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8)
2023(6624)
2022(5556)
2021(5685)
2020(4628)
2019(11030)
2018(10952)
2017(19485)
2016(10688)
2015(12317)
2014(12234)
2013(11921)
2012(11495)
2011(10645)
2010(10548)
2009(10019)
2008(10240)
2007(8851)
2006(8140)
2005(7730)
作者
(29039)
(24574)
(24455)
(23600)
(15869)
(11828)
(11169)
(9550)
(9456)
(8628)
(8563)
(8328)
(8172)
(7970)
(7856)
(7528)
(7378)
(7133)
(6943)
(6802)
(6431)
(5881)
(5875)
(5620)
(5619)
(5468)
(5383)
(5258)
(5028)
(4895)
学科
(46747)
经济(46688)
管理(25149)
(21824)
方法(18746)
(17589)
企业(17589)
中国(17404)
数学(16643)
数学方法(16446)
(12563)
(12448)
贸易(12441)
(12260)
(10822)
(10606)
(9299)
(9120)
金融(9120)
(9070)
银行(9063)
(8861)
(8723)
业经(8471)
关系(7900)
体制(7849)
(7076)
(6602)
地方(6443)
(6423)
机构
大学(154656)
学院(147560)
(72511)
经济(71408)
研究(63567)
管理(50974)
中国(50931)
理学(42490)
理学院(41910)
管理学(41267)
管理学院(40965)
(35280)
科学(34267)
(33721)
(32454)
研究所(29145)
中心(27372)
财经(25510)
经济学(24152)
北京(23799)
(23622)
(22534)
(22469)
经济学院(21525)
(21298)
(21238)
师范(21069)
财经大学(19092)
科学院(18764)
师范大学(17728)
基金
项目(90885)
科学(71964)
基金(68520)
研究(68501)
(60524)
国家(60081)
科学基金(49877)
社会(45356)
社会科(42991)
社会科学(42981)
基金项目(34350)
教育(31962)
自然(29707)
(29537)
自然科(29046)
自然科学(29039)
资助(29007)
自然科学基金(28575)
(27267)
编号(25988)
成果(23446)
(22817)
中国(22288)
重点(21132)
国家社会(20644)
教育部(20005)
(19615)
课题(18665)
大学(18384)
(18294)
期刊
(83383)
经济(83383)
研究(55681)
中国(38432)
(25475)
学报(22857)
科学(21955)
管理(21943)
教育(21874)
(20734)
大学(18182)
(17607)
金融(17607)
学学(16400)
经济研究(14709)
农业(14204)
国际(14172)
(14096)
财经(13932)
(12310)
世界(12267)
技术(12208)
问题(11207)
业经(9110)
(9071)
图书(7927)
技术经济(7213)
(7140)
论坛(7140)
统计(6935)
共检索到254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方平  曹亚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援助实现了从国际主义到注意内外两个大局、应对内外两种挑战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由"共同发展"逐步向"合作共赢"转变;中国对外援助体系由"碎片化"逐步向独立化、战略化方向转变;中国对外援助实践由领域失衡逐步向普惠平衡方向转变。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需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完善对外援助治理体系,实施"精准援外"项目,打造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的"金字招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可以根据城镇化率的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根据中国城镇化内涵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特征、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空间和规模上的大国特征等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渐进式、多元化的推进方式,是中国城镇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在遵循以往成功路径稳步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联动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智能化联动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城镇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的重要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闭关自守是中国长期愚昧落后的重要根源,邓小平在总结中国数百年闭关锁国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颇具特色的开放思想体系,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经过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窦鹏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及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体系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经历了增进国民经济盈利性的"发挥比较优势"阶段和关注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优化经济结构"阶段,并逐步进入发挥外贸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及平衡国际关系作用的"提高综合国力"阶段。对外贸易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各个阶段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娴  潘建伟  杨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进程中,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回顾中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历史,通过对当前国家级、省级、市级物流政策支持的主题及分支情况的系统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现状与不足,政策支持主题的演变及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提出未来调整中国物流业政策的内容体系,一要契合中国物流业实际,重构物流政策结构;二要以企业竞争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等政策内容的实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  于浩洋  马影  马勇  
本文依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界定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并以中国知网中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的研究热点加以回顾和述评。本文发现,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从集中于成本管理主题的状态开始,涵盖主题不断地丰富和完整,并在当前形成了对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信息与报告等一般问题以及对多种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整合问题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未来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金成  刘保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始于开放、兴于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改革推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进程反过来也倒逼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是40年来中国城镇化"一明一暗"两条逻辑主线: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镇化的"明线",中国的城镇化几乎持续推动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松动,是一个不断"破"的过程;城镇化的背后是土地制度改革这条"暗线",是一个持续"立"的过程。回顾40年中国城镇化之路,经验包括:经济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放开人口乡城流动是关键,渐进式户籍制度改革、不断调整和平衡城乡关系有效维持了人口大规模乡城流动中的秩序,土地制度的特殊安排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秘密",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管制以及从区域层面的空间优化保证了城乡空间健康发展,行政建制和区划改革也提供了有效保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不仅有助于中国走好自己的路,还能为全球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和内涵发展四个阶段。40年来,中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建立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扩大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在提高质量、服务需求、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丰若非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其研究成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和梳理了40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一些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论,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可简单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流,这个阶段是高度集权、分割管理、政府定价、政企不分、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发展阶段;二是1978年至今即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阶段。其中,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探索和起步阶段(1978—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2年)、转型升级阶段(2013—2020年),这三个阶段反映了我国现代物流业从学习、引进、借鉴到自主创新发展,从物流弱国到物流大国再到物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志利  高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对1978—2017年、1978—2000年和2001—2017年三个时期中国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研究,主要考察了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量化分析了经济增长、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中国资本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资本、教育发展和经济开放度都显著地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显著地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和缩小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薛澜  翁凌飞  
我国的对外援助规模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大,从"受援国"到"援助国"的角色转变为我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国际经验借鉴的角度出发,采用"使命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MOG)这一分析公共组织的系统框架作为比较对外援助机构的分析框架,在OECD-DAC援助体系下选择挪威、加拿大、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分别从使命定位、运行模式、机构设置、立法与协调机制、监督与评估等比较分析并得出对我国援外体系改革的启示。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制定对外援助的国家战略,进行全局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金培振  
中国对外贸易变革是一个宏大的叙事,如何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框架,这既是总结中国经济对外开放40年实践的需要,又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理论创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改革开放40年实践,梳理中国对外贸易变革的路径,即从贸易战略的变革到开放格局的变革,再到贸易结构的变革。本文还进一步以商品和要素全球化流动进而促进效率提升为线索提炼出对外贸易变革的逻辑。变革的动力在于市场开放带动技术升级,开放空间拓展促进要素跨境流动,内外双向开放加速结构优化。随着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不断取得重大创新,全面开放新格局理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理论和贸易强国建设理论的创新是新时代开放发展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