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0961)
- 2022(8970)
- 2021(8283)
- 2020(6743)
- 2019(15344)
- 2018(14746)
- 2017(26973)
- 2016(14495)
- 2015(15846)
- 2014(15624)
- 2013(15348)
- 2012(14302)
- 2011(13321)
- 2010(13266)
- 2009(12419)
- 2008(11723)
- 2007(10157)
- 2006(9386)
- 2005(8630)
- 学科
- 济(82475)
- 经济(82401)
- 管理(39413)
- 业(35173)
- 企(27643)
- 企业(27643)
- 方法(27585)
- 数学(24959)
- 数学方法(24832)
- 中国(19924)
- 地方(19528)
- 农(16972)
- 财(16794)
- 业经(16041)
- 制(15391)
- 学(15073)
- 地方经济(13466)
- 贸(12854)
- 贸易(12850)
- 易(12403)
- 体(12081)
- 融(11838)
- 金融(11838)
- 农业(11531)
- 银(11374)
- 银行(11337)
- 产业(11045)
- 行(10968)
- 环境(10681)
- 体制(9232)
- 机构
- 大学(212189)
- 学院(210390)
- 济(103129)
- 经济(101553)
- 研究(81788)
- 管理(77338)
- 理学(66756)
- 理学院(65935)
- 管理学(65000)
- 管理学院(64587)
- 中国(61153)
- 科学(47362)
- 财(45185)
- 京(43778)
- 所(41688)
- 农(38850)
- 研究所(37914)
- 财经(35391)
- 中心(35367)
- 经济学(33593)
- 经(32284)
- 业大(31662)
- 江(30966)
- 农业(30362)
- 经济学院(30043)
- 院(28895)
- 北京(27855)
- 范(27000)
- 师范(26629)
- 财经大学(26204)
- 基金
- 项目(139960)
- 科学(110610)
- 基金(103974)
- 研究(97835)
- 家(92747)
- 国家(91973)
- 科学基金(78010)
- 社会(67316)
- 社会科(63982)
- 社会科学(63966)
- 基金项目(54825)
- 省(53106)
- 自然(49328)
- 自然科(48197)
- 自然科学(48181)
- 自然科学基金(47362)
- 划(45065)
- 教育(44084)
- 资助(41292)
- 编号(36111)
- 重点(32299)
- 发(31512)
- 部(31329)
- 国家社会(29518)
- 创(29022)
- 成果(28326)
- 创新(27369)
- 教育部(27063)
- 科研(26691)
- 人文(25854)
共检索到32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杰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的新阶段,消费驱动意味着在"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成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内生能力。本文选取1978—2017年我国GDP、居民人均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等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消费以及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必定要靠内需和消费;然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居民的消费倾向也较低;同时,我国城乡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距,也是导致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提出研究建议:首先我国应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及平均消费倾向;其次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最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消费驱动 消费倾向 城乡差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转型是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到21世纪初,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转型是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坚持科学发展、快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毅夫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要论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态势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能够实现长达39年的平均9.5%的增长,并高出"常态化增长"的2倍水平,其根源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后来者优势"。在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下,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的经济体,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体经济。设立直辖市以后,重庆的发展即使有各种波折,仍然是领先于全国。重庆应继续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继续领跑全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王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这一保障又是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没有稳增长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行混合经济结构优化。混合经济结构优化不仅要解决宏观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合理比例问题,更要解决微观企业主体内部不同经济成分的合理比例问题。
关键词:
稳增长 高质量发展 混合经济结构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钊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理念与质量更是获得肯定。从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来自中国的经济转型做法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且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中美等国际政治因素、中国市场化地位问题、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应更理性地看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肯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发展 全球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林毅夫 张晓山 朱玲 吕政
继2018年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会议后,2018年7月24日上午,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二场学术会议——"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研究员主持。为了呈现本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内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世界经济学者植根中国实践,著书立说,建言献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贡献,《世界经济年鉴》编辑部联合中国知网和中国版本图书馆,发起"改革开放40年40本世界经济学优秀中文图书"评选活动,以下是评选结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万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在当前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统筹消费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首先探讨出口产品结构变化及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然后实证分析不同类型出口产品对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出口产品结构 城镇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云飞 罗守贵
近年来,我国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因此,扩大内需和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文章选取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江苏、山西和四川三省,比较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同点、差异及变动趋势,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虽然其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但总体消费能力有限;而东部地区虽然收入较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所以也影响其总消费量,故而全国有效需求不足,不利于启动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最后据此提出了缩小区域之间差距、提高城镇居民,尤其东部地区居民的发展性消费等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边际消费倾向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樊纲 汪同三 裴长洪 高培勇
2018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并致开幕词,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和中国改革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本次会议。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自近代100多年来,中国经济学理论一直笼罩在西方中心论的霸权话语体系之中,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的中国发展奇迹与发展中国家的"西化失败",一方面从实践上解构了西方中心论,说明了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本身面临着解释能力下降的危机,另一方面也表明从中国道路中总结出来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巨大的潜力。当下中国道路已经在提出新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和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上,实现了对西方理论的超越。随着全球经济中心向中国转移,中国也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新的中心,发展中国经济学不仅是研究中国现象和解决中国问题,更具有世界意义,有益于研究和解决世界的问题。同时,中国经济学不是西方经济学的中文版,要注意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思想的理论前提有别于西方世界,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原创性的中国"术语"。最后,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完全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世界主流经济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境辉 张文棋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考察了经济结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的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要大于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α),这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正进入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阶段;α+β之和小于1,说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同时,本研究发现,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乔文瑄 杨育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消费关系随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体现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层次、消费方式、消费矛盾等消费关系特征的变化。我国消费关系的演变受社会再生产运动和消费系统中多重矛盾作用的影响,其中,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经济关系的演变是消费关系演变的决定条件,消费系统中消费力升级是消费关系演变的直接动力,消费的支付能力差异决定了不同群体间的消费关系,消费者的知识才能决定了不同群体的消费方式。绿色和谐消费关系是消费关系演变的未来趋势。今后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化消费模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升居民消费支付能力;提升文化教育质量,提高消费者素质;完善消费相关法律和加强道德约束,构建和谐消费环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消费关系 消费力 演变机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山 韩俊 魏后凯 何秀荣 朱玲
2018年11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七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主持。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