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0)
- 2023(9468)
- 2022(7632)
- 2021(7398)
- 2020(5980)
- 2019(13927)
- 2018(14005)
- 2017(25365)
- 2016(13917)
- 2015(15930)
- 2014(15979)
- 2013(15380)
- 2012(14371)
- 2011(13088)
- 2010(12987)
- 2009(12308)
- 2008(12388)
- 2007(10886)
- 2006(10051)
- 2005(9639)
- 学科
- 济(61203)
- 经济(61130)
- 管理(34618)
- 业(32131)
- 企(25348)
- 企业(25348)
- 中国(22895)
- 方法(22684)
- 数学(19870)
- 数学方法(19642)
- 农(16773)
- 制(15195)
- 贸(13582)
- 贸易(13574)
- 财(13507)
- 易(13313)
- 业经(13290)
- 体(11536)
- 学(11264)
- 银(11191)
- 银行(11180)
- 融(10987)
- 金融(10986)
- 行(10851)
- 地方(10550)
- 农业(10394)
- 发(10091)
- 体制(9357)
- 关系(8453)
- 发展(8323)
- 机构
- 大学(198779)
- 学院(192659)
- 济(89528)
- 经济(88017)
- 研究(78558)
- 管理(67683)
- 中国(62196)
- 理学(56795)
- 理学院(56067)
- 管理学(55028)
- 管理学院(54658)
- 京(44684)
- 科学(43734)
- 财(41817)
- 所(39968)
- 研究所(35886)
- 中心(34275)
- 财经(31812)
- 农(31025)
- 北京(29573)
- 经济学(29348)
- 经(29330)
- 江(29087)
- 院(27972)
- 范(27746)
- 师范(27503)
- 经济学院(26208)
- 业大(24221)
- 农业(23893)
- 财经大学(23702)
- 基金
- 项目(120891)
- 科学(95864)
- 研究(90515)
- 基金(90047)
- 家(79326)
- 国家(78709)
- 科学基金(66139)
- 社会(59880)
- 社会科(56686)
- 社会科学(56673)
- 基金项目(45658)
- 省(41842)
- 教育(41793)
- 自然(39976)
- 自然科(39101)
- 自然科学(39093)
- 自然科学基金(38448)
- 资助(37369)
- 划(37260)
- 编号(35233)
- 成果(30734)
- 部(28865)
- 重点(27836)
- 国家社会(26696)
- 中国(26531)
- 发(26413)
- 课题(25139)
- 教育部(25109)
- 创(24294)
- 大学(23722)
共检索到324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金成 刘保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始于开放、兴于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改革推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进程反过来也倒逼改革。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是40年来中国城镇化"一明一暗"两条逻辑主线: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镇化的"明线",中国的城镇化几乎持续推动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松动,是一个不断"破"的过程;城镇化的背后是土地制度改革这条"暗线",是一个持续"立"的过程。回顾40年中国城镇化之路,经验包括:经济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放开人口乡城流动是关键,渐进式户籍制度改革、不断调整和平衡城乡关系有效维持了人口大规模乡城流动中的秩序,土地制度的特殊安排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秘密",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管制以及从区域层面的空间优化保证了城乡空间健康发展,行政建制和区划改革也提供了有效保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不仅有助于中国走好自己的路,还能为全球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改革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可以根据城镇化率的标准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根据中国城镇化内涵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立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特征、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空间和规模上的大国特征等基本国情,坚持以人为本、渐进式、多元化的推进方式,是中国城镇化取得卓越成就的关键。在遵循以往成功路径稳步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联动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智能化联动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城镇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娴 潘建伟 杨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进程中,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回顾中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历史,通过对当前国家级、省级、市级物流政策支持的主题及分支情况的系统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现状与不足,政策支持主题的演变及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提出未来调整中国物流业政策的内容体系,一要契合中国物流业实际,重构物流政策结构;二要以企业竞争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等政策内容的实现。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物流业 物流政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 于浩洋 马影 马勇
本文依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界定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范围并以中国知网中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视化统计分析和文献阅读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的研究热点加以回顾和述评。本文发现,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从集中于成本管理主题的状态开始,涵盖主题不断地丰富和完整,并在当前形成了对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信息与报告等一般问题以及对多种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整合问题的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未来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明孔 丰若非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其研究成果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回顾和梳理了40年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一些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论,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史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经济史 回顾 展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超 吴琼 隋建利
基于非线性MS(M)-AR(p)模型,刻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路径演化进程中的具体形态,测度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动态变化区制状态下各阶段波动程度和转移变迁机制。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多次经历维持"高速增长",而后保持"中速增长",最后又维系"低速增长"的过程。(2)1980年至1984年期间中国城乡收入差异持续维持在"低速增长区制",仅在个别年份跳跃至"中速增长区制",并均在次年迅速攀升至"高速增长区制"。(3)中国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异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我们发现在多个时间阶段内均呈现出城镇化速度保持"低速增长"而城乡收入差异维系"高速增长"的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荟 周勤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恢复重建、迅速发展、转折发展、内涵发展、多元发展五个阶段,在办学质量、办学结构、办学效益等方面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纵观40年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经历了从局部发展到体系完善、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从借鉴国外到自主发展的演变。展望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在办学理念上应该从就业导向走向生涯导向,内涵建设上需要从外部投入走向标准发展,课堂学习应该从中宏观改革走向微观改革,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应该从一元走向多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徐璐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学科认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成就;要珍惜已经达成的某些共识,促进我国统计学全面发展;要着眼于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统计教育水平;要从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研究水平。
关键词:
统计学 统计教育 统计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为核心、以大病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取得了覆盖人数不断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等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整合缓慢和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等问题。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创琳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创造世界奇迹与城市群建设取得非常显著成就的40年。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翻了1.5番,超过了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3.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了城镇化初期和中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即将迈入后期成熟阶段;在数度调整与改革创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召开了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完成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历史性重大调整;抵御住了来自"伪城镇化"的冲击,通过"去伪存真"提高了城镇化发展质量。40年来,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与发展顺利完成了从激烈的理论纷争到实践应用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到引领全球城市群发展的21世纪新时代,城市群连续15年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国家及国际战略地位得到快速提升,对国家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展望未来,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发展将以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基础,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向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方向发展;继续将城市群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推进城市群向高度一体化、绿色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融合发展高度,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合并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同步化、融合化、共荣化方向发展,同步提升城市与乡村发展质量,让城市与乡村共同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勤 杨寅
本文重点对会计信息化发展40年的主要历程进行了梳理,尝试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轴,从政策、知识和实践三个维度,按照主要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和逻辑结构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评述。本文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多维度视角下广义会计信息化40年的发展历程,以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狭义)、会计智能化三个阶段为时间维度的划分,在政策维度的背景下,探讨了知识维度的人才体系、理论体系、信息技术,以及实践维度的市场、产品与应用,以期对促进和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结合我国会计信息化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展望未来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可能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云 陈迪宇 王政 张金萍 邓浪舟 邹杏仪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城乡之间曾经坚固的藩篱开始松动,越来越多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新征程,通过实施促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逐步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面向未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内涵,推动新时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李郇
改革开放30年见证了珠江三角洲瞩目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成就。农村城镇化是珠三角在当时全国展现的一种全新城镇化现象,其中,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关键的激励因素。在这30年之间,珠三角城镇化的空间模式从"小集聚,大分散"向"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演变,城镇空间演变的动力也由原有的外商直接投资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转变。展望珠三角的未来,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是珠江三角洲的必然趋势,同时珠港合作格局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广州和香港两大城市为核心的环珠江口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必将以全新姿态崛起于世界地理版图之上。
关键词:
城镇化 外资 城市区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计广 张汉林 桑百川
"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该战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转型。为此,本文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 贸易战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雅风 劳凯声
近30年来,我国教育法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参与国家政策与立法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确立教育法学的学科地位、与教育法协调发展的同时,注重运用教育法学原理分析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在回应现实、学科体系构建与贡献、研究方法上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教育法学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法律问题的新动向,为我们开辟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新视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