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8)
- 2023(8289)
- 2022(6426)
- 2021(6329)
- 2020(4871)
- 2019(11633)
- 2018(11846)
- 2017(20193)
- 2016(12060)
- 2015(13834)
- 2014(14277)
- 2013(12706)
- 2012(11609)
- 2011(10675)
- 2010(10828)
- 2009(9951)
- 2008(9917)
- 2007(8704)
- 2006(8184)
- 2005(7944)
- 学科
- 济(38013)
- 经济(37957)
- 管理(26156)
- 业(22292)
- 中国(20324)
- 教育(20114)
- 企(17892)
- 企业(17892)
- 农(12471)
- 业经(11511)
- 制(11354)
- 财(11185)
- 理论(10981)
- 学(10114)
- 方法(9820)
- 发(9125)
- 体(8751)
- 教学(8654)
- 融(8561)
- 金融(8558)
- 地方(8328)
- 农业(8077)
- 发展(7967)
- 展(7845)
- 银(7831)
- 银行(7819)
- 数学(7641)
- 行(7559)
- 数学方法(7470)
- 体制(7041)
- 机构
- 大学(158255)
- 学院(151752)
- 研究(61470)
- 济(54842)
- 经济(53439)
- 管理(48925)
- 中国(42992)
- 理学(40042)
- 理学院(39449)
- 管理学(38609)
- 管理学院(38282)
- 京(36163)
- 科学(34332)
- 范(32165)
- 师范(31998)
- 教育(31935)
- 所(30823)
- 财(29273)
- 研究所(27451)
- 中心(27100)
- 师范大学(26460)
- 江(25209)
- 北京(24231)
- 院(21962)
- 农(21537)
- 财经(21337)
- 州(20381)
- 技术(19451)
- 经(19414)
- 业大(17436)
- 基金
- 项目(92039)
- 研究(78464)
- 科学(72999)
- 基金(62270)
- 家(53354)
- 国家(52713)
- 社会(46910)
- 社会科(43887)
- 社会科学(43879)
- 科学基金(43606)
- 教育(42986)
- 编号(36500)
- 省(35348)
- 成果(35249)
- 划(32208)
- 基金项目(31246)
- 课题(27379)
- 自然(23858)
- 资助(23726)
- 年(23522)
- 自然科(23245)
- 自然科学(23241)
- 自然科学基金(22848)
- 项目编号(22816)
- 重点(22377)
- 部(21761)
- 性(21387)
- 发(21353)
- 规划(20439)
- 一(19549)
- 期刊
- 济(67153)
- 经济(67153)
- 研究(61851)
- 教育(54671)
- 中国(46995)
- 财(23482)
- 学报(21715)
- 农(21125)
- 科学(18791)
- 管理(18496)
- 大学(17460)
- 融(16640)
- 金融(16640)
- 技术(15980)
- 图书(14497)
- 农业(14188)
- 学学(14042)
- 职业(13590)
- 经济研究(11003)
- 财经(10933)
- 书馆(10305)
- 图书馆(10305)
- 坛(10089)
- 论坛(10089)
- 业经(9966)
- 经(9537)
- 技术教育(8984)
- 职业技术(8984)
- 职业技术教育(8984)
- 问题(8547)
共检索到267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军 罗雯 张芥
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探索起步、稳步建设、加速发展、变革重构4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相互映射、创新融合的持续演进过程。其阶段性作用可总结为改变与推进、拉近与提升、完善与共享、创新与融合,总体呈现出推动民族教育始终坚持价值定位平等、实践路径共享、实践内容适切的特征。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景既要汲取技术的先进性,又要反思其局限性;既要强调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要考虑技术发展的共性;既要主动接纳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化,又要牢牢守住民族教育本真;从而构筑起面向新时代、自适应强、融合共生、特色更加鲜明的民族教育新生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可以根据城镇化率的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根据中国城镇化内涵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特征、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空间和规模上的大国特征等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渐进式、多元化的推进方式,是中国城镇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在遵循以往成功路径稳步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联动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智能化联动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城镇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良 袁梅
民族教育信息化贯穿于民族教育发展之中,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时空分布、关注焦点与演进历程、研究前沿3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从时空分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发文数量不断扩大,科研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种类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第二,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1年)重视"三件"建设;第二阶段(2002—2009年)重视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第三阶段(2010—2015年)侧重数字化教育与人才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第三,2016年至今,该领域研究前沿聚焦于"互联网+民族教育"这一主题,这亦标志着民族教育信息化的2.0时代。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教育信息化 脉络演进 知识图谱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乡村振兴的实践早已开启,并不断推动我国乡村跨越式发展。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动态中认识乡村发展,就会发现了其理论内涵在不断丰富;与理论内涵的演进过程相对应,乡村发展历经五个阶段,即:乡村经济的初步振兴、改进乡村治理的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由此形成了四条基本经验:正确把握农村改革的基本规律、与时俱进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和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仲丹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工作逐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随着依法治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立法已不能适应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这种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建设,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教育立法取得的成就,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如提高对民族教育立法的认识、加强民族教育立法规划、创新民族教育立法机制、提高民族教育立法质量等。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民族教育 教育立法 立法规划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玉丹 韦小满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1979—2018年发表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成果丰富,形成了本领域文章发表的主要作者群、学术期刊群和研究机构;(2)近年来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公平、高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民族班等主题开展;(3)民族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优惠政策、高招降分录取政策、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四个方面;(4)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总之,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内容的扩展和热点的转移是与全国民族教育宏观发展背景相一致的,体现了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对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改进等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桂香
会计信息化改革走过了40年历程,其始终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划分,会计信息化改革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文章在回顾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会计信息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理论贡献、企业实践三个方面梳理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成就,总结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的经验,并对会计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明
课程改革不仅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借鉴双元制和CBE等典型模式开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本土探索""特色构建"几个阶段。在此期间,在引进借鉴国外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不同地方、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回顾过去,总结成就、经验与不足;立足当下,客观审视已有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方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勤 杨寅
本文重点对会计信息化发展40年的主要历程进行了梳理,尝试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轴,从政策、知识和实践三个维度,按照主要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结构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评述。本文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多维度视角下广义会计信息化40年的发展历程,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为时间维度的划分,在政策维度的背景下,探讨了知识维度的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以及实践维度的市场、产品与应用,以期对促进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展望未来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可能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饶丽 卢德生
老年教育是解决我们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无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40年间,其发展分别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并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创新阶段。老年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特点,在这一过程中,老年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基础都在逐渐改善。但是,当前我国老年教育还面临着相关政策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科学、发展水平不均衡以及群体参与度不高的困境。通过对改革开放后老年教育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并分析其现有困境,提出一些展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陈迪宇 王政 张金萍 邓浪舟 邹杏仪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城乡之间曾经坚固的藩篱开始松动,越来越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征程,通过实施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逐步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面向未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内涵,推动新时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刘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遵循民本自发、政府主导的演进机理。以劳动力乡城转移和市民化的特征性事实为节点,其演进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制度破冰和政策引导下,作为微观主体之一的农民在市场-政府的关系变化之中做出理性选择。在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未来,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逐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市民化 演进机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缪学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实验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分别是:1978年至1992年教学法改革实验遍地开花;1993年至1999年教学法改革实验深化推广;2000年至2009年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广泛开展;2010年至现在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多样并存。40年的基础教育教学法改革实验切实沟通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促进了当代中国特色教学流派的生成,也为中国本土课程教学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学法改革实验 历程 反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看来,以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为代表的要素投入增加和以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以及社会经济制度为代表的生产率改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当经济发展超过一定阶段之后,生产率改善将成为维系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而迈入新常态的当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对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农民工现象",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行动逻辑与研究重点。世界上少有如此久远而且从未中断过的农业文明史,源于发展中农业大国的现代工业转型与跨越式推进,是我国农民工管理区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基本原因。中国农民工的劳动形态及其特质正酝酿着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除农民工自律、企业用工管理这些主体相对明确的界定外,还有诸如劳动转型、劳动业态、劳动流动中转地、二次流动等一系列跨管理边界的新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工管理演进大致可分为局域性的流量管理、流动控制与定点管理相结合、社会管理制度与契约管理制度相结合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与农民工劳动发展的"三个波段"紧...
关键词:
农民工管理 演进 动因 政府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