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2)
2023(8209)
2022(7013)
2021(7183)
2020(5620)
2019(13540)
2018(13440)
2017(24633)
2016(14369)
2015(16439)
2014(16883)
2013(15883)
2012(15005)
2011(14043)
2010(14572)
2009(13703)
2008(13627)
2007(12221)
2006(11603)
2005(11012)
作者
(36898)
(30662)
(30502)
(29694)
(19649)
(14443)
(14336)
(11869)
(11661)
(11303)
(10238)
(10207)
(10031)
(9907)
(9690)
(9625)
(9137)
(9039)
(9037)
(8880)
(8092)
(7465)
(7463)
(7076)
(7044)
(7010)
(7007)
(6978)
(6181)
(6029)
学科
(49048)
经济(48993)
管理(34655)
(31721)
(24688)
企业(24688)
中国(23839)
教育(20700)
方法(17645)
(16462)
(16043)
数学(15783)
数学方法(15543)
(15096)
(12010)
银行(12007)
(11679)
(11324)
贸易(11316)
(11120)
理论(10798)
(10779)
业经(10586)
(10462)
(10414)
金融(10414)
(10184)
农业(9707)
(9589)
地方(9255)
机构
大学(197340)
学院(193565)
(81217)
经济(79247)
研究(74029)
管理(67263)
理学(55735)
理学院(55057)
中国(55052)
管理学(54235)
管理学院(53805)
(44240)
(43653)
科学(38536)
(36734)
(34992)
师范(34838)
教育(33392)
研究所(32382)
财经(32263)
中心(32213)
(31691)
北京(29764)
(29241)
师范大学(28292)
(26337)
(25053)
(24715)
经济学(24617)
财经大学(23667)
基金
项目(108927)
研究(93144)
科学(86741)
基金(74665)
(62124)
国家(61375)
社会(56345)
社会科(53049)
社会科学(53040)
科学基金(51370)
教育(50328)
编号(41862)
(41857)
成果(39327)
(37531)
基金项目(36914)
课题(32447)
资助(31456)
自然(28345)
自然科(27565)
自然科学(27558)
(27437)
(27221)
自然科学基金(27055)
(25982)
重点(25777)
(25249)
项目编号(25049)
教育部(24432)
规划(24249)
期刊
(98589)
经济(98589)
研究(80799)
教育(56936)
中国(52267)
(32376)
管理(26513)
(25755)
金融(25755)
(22998)
科学(21375)
学报(21185)
技术(20164)
大学(18401)
经济研究(16597)
财经(16448)
业经(15518)
农业(15235)
学学(15155)
职业(14593)
(14293)
(13492)
问题(12985)
国际(12267)
(11054)
论坛(11054)
理论(10543)
图书(9844)
技术教育(9453)
职业技术(9453)
共检索到335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李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经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遵循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以价值负载指导利益分配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政策工具为策略选择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政策话语文化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要有协调统一的动力形成机制和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保障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政策话语不断强化民众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杨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初创期(1978—1990年)、注重"三教统筹"和法制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成长期(1991—1999年)、增加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资助力度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改善期(2000—2012年)、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期(2013—至今)4个阶段,体现了由中央集中到地方分级、分散管理的政策管理规范、从注重经济建设到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定向、从宏观引导到具体保障的教育制度建设以及由"单一主体"引导到"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教育行动机制等的特点。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要着力建设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政策规范,体现有效关注"以农民的实际发展需求"为本的政策取向,注重增强适切性和有效性的制度建设,继续加强主体多元化和权力灵活性的行动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王宁  
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纵向梳理,本文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全面重建的恢复时期(1978-1988)、稳中求进的探索时期(1989-1996)、拓展延伸的调适时期(1997-2011)以及守正出新的转型时期(2012-至今)。在此进程中,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在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及政策话语四个方面呈现出特定的演变逻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应坚持开放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新的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朴雪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理念变革是在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因而其在演进逻辑和样态上都逐步形成了大学理念变革的中国模式。在演进逻辑上,我国大学理念变革一方面与国家新的现代性方案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的内在逻辑相匹配,形成了大学理念变革的双重逻辑。在演进样态上,我国大学理念变革具体表现为建立了复数的大学职能观、本体论的大学价值观、协同性的大学发展观和包容性的大学办学观。在我国大学发展进入新时代后,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学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理念变革中的"行政化""不争论"和"单一现代性"三种倾向,在事实层面、逻辑层面、价值层面和表达层面完善和推广中国特色大学理念话语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郭倩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下,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新时期(1979—1999)对平等规范化的双语教育的探索、新世纪(2000—2011)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新节点(2012—2016)全面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步伐、新时代(2017以来)双语教育发展新趋势四个不同阶段,对我国双语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今后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优惠政策与特殊政策相结合,完善中国特色双语教育政策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结合,全面提升双语教育质量;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促进信息化语境下的双语教育转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围绕基础教育公平出台的各类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成效显著。从政策数量、政策主题词、政策类型和政策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可以发现中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40年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以教育"起点公平"为主要着力点、以全面均衡为发展方向、以师资队伍提升为第一抓手、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其演进逻辑主要有:从"保底"式公平到"均衡发展"式公平、从"物质关怀型"公平到"人文关怀型"公平、从单一方法促进公平到多元工具维护公平、从单一主体推动公平到协同攻坚保障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宸  宋永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规模扩张阶段和提质增效内涵发展阶段。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学术能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动因,人员和机构国际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实现形式,政府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为主要推进方式。新的发展阶段,应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形式,注重国际化顶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强化社会、文化和政治动因并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彩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演进历程大致分为补偿教育、拓展教育、全民学习三个阶段。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学习型城市日益增多、社区教育日趋广泛、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学习者参与率不断提升、全民学习氛围日益向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因地制宜、服务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应加快终身学习立法、成立部门间协调机构、扩大学习资源供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薛寒  
改革开放40年来,内地民族班(校)政策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探索试点为重心的初创期(1978—1995年)、以全面推广为抓手的发展期(1999—2009年)、以内涵建设为特色的完善期(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呈现出以效率优先为中心的"理念-政策"演进逻辑,以社会本位为中心的"环境-政策"演进逻辑和以政府主导为中心的"行动-政策"演进逻辑。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内地民族班(校)政策要树立"质量与效率兼顾"的政策理念,创设"个体与社会共显"的政策环境,采取"政府与多方协调"的政策行动,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于君博  
探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确定推动改革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层面识别影响改革方向的变量与机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达成知识有效积累的前提。通过反思已有的"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责任建设"的逻辑,并回顾我国系列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案例,改革的基本逻辑可以建构为:改革行政体系以使其能够有效执行中国共产党旨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策略。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检视这一逻辑的启示,则"行政"的内涵应跳出狭义政府的局限,行政效能的提升必须依靠党的引领和统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凌永辉  刘志彪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在内部行业结构上,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仍相当滞后。这种现象发生的背后逻辑在于出口导向战略下的国际代工模式在供给层面上对国内本地化的服务业企业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同时也在需求层面上造成了负向的市场挤出效应,而且随着全球化分工的深入,这种市场挤出效应正在逐渐超越技术溢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服务业发展亟须转向内需主导型战略的重要命题,主张依靠国内市场主体的有效需求为主导,虹吸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在差异化的垄断竞争中,促进当前及未来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婧  范国睿  
借助国家角色观念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的变迁,进而展望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家角色观念变迁是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角色观念呈现突变式与渐进式两种变化模式,历经了内部发展者、崛起者和引领者三个阶段。相应地,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则采取了"引进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三大战略,实现了历史的重大超越。在引领者角色观念的统领下,未来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将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着力点,迈进深度影响世界教育体制的新时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瑞英  谢长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得出40年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旧有政策的补敝起废、新政策的稳定探索、现代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以及深化政策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四个阶段,体现出以渐进—均衡为政策的演变模式、以社会本位为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公平"为政策发展的目标追求三个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展望:做好政策顶层设计,推动政策精准发展;完善政策价值定位,优化资助政策功能;扩充政策覆盖范围,实现政策"公平"目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玉丹  韦小满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1979—2018年发表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成果丰富,形成了本领域文章发表的主要作者群、学术期刊群和研究机构;(2)近年来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公平、高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民族班等主题开展;(3)民族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优惠政策、高招降分录取政策、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四个方面;(4)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总之,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内容的扩展和热点的转移是与全国民族教育宏观发展背景相一致的,体现了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对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改进等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