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4)
- 2023(7974)
- 2022(6914)
- 2021(6811)
- 2020(5784)
- 2019(13513)
- 2018(13709)
- 2017(25695)
- 2016(14073)
- 2015(15944)
- 2014(16545)
- 2013(16179)
- 2012(15125)
- 2011(13840)
- 2010(14149)
- 2009(13638)
- 2008(13663)
- 2007(12180)
- 2006(11307)
- 2005(10666)
- 学科
- 济(50419)
- 经济(50277)
- 管理(34751)
- 业(33455)
- 企(25666)
- 企业(25666)
- 中国(21453)
- 制(20820)
- 方法(20049)
- 银(17919)
- 银行(17897)
- 数学(17650)
- 数学方法(17488)
- 行(16926)
- 财(15770)
- 农(14905)
- 融(13443)
- 金融(13435)
- 体(12956)
- 险(11544)
- 保险(11453)
- 度(11264)
- 制度(11259)
- 贸(10884)
- 贸易(10870)
- 学(10667)
- 业经(10569)
- 易(10480)
- 体制(10051)
- 理论(9288)
- 机构
- 大学(196062)
- 学院(192585)
- 济(80290)
- 经济(78340)
- 研究(71591)
- 管理(69648)
- 中国(64076)
- 理学(56879)
- 理学院(56193)
- 管理学(55257)
- 管理学院(54874)
- 财(46193)
- 京(43591)
- 科学(40133)
- 所(36886)
- 财经(33844)
- 中心(33416)
- 研究所(32665)
- 农(31420)
- 江(31164)
- 经(30658)
- 北京(29050)
- 范(25696)
- 院(25640)
- 师范(25427)
- 州(25052)
- 财经大学(25015)
- 业大(24648)
- 农业(24534)
- 经济学(24454)
- 基金
- 项目(113563)
- 科学(87481)
- 研究(87319)
- 基金(80375)
- 家(69722)
- 国家(69060)
- 科学基金(57177)
- 社会(53561)
- 社会科(50312)
- 社会科学(50299)
- 省(42625)
- 基金项目(41305)
- 教育(40462)
- 编号(37239)
- 划(37043)
- 自然(34660)
- 自然科(33778)
- 自然科学(33762)
- 资助(33725)
- 成果(33243)
- 自然科学基金(33169)
- 课题(26534)
- 部(26002)
- 重点(25709)
- 发(23789)
- 性(23367)
- 创(22945)
- 项目编号(22919)
- 教育部(22362)
- 制(22076)
共检索到333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秉文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在积极贯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伟忠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保险业参与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的做法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保险公司参与医保项目管理、强化政企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优化税收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博
我国补充保险存在发展水平滞后、结构分布失衡、运营模式不成熟和可持续风险集聚等方面问题,成为我国社保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为加快推动社保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补充保险的有效供给能力,应坚持供需双向同时发力,完善顶层设计改革,明晰制度结构框架,健全税收优惠和投资管理政策,精简降低"五险一金"费率,调动社会建立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补充保险 多层次养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德安
1.财税并进,矫正政府保障的"缺位"与"越位"。政府"缺位",是指政府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从覆盖面上来讲,中国仍然有2亿多人未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从保障程度上来讲,城乡居民当前人均较低的养老金给付水平还需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将使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较多,而这是政府的基本义务。而针对政府"越位",首先,要逐步降低当前对高收入群体的过度保障。首先是机关事业单位过高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欣 陈文 张璐莹
目的:对比典型地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作用,为促进普惠型商保的健康发展、构建更有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地区为代表开展案例研究,基于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报销政策和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方案,试算不同医疗费用水平下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报销情况。结果:普惠型商保在发生高额医疗支出时发挥补充保障作用,保障作用与其方案设计和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的特点紧密相关。结论:各地应结合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的保障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责任范围和待遇水平,进一步发挥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玲
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退休制度,造成了多轨制的养老制度安排。在多轨制的养老安排下,不同身份的个人在缴费义务和养老金给付水平上的差别日益显著。同时,它使得基于部门、行业、职业、年龄和性别差异而形成的相关群体缺少利益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永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以社会援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结构正在建立和形成。但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建立多层次的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定铨
论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郑定铨一、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含义及其作用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结构、保障项目的多层次;二是保障基金筹集的多层次;三是保障方式的多层次;四是保障待遇水平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定铨
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的基本框架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结构、保障项目的多层次;二是保障基金筹集的多层次;三是保障方式的多层次;四是保障待遇水平的多层次。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池小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新亮 郭文光 李倩 王琦
劳动力供给的持续下降和传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给基本养老保险带来了更大的运行压力。在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两种养老制度具有完全不同的给付方式,二者对员工退休意愿的差异化作用及对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影响将直接关系中国养老保障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理论框架,分析了在不同的养老金给付方式下员工的退休决策,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使员工产生了显著的提前退休意愿,参加企业年金使员工产生了显著的延迟退休意愿,但同时参加两项养老保险的员工退休意愿不显著。受企业年金异质性作用的主导,参加两类养老保险项目对不同特征员工退休意愿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女性、无职称、无资格认证和非高等学历人员,企业年金的延迟退休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员工退休时间越晚,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财富金额会越少,同时继续工作还会损害健康,耗费更高的医疗成本,致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会产生提前退休意愿;企业年金财富随退休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积累,当延迟退休所带来的企业年金财富收益引致养老金总体财富增加时,员工就会产生延迟退休意愿。因此,政府通过优化企业年金减少延迟退休阻力的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文章的结论为中国通过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延迟退休制度、提升养老金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