识生产由中心-边缘格局转向多元主体并存和网络化合作格局,2/3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为合著成果。港台地区高校成为发文主力和全球高被引论文的生产中心,国外学者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高,港台地区和国外学者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高于中国大陆学者。中国大陆学者作用逐渐提升,但主要扮演"知识加工者"角色,对于港台和国外学术网络存在依附关系。国际中国教育研究应从侧重发文的数量转变为同时重视论文的数量、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传毅 吴笛 王兴咏
学术论文的被引情况是其学术贡献大小的标志之一。按照被引的不同类型,学术论文的学术贡献可分为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总贡献。对2013年中文核心期刊近42万篇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分析显示:我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贡献很低,直接贡献为1.59%,间接贡献为0.09%,总贡献为1.68%。其中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贡献约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两倍。
关键词: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学术贡献 论文被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珏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领域的805篇博、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考察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式的总体分布情况、年度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学位级别、不同学校、不同研究领域的教育管理学学位论文作者,在研究方式运用上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正在开创一个"后思辨"时代,其学科发展更加需要方法规范。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研究方式 学位论文 内容分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安琦 苗贵松
进入21世纪,我国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逐渐深入,首先表现在数量上,若从质量而言,产学研合作研究的亮点,应该是数十篇博士学位论文。从高校分布看,以985高校为主;从学科分布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多;从选题趋势看,体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综合性、多科性和交叉性特点。今后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精深研究和实现学科与行业知识技能的有机整合,将是高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产学研 学位论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剑波 李安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对2001—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核心期刊中关于专业学位的研究论文进行量化统计,分别从文章数量、课题选题、论文论题、论文作者、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考察,获得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以期推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建伟
研究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综述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动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国内文献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就业与教育培训、补偿安置几方面,而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上访及政府的公共政策、行为、责任等一些重要而敏感的问题研究的还不多、不深。但国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已有较好的学科基础、较宽的学科途径、较浓的研究氛围,研究趋势明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昕鹏
对教育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梳理与分析,不仅有助于厘清教育法学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同时也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向。通过从学位论文年度产出量、培养单位分布、就读专业所属学科和关键词与研究主题等角度对教育法学博士论文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显示,学科发展、博士培养与研究关注呈现密切联系;"群聚效应"与"遍地开花"的培养格局仍将持续;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贯穿始终;重复研究问题理应受到一定重视;高等教育法律问题成为稳健型研究领域;境外比较研究尚有拓展空间;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或需加强。教育法学学科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饶武元 陈林
博士教育的发展变革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增量跃质的关键与灵魂。博士教育的发展改进少不了经济、制度、文化等多种资源的投入与保障,科学研究的学术刊物或资源平台更是推广、宣传、普及博士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通过文献计量法与可视分析法,对CNKI数据库1369篇博士教育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博士教育发展既取得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制度体系探究完备等极大成就,同时隐存刊物类型主体单一、资源平台分布集中等缺陷与不足。为此,在加大学术资源平台对博士教育研究成果的刊载率,加强多主体联通的协同培养力度、调整博士教育的整体结构,完善博士教育分流退出激励机制的制度化推广和施行,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博士教育的赓续发展提出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博士教育 研究现状 计量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乐奕 王思浓
近年来,随着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其馆藏情况、保护个案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民国文献破损过程的复杂性,对基于其破损因素的保护方法值得深入考察。本文从中文期刊论文角度对民国文献保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文献降解破损因素与保护方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发布年份、核心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扎根于各大图书馆和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民国文献保护制度、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方法。其中,原生性保护聚焦于文献本身,通过改善保存环境、脱酸处理和修复工作来避免或减缓内外因素导致的文献纸张纤维的老化与降解,使其保存寿命得以延长。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技术来减少文献原本流通带来的继续破损,以达到民国文献保护和加强利用的目的。民国文献破损原因复杂,科学高效保护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民国文献的深层次与多方位科技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民国文献 破损原因 保护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炘 高虹 刘颖 赵伟 陈皓明
在分析现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的实践,从分析和总结隐名评审的形式、程序等入手,对如何科学、合理、公正地进行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建立严格的学术规范、普遍公认的博士学位论文标准并促使博士生指导教师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童星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5—2014年近10年379篇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发现: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着以下特点和不足。思辨类研究仍占大多数,实证类研究偏少;质性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方法总体还较单一,定量研究数据有待深入挖掘。对此提出:提倡实证类研究,提高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水平;改变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倡混合研究的使用;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提高研究者的方法运用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德华 常小婉
随机抽取2004年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相近的完全OA期刊与非OA期刊各5种,排除评论性和综述性的文章,从论文的影响力、论文间质量的差异性、作者合作度三个方面,采用平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的极差、平均作者数、论文合著率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研究结果显示,OAJ论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非OAJ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关键词:
开放存取期刊 开放存取论文 质量 影响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江增煜
教育政策与法律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的制订与完善大致可分四个时期:教育秩序的恢复和重建期(1978-1984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期(1985-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催动的教育政策调整期(1993-2002)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与法律探索期(2002年至今)。在教育对外开放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