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6)
2023(9882)
2022(8224)
2021(7841)
2020(6371)
2019(14923)
2018(14766)
2017(27200)
2016(14603)
2015(16732)
2014(16766)
2013(16591)
2012(16061)
2011(14845)
2010(15040)
2009(14335)
2008(14151)
2007(12564)
2006(11771)
2005(11219)
作者
(42297)
(35613)
(35523)
(34310)
(22957)
(17082)
(16109)
(13788)
(13603)
(12605)
(12569)
(11878)
(11787)
(11598)
(11595)
(11065)
(10588)
(10263)
(10090)
(9732)
(9447)
(8610)
(8602)
(8215)
(8144)
(8024)
(7745)
(7512)
(7271)
(7018)
学科
(86311)
经济(86239)
管理(37103)
(32769)
方法(29419)
数学(26367)
数学方法(26134)
(25567)
企业(25567)
中国(23975)
地方(19516)
(17128)
(16655)
(16636)
(15784)
(15105)
贸易(15096)
业经(15006)
(14690)
地方经济(13714)
(13293)
(13140)
金融(13140)
(12422)
银行(12404)
(12063)
农业(11206)
环境(10453)
(10368)
体制(10253)
机构
大学(222247)
学院(216312)
(110141)
经济(108391)
研究(88690)
管理(75274)
中国(69467)
理学(63061)
理学院(62240)
管理学(61302)
管理学院(60874)
(50175)
(48668)
科学(48356)
(45273)
研究所(40525)
财经(38557)
中心(37968)
经济学(37217)
(35275)
经济学院(33227)
(32570)
(32457)
北京(32278)
(31370)
(29415)
师范(29146)
财经大学(28501)
科学院(26360)
业大(25952)
基金
项目(131900)
科学(104519)
基金(98700)
研究(97817)
(86290)
国家(85667)
科学基金(72063)
社会(66325)
社会科(63052)
社会科学(63037)
基金项目(50004)
(46187)
教育(44427)
自然(42662)
资助(41761)
自然科(41680)
自然科学(41670)
自然科学基金(40992)
(40114)
编号(36451)
成果(31832)
(31658)
重点(30558)
(30086)
国家社会(29792)
中国(28882)
教育部(27673)
课题(26458)
(25962)
大学(25696)
期刊
(131169)
经济(131169)
研究(79980)
中国(50213)
(38407)
学报(32331)
管理(31461)
科学(31011)
(29927)
大学(25516)
(24437)
金融(24437)
教育(24232)
学学(23669)
经济研究(23185)
财经(21576)
农业(20104)
(19025)
技术(18618)
问题(17473)
(17398)
国际(16504)
业经(15816)
世界(15748)
技术经济(12611)
统计(12018)
(11708)
经济问题(10573)
(9900)
经济管理(9813)
共检索到364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平  楠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断被改写新纪录的奇迹。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历程都是在一个"次优的体制安排"下取得的,边增长边调整的体制安排,使中国经济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了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准现代化的经济增长结构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芳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将1978年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在传统研究投入要素的基础上,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文章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资本、劳动、制度各因素共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该结果也证实了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钊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理念与质量更是获得肯定。从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来自中国的经济转型做法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且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中美等国际政治因素、中国市场化地位问题、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应更理性地看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肯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丰若非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其研究成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和梳理了40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一些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论,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改革开放40年,几乎也是一部旅游管理的学科发展史。翻开历史扉页,"旅游经济"是每个旅游学人都绕不开的专业IP(intellectual property)。如果说工业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取得"增长奇迹"的主要动力,那么,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能力亦不可小觑。改革开放40年来,肇自旅游业属性由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金华  
最优的产业生产效率是社会生产活动得以维系或持续的基础,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在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生产效率是经济效益的一种表现。产业生产效率好,经济增长质量就高;反之,经济增长质量就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波动较大,其值的变化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是围绕均值在波动,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中国第一、三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联动效应,而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的联动效应。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且增长速度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其提高的速度呈下降趋势。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何自力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懈奋斗,努力进取,克服艰难险阻,越过急流险滩,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总结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进一步取得经济建设新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王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这一保障又是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没有稳增长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行混合经济结构优化。混合经济结构优化不仅要解决宏观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合理比例问题,更要解决微观企业主体内部不同经济成分的合理比例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志利  高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对1978—2017年、1978—2000年和2001—2017年三个时期中国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量化分析了经济增长、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资本、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都显著地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显著地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和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金培振  
中国对外贸易变革是一个宏大的叙事,如何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框架,这既是总结中国经济对外开放40年实践的需要,又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创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改革开放40年实践,梳理中国对外贸易变革的路径,即从贸易战略的变革到开放格局的变革,再到贸易结构的变革。本文还进一步以商品和要素全球化流动进而促进效率提升为线索提炼出对外贸易变革的逻辑。变革的动力在于市场开放带动技术升级,开放空间拓展促进要素跨境流动,内外双向开放加速结构优化。随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不断取得重大创新,全面开放新格局理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理论和贸易强国建设理论的创新是新时代开放发展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雪艳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子系统,在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一日千里。通过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先后经历了向东部沿海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和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并逐步进入了科学的区域总体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学理论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不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在学术研究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方兴未艾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尚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持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仍任重而道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