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4)
2023(8047)
2022(7051)
2021(7208)
2020(5697)
2019(13833)
2018(13795)
2017(25053)
2016(14858)
2015(16995)
2014(17383)
2013(16322)
2012(15511)
2011(14529)
2010(14996)
2009(13925)
2008(13761)
2007(12384)
2006(11639)
2005(11006)
作者
(37840)
(31415)
(31326)
(30458)
(20298)
(15049)
(14679)
(12216)
(11942)
(11717)
(10536)
(10491)
(10334)
(10230)
(10013)
(9851)
(9477)
(9373)
(9254)
(9134)
(8368)
(7692)
(7643)
(7291)
(7288)
(7210)
(7161)
(7085)
(6445)
(6250)
学科
(50481)
经济(50424)
管理(33568)
(30758)
中国(24179)
(22707)
企业(22707)
教育(21073)
方法(17606)
(17376)
数学(16077)
数学方法(15840)
(15639)
(14787)
地方(11971)
(11534)
银行(11527)
(11296)
贸易(11288)
(11219)
(11037)
理论(10615)
农业(10594)
(10486)
(10386)
(10289)
金融(10285)
(10284)
业经(10255)
(9430)
机构
大学(198626)
学院(196741)
(81171)
经济(79187)
研究(76177)
管理(66327)
中国(56151)
理学(54894)
理学院(54128)
管理学(53252)
管理学院(52807)
(44556)
(43560)
科学(40600)
(38435)
(36602)
师范(36440)
教育(34502)
研究所(33954)
中心(33266)
(32461)
财经(31713)
北京(30360)
师范大学(29589)
(28637)
(27069)
(26039)
(25869)
经济学(24578)
技术(23877)
基金
项目(111837)
研究(95630)
科学(88595)
基金(75976)
(63626)
国家(62876)
社会(56979)
社会科(53561)
社会科学(53553)
科学基金(52043)
教育(51998)
编号(43589)
(43291)
成果(40378)
(39123)
基金项目(38126)
课题(33893)
资助(31874)
自然(28951)
(28841)
自然科(28148)
自然科学(28140)
(27771)
自然科学基金(27613)
(26597)
重点(26594)
(26568)
项目编号(25588)
规划(25115)
教育部(24731)
期刊
(99379)
经济(99379)
研究(81335)
教育(59591)
中国(54612)
(31640)
管理(25898)
(25533)
金融(25533)
(24338)
学报(22218)
科学(22088)
技术(21620)
大学(18872)
职业(16680)
经济研究(16473)
农业(16217)
财经(16186)
学学(15671)
业经(15500)
(14099)
(13303)
问题(13094)
国际(12145)
(12099)
论坛(12099)
技术教育(11107)
职业技术(11107)
职业技术教育(11107)
理论(10286)
共检索到341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隽  刘丹  
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探索、形成、发展及转型5个时期。在40年的政策变迁历程中,政策路径的可行性、政策内容的适应性、政策目标的动态性是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同时政策实施主体及权责不明,政策短视性和倾向性突出以及政策位阶与层级较低等不足也是值得关注的。展望未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政策应该侧重于推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内生性发展,从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以及强化市场机制参与等方面进行变革,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政策与实践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过筱  石伟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德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保障和促进了职业教育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德育政策的演进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孕育起始阶段、改革建设阶段、内容提出阶段、政策完善阶段和内涵深化阶段。同时,我国在职业教育德育政策上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如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典型的内容丰富性和突出的途径多样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珍珍  
40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恢复、滑坡、重振和发展四个阶段,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体系,确立了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确定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继续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终身学习为原则来设计职业教育体系,为处境不利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婷婷  谢德新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大致经历了四次转型升级的版本:以区域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1.0(1978—1993年),以攻坚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2.0(1994—2000年),以联动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3.0(2001—2010年),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特征的职业教育扶贫4.0(2011年至今)。新时期对中国职业教育扶贫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使命,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扶贫法律法规体系、协调职业教育扶贫多元主体共治、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扶贫氛围,从而健全职业教育扶贫治理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扶贫治理体系,为世界治理贫困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每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数量逐年上升,且上升趋势强劲。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宏观规划设计,教育部门通过决定、意见等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职业教育内外关系进行调整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从变化态势上分析,改革开放40年间先后出现了五次职业教育政策数量峰值,不同主体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在数量及内容上各有其特征和趋势。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发现政府的主导趋势日益加强,"跨部门"联合颁布政策特征较凸显;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应着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内部结构,增加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玉丹  韦小满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1979—2018年发表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成果丰富,形成了本领域文章发表的主要作者群、学术期刊群和研究机构;(2)近年来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主要围绕教育公平、高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民族班等主题开展;(3)民族教育政策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优惠政策、高招降分录取政策、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四个方面;(4)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总之,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内容的扩展和热点的转移是与全国民族教育宏观发展背景相一致的,体现了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对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改进等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明  
课程改革不仅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从学习借鉴双元制和CBE等典型模式开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拿来主义""本土探索""特色构建"几个阶段。在此期间,在引进借鉴国外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不同地方、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回顾过去,总结成就、经验与不足;立足当下,客观审视已有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方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吴卫  胡雪芳  
改革开放40年来,面对不同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形势与需求,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在调整中逐渐成熟,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政策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导向合理性、鲜明地域性、文化适宜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政策理想与实践矛盾有待协调、缺少师资优化配置的相关内容、缺乏对政策环境的具体考虑、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可从加强本土教师的培养、民族地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吸引力的提升、民族文化适应性的增强、政策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整体质量,以满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对于优秀师资的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成林  柳小芳  
实习作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协同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平台,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必需环节。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实习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其研究可归纳为实习存在的问题、实习过程管理、实习质量提升、实习制度建设、国际经验引介五个主题,呈现出问题导向、关注实习质量、注重实习制度等特征。同时,研究也存在对实习的内涵研究不充分、对实习的规律性问题探索不足、研究缺乏理论深度、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未来的职业教育实习研究中,建议重视对实习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深化实习制度建设研究,强化实证研究方法在实习研究中的运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伟  
改革开放40年,在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充分互动下,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健全、再到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初等职业教育逐渐消失、体系底部抬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始显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熟、体系短板补齐。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已成为共识。但职业教育和培训如何协调发展仍存争议,急需推动培训标准化和规范化,统筹教育和培训,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一体化,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能力,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向更高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经恢复、调整、适应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治理中职办学体制为重点的动力机制、以构建民族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制度规范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基准的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应实现动力机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过程保障由"弱化"向"强化"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占勇  王羽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历经了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5年)、多样化创新阶段(1996—2010年)和不断深化阶段(2010至今),呈现出了不断追求长效发展的价值取向、积极倡导多元主体的合作参与、始终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精准对接等特点。应从转变思维方式、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法律保障、创新现代化治理模式、改进经费投入模式等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仲丹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工作逐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随着依法治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立法已不能适应民族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与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这种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立法建设,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民族教育立法取得的成就,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如提高对民族教育立法的认识、加强民族教育立法规划、创新民族教育立法机制、提高民族教育立法质量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婧秋  石伟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技能型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国家从战略高度层面出发,提出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经济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需求,我国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逐步启动。经过40余年的努力,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从"短、平、快"应急性发展走向平稳性发展;从注重职前培养走向强调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机制;从注重师资专业技能提高走向强调教师综合职业素养提升;从注重师资队伍的增量走向强调提质增能;从本科层次提升至研究生层次的职教师资培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