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9)
2023(6539)
2022(5860)
2021(5937)
2020(4850)
2019(11628)
2018(11452)
2017(21836)
2016(12287)
2015(14112)
2014(14536)
2013(13730)
2012(12948)
2011(12134)
2010(12480)
2009(11948)
2008(11761)
2007(10448)
2006(9902)
2005(9376)
作者
(32417)
(27021)
(26654)
(26046)
(17324)
(12612)
(12564)
(10230)
(10183)
(9957)
(9066)
(8915)
(8752)
(8740)
(8501)
(8332)
(8024)
(7984)
(7882)
(7801)
(7035)
(6597)
(6467)
(6211)
(6184)
(6179)
(6098)
(6090)
(5437)
(5265)
学科
(44685)
经济(44630)
管理(31846)
(28807)
(22497)
企业(22497)
中国(18042)
方法(15863)
(15034)
(14481)
数学(14348)
数学方法(14096)
(13794)
(11299)
银行(11296)
(10987)
(10986)
贸易(10980)
(10778)
(10015)
(9805)
金融(9805)
(9787)
业经(9524)
教育(9405)
(9244)
税收(8921)
(8848)
地方(8576)
农业(8469)
机构
学院(167863)
大学(167839)
(74433)
经济(72753)
研究(62698)
管理(60873)
中国(50961)
理学(50503)
理学院(49842)
管理学(49061)
管理学院(48704)
(40502)
(36737)
科学(33184)
(31451)
财经(29388)
中心(28260)
研究所(27580)
(27040)
(26616)
(25300)
师范(25169)
北京(24806)
经济学(22342)
(22328)
(22181)
(21516)
财经大学(21442)
师范大学(20101)
经济学院(19935)
基金
项目(94728)
研究(78154)
科学(74867)
基金(66359)
(55361)
国家(54791)
社会(47762)
科学基金(46299)
社会科(45083)
社会科学(45076)
教育(38412)
(35943)
编号(34413)
基金项目(33589)
(31275)
成果(31239)
资助(27973)
自然(26872)
自然科(26163)
自然科学(26156)
自然科学基金(25676)
课题(25406)
(22734)
重点(21661)
(21380)
(21359)
(21198)
项目编号(20578)
教育部(20025)
大学(19752)
期刊
(91862)
经济(91862)
研究(65055)
中国(42675)
教育(33326)
(29381)
管理(25031)
(24599)
金融(24599)
(20470)
科学(18585)
学报(17954)
技术(15593)
经济研究(15490)
大学(14911)
财经(14769)
业经(14406)
农业(13640)
学学(13019)
(12833)
(12820)
问题(12062)
国际(11983)
理论(9953)
职业(9662)
实践(8890)
(8890)
图书(8692)
(8684)
论坛(8684)
共检索到289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瑞英  谢长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演变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得出40年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旧有政策的补敝起废、新政策的稳定探索、现代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以及深化政策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四个阶段,体现出以渐进—均衡为政策的演变模式、以社会本位为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公平"为政策发展的目标追求三个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展望:做好政策顶层设计,推动政策精准发展;完善政策价值定位,优化资助政策功能;扩充政策覆盖范围,实现政策"公平"目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燕萍  刘金璐  洪江鹏  李淑雯  
回顾与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对指导未来科技人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1978—2017年我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文献计量和共词分析,梳理和探究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整体状况、发展过程及趋势。从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国家级各部门政策文件内容两个方面,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分为恢复调整、深入改革、战略导向及创新发展4个时期,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历程中的特点及各阶段政策关键词,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客体、政策工具等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化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走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马国莉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根据民族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少数民族学生特点,陆续出台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对民族教育发展作用明显。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为节点、以少数民族学生政策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对学生政策中的招生、管理、经费补贴、评价与就业分配五个方面的具体政策进行梳理,提出今后政策的改革趋向,即在招生政策中进一步关注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在管理政策方面加强对预科班、民族班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及其成效评估;经费补贴政策应尽快立法;学生评价政策应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指标;就业分配政策需进行"因地制宜"的就业指导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杨文杰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耕地保护政策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和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展开分析,探索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方向和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数量阶段性增减交替,耕地质量下降明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可以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历次修订和《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的制定为关键节点,划分为概念性政策提出阶段、体系化政策探索阶段、体系化政策初建阶段、体系化政策完善阶段和"三位一体"政策强化阶段等5个阶段;在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中,耕地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政府意识到国家意志转变,从单一治标向体系治本转变,从政府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耕地保护政策在体系完善、政策创新和执行到位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本文提出:耕地保护主体应从政府向农民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企业参与的耕地保护模式;推进耕地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有机统一;建立监测指标口径一致的耕地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乔文瑄  杨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消费关系随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体现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层次、消费方式、消费矛盾等消费关系特征的变化。我国消费关系的演变受社会再生产运动和消费系统中多重矛盾作用的影响,其中,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经济关系的演变是消费关系演变的决定条件,消费系统中消费力升级是消费关系演变的直接动力,消费的支付能力差异决定了不同群体间的消费关系,消费者的知识才能决定了不同群体的消费方式。绿色和谐消费关系是消费关系演变的未来趋势。今后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消费模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升居民消费支付能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提高消费者素质;完善消费相关法律和加强道德约束,构建和谐消费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彩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演进历程大致分为补偿教育、拓展教育、全民学习三个阶段。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学习型城市日益增多、社区教育日趋广泛、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学习者参与率不断提升、全民学习氛围日益向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因地制宜、服务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应加快终身学习立法、成立部门间协调机构、扩大学习资源供给、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信丰  赵琨婷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历经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民间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0年来民间投资政策不断演变,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深刻影响了民间投资的启动、发展和壮大,对民间投资总量、结构和效益等经济绩效指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民间投资政策演变视角出发,梳理概括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政策演变历程和特点,进而从民间投资总量、结构和效益三个方面衡量民间投资政策的经济绩效。最后,从民间投资促进机构、民间投资规则体系、民间投资公共服务体系和民间投资监测监督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促进民间投资长效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占勇  王羽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历经了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5年)、多样化创新阶段(1996—2010年)和不断深化阶段(2010至今),呈现出了不断追求长效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倡导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始终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精准对接等特点。应从转变思维方式、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法律保障、创新现代化治理模式、改进经费投入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郭倩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下,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本文从新时期(1979—1999)对平等规范化的双语教育的探索、新世纪(2000—2011)标准化双语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新节点(2012—2016)全面加快双语教育发展步伐、新时代(2017以来)双语教育发展新趋势四个不同阶段,对我国双语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今后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结合,优惠政策与特殊政策相结合,完善中国特色双语教育政策体系;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相结合,全面提升双语教育质量;培养与培训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的双语教师队伍;促进信息化语境下的双语教育转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李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经了以全面重建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结构优化为抓手的规范发展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动力的繁荣发展阶段和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深刻变革阶段;遵循着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以价值负载指导利益分配的政策目标取向、以政策工具为策略选择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文本话语表达的政策话语文化等演进逻辑。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要有协调统一的动力形成机制和丰富充分的多元价值取向,过程保障不断创新政策工具,政策话语不断强化民众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宾恩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职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主要是专业结构升级,以实现为产业总体发展提供人才基础的目标。按照专业目录的发布时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各时期侧重不同的内容,调整期(1978-1992年)注重产业优化匹配,建构期(1993-1999年)聚焦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期(2000-2009年)强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熟期(2010年迄今)平衡发展多样服务功能。未来,中职面临产业进一步升级和学生升学倾向加重的困境,需要创新产教融合方式、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和匹配动态反馈系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力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经历了1978年~1984年收入爆发式增长、1985年~1991年收入增长遭遇瓶颈、1992年~1996年收入再次增长、1997年~2003年收入增长反复以及2004年至今收入连续增长等几个不同阶段。总体来看,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快有慢,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成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家政策的保障效果越来越好,而"两个百年"目标推进更是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获得了持久的动力等因素。相对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值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且收入增长的动力还不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不容忽视。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等措施,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东生  吕一清  
新一轮农地确权是适应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经营模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农地确权与现代农业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农地确权历程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对农地确权的内涵、意义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从激励效应、交易效应、要素效应、技术效应四个方面对农地确权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当前农地确权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彻底、确权进程存在单兵突进、农户确权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坚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农户的政策认同、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杨文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初创期(1978—1990年)、注重"三教统筹"和法制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成长期(1991—1999年)、增加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资助力度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改善期(2000—2012年)、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期(2013—至今)4个阶段,体现了由中央集中到地方分级、分散管理的政策管理规范、从注重经济建设到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价值定向、从宏观引导到具体保障的教育制度建设以及由"单一主体"引导到"多元主体"共同发展的教育行动机制等的特点。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要着力建设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政策规范,体现有效关注"以农民的实际发展需求"为本的政策取向,注重增强适切性和有效性的制度建设,继续加强主体多元化和权力灵活性的行动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