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1)
2023(14267)
2022(12014)
2021(11431)
2020(9529)
2019(21776)
2018(21709)
2017(39157)
2016(21874)
2015(24892)
2014(24853)
2013(24090)
2012(22667)
2011(20833)
2010(20811)
2009(19508)
2008(19573)
2007(17607)
2006(15867)
2005(14837)
作者
(64696)
(54244)
(54022)
(51468)
(34431)
(26057)
(24480)
(21086)
(20800)
(19375)
(18718)
(18421)
(17670)
(17570)
(17558)
(16727)
(16231)
(15858)
(15668)
(15517)
(13832)
(13395)
(13327)
(12414)
(12199)
(12160)
(12054)
(12032)
(11174)
(10975)
学科
(85465)
经济(85341)
管理(61274)
(55617)
(45046)
企业(45046)
方法(34660)
数学(30189)
数学方法(29804)
中国(28579)
(24166)
(23609)
(23541)
(19729)
业经(18591)
(17523)
贸易(17514)
(17481)
(17134)
(16867)
银行(16812)
(16423)
金融(16416)
(16232)
农业(15218)
理论(14153)
地方(13837)
技术(13596)
体制(13414)
环境(12809)
机构
大学(315347)
学院(308579)
(131280)
经济(128639)
研究(120311)
管理(109392)
中国(92835)
理学(92348)
理学院(91179)
管理学(89490)
管理学院(88917)
科学(72209)
(70152)
(63295)
(62737)
(59241)
研究所(56665)
中心(53446)
财经(48228)
(48071)
业大(47157)
农业(46729)
北京(45248)
(44048)
(43124)
经济学(41442)
(41248)
师范(40682)
(36989)
经济学院(36977)
基金
项目(201396)
科学(157680)
基金(146449)
研究(145678)
(131043)
国家(129981)
科学基金(108362)
社会(92555)
社会科(87682)
社会科学(87661)
(75710)
基金项目(75320)
自然(68893)
教育(67650)
自然科(67307)
自然科学(67279)
自然科学基金(66140)
(66061)
资助(60964)
编号(56863)
成果(49195)
重点(46891)
(46194)
(43205)
(41910)
课题(41471)
(40066)
国家社会(39963)
创新(39545)
教育部(39183)
期刊
(149209)
经济(149209)
研究(100917)
中国(77683)
学报(56088)
(54198)
(50211)
科学(50119)
管理(44367)
大学(42692)
教育(41829)
学学(39718)
农业(36690)
(32079)
金融(32079)
技术(26897)
财经(25508)
经济研究(24652)
(22218)
(21017)
业经(20465)
问题(19353)
(18931)
国际(17901)
世界(17585)
(16372)
科技(15396)
图书(15088)
技术经济(14734)
(14557)
共检索到50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平  王宏伟  张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无前例的改革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这其中科技体制改革更是影响深远。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被国际上同行专家评估为改革成功,并且说是改革的典范。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与兴起,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的态势,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有人说创新的竞争需要创新体系做支撑。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战略部署与体制变革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世林  葛珺沂  
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对比在文化体制改革三阶段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完全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而考察期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2)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试点涉及较多地区和单位的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3)文化体制改革推广后,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但东部与中西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来自于中西部文化产业纯技术效率较低。研究结果表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提高文化产业技术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海红  
中国农业科技改革历经恢复期、市场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化期和创新体系建立期四个阶段,改革的成效斐然,科技创新体系初具规模,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数量和结构逐渐合理,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农推体系多点覆盖。改革累积了成功经验,顶层设计需遵循农业科技本身的特点,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需求倒逼"双重驱动,在"渐进式"改革中实现了"先破再立"。农业科技体制仍存在政府和市场的主导作用扭曲,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科技创新绩效水平薄弱,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导向偏颇等弊端。下一步需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农业创新体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优化平衡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平台化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体制,重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建海  郭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经历了由短缺到过剩的历史演变。造成工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既有需求侧的也有供给侧的,需求侧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基于预算约束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外部需求的波动;供给侧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刘易斯拐点后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工业用地扩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以模仿技术为主的技术进步模式;此外,政府采取放宽环保要求、维持僵尸企业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所导致工业投资进入壁垒降低。工业产能过剩的经济影响表现在经济增长波动、工业品市场供需结构错位、僵尸企业、国际贸易冲突和金融风险等方面。化解和防范工业产能过剩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调整社会总需求结构、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健全市场化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产业政策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新雷  钟培武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志利  高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对1978—2017年、1978—2000年和2001—2017年三个时期中国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量化分析了经济增长、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资本、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都显著地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显著地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和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咪咪  卢芳妹  贾良定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A组织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进行深入调查,探讨了宏观制度变迁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方式、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展现了A组织五十多年来,其社会身份(S)、关系身份(R)和个性身份(I)与宏观科技体制变迁的共演过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意义打破和意义赋予触发组织身份危机,推动组织身份变革,呈现涟漪效果;识别了A组织以关系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R_1→R_N"变革路径、以社会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S→R→I"变革路径以及以个性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I→R→S"变革路径。研究还归纳了组织实现身份变革的四种意义建构方式,包括接收式、选择式、反思式和前瞻式意义建构。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组织身份变革的理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寇宗来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过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其中我们以一些关键性的政府文件将这一过程划分为特征鲜明的不同阶段。接着,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演变过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逻辑解释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明  李善同  
一、引言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下简称TFP)又称综合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反映资本、劳动力等所有投入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率。TFP是衡量经济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樊纲  汪同三  裴长洪  高培勇  
2018年6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并致开幕词,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研究员和中国改革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本次会议。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平  楠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