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8)
2023(9121)
2022(7800)
2021(7421)
2020(6051)
2019(13935)
2018(13900)
2017(24118)
2016(13801)
2015(15373)
2014(15529)
2013(14789)
2012(13685)
2011(12610)
2010(12860)
2009(12253)
2008(12127)
2007(10778)
2006(9757)
2005(9301)
作者
(39093)
(32985)
(32481)
(31276)
(20830)
(15691)
(14853)
(12692)
(12564)
(11682)
(11357)
(11040)
(10837)
(10687)
(10598)
(10102)
(9640)
(9536)
(9445)
(9381)
(8514)
(8173)
(7916)
(7501)
(7468)
(7407)
(7303)
(7224)
(6703)
(6563)
学科
(45787)
经济(45703)
管理(41592)
(32463)
(28080)
企业(28080)
(18531)
中国(15917)
(15592)
方法(14084)
(14060)
(13431)
(12723)
环境(12037)
业经(11959)
数学(11418)
数学方法(11265)
(10715)
教育(10714)
(10700)
金融(10693)
银行(10690)
体制(10305)
(10273)
理论(9769)
地方(9538)
(9011)
(8471)
制度(8467)
(8414)
机构
大学(188380)
学院(185531)
(73223)
研究(73055)
经济(71301)
管理(64236)
中国(54904)
理学(53416)
理学院(52712)
管理学(51731)
管理学院(51362)
科学(42649)
(41875)
(39530)
(37046)
研究所(33153)
(32687)
中心(32577)
(30994)
财经(28874)
(27199)
(26991)
北京(26941)
业大(26676)
师范(26673)
(26080)
农业(25153)
(23880)
(23018)
经济学(22218)
基金
项目(120795)
科学(94263)
研究(91950)
基金(85271)
(74981)
国家(74340)
科学基金(62288)
社会(57070)
社会科(53844)
社会科学(53837)
(47784)
基金项目(44130)
教育(43744)
(40705)
自然(38219)
编号(37715)
自然科(37172)
自然科学(37159)
自然科学基金(36479)
资助(33761)
成果(32984)
重点(28574)
课题(28529)
(28048)
(27038)
(26311)
(25327)
创新(23826)
国家社会(23814)
(23793)
期刊
(91808)
经济(91808)
研究(64366)
中国(52622)
教育(33346)
(32988)
学报(31510)
(30362)
科学(27660)
管理(25871)
大学(24295)
学学(22328)
(20175)
金融(20175)
农业(20108)
技术(16186)
财经(15083)
经济研究(13799)
业经(13767)
(13063)
问题(10870)
(10667)
(9934)
(9560)
(9550)
职业(9363)
国际(8974)
图书(8858)
理论(8725)
(8597)
共检索到31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世楫  王海芹  李维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应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和深层次问题,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全面领导,按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和优化实施方案,增强方案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专业性。要健全改革的推进机制,确保改革有效落地。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能力建设,增强资金、技术、人才、数据体系等配套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映  
生态文明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全面回顾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总结改革成果与宝贵经验,并针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深层次问题,按照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进一步从制度体系、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未来取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樊纲  汪同三  裴长洪  高培勇  
2018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并致开幕词,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和中国改革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本次会议。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平  王宏伟  张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君博  
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确定推动改革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层面识别影响改革方向的变量与机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达成知识有效积累的前提。通过反思已有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责任建设"的逻辑,并回顾我国系列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案例,改革的基本逻辑可以建构为:改革行政体系以使其能够有效执行中国共产党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策略。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检视这一逻辑的启示,则"行政"的内涵应跳出狭义政府的局限,行政效能的提升必须依靠党的引领和统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有效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既有利于宏观管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的有力作用,又有利于微观管理,提高办学单位的积极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以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为核心(1978-1985年)、以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为核心(1985-2000年)、以国务院领导下多元参与为核心(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探析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发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主要存在管理的协同合作程度低、权限分配不合理、督导体系未落实、社会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加强统一管理,提高职业教育协同合作程度、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性、完善和落实职业教育管理督导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涛  黄频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广东秉承敢为人先传统,厉行调查研究,创立“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开启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实验。同时,广东农民冲破制度禁区,率先试验包产到户;搁置争论,尊重群众意愿,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的巨大变革。随着改革的发展,求真务实,扬长避短,创建有广东特色的家庭经营与合作经济同步发展的双层经营体制。随后顺应现代经济潮流,与时俱进,率先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和股份合作制,不断开拓农业体制创新之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贤宇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四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杰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必须主动重构与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相匹配、相适宜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诸多与经济发展不兼容的问题。为此,应积极探索和发展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地方化、专业化中小银行体系,加快发展具有直接融资功能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文军  李巧明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逐步深化。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是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成就之一,具体表现为总体规模扩大、增速较快,阶段性发展特征明显,市场主体大幅增加等。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使改革的红利惠享群众,利用技术大幅推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优化文化产业领域的制度化供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市场支撑服务体系,推动地区和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平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佳昕  祁占勇  
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是关于教育经费的来源、投资主体、经费筹措、有效配置与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规定,是职业教育长久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投资体制经历了从国家投资为主到倡导多元投资的三个阶段,体现了政策制定紧扣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强调多方面协调统一的特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依然存在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定不具体、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投资比例不科学、职业教育经费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合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应从制定职业教育具体经费投入总量、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渠道、规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经费的合理比例、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监督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隽  刘丹  
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探索、形成、发展及转型5个时期。在40年的政策变迁历程中,政策路径的可行性、政策内容的适应性、政策目标的动态性是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同时政策实施主体及权责不明,政策短视性和倾向性突出以及政策位阶与层级较低等不足也是值得关注的。展望未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政策应该侧重于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内生性发展,从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以及强化市场机制参与等方面进行变革,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明  
课程改革不仅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借鉴双元制和CBE等典型模式开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本土探索""特色构建"几个阶段。在此期间,在引进借鉴国外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不同地方、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回顾过去,总结成就、经验与不足;立足当下,客观审视已有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会玲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章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背景下创新和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