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2)
2023(9755)
2022(8015)
2021(7806)
2020(6330)
2019(14764)
2018(14830)
2017(26222)
2016(14272)
2015(16500)
2014(16523)
2013(15902)
2012(14976)
2011(13910)
2010(13765)
2009(12672)
2008(12548)
2007(11306)
2006(10193)
2005(9224)
作者
(40319)
(34124)
(33843)
(32262)
(21622)
(16081)
(15338)
(13314)
(13066)
(12187)
(11786)
(11503)
(11138)
(11090)
(11048)
(10531)
(10079)
(9917)
(9756)
(9478)
(8880)
(8356)
(8253)
(7894)
(7679)
(7603)
(7499)
(7443)
(7089)
(6970)
学科
(57717)
经济(57652)
管理(36895)
(33074)
(25502)
企业(25502)
中国(22659)
方法(20896)
数学(18449)
数学方法(18322)
(17244)
(14707)
技术(13950)
(13298)
(12721)
贸易(12714)
(12496)
业经(11942)
(11810)
(11654)
地方(11205)
农业(11133)
(10945)
银行(10913)
(10775)
金融(10767)
(10682)
教育(9288)
理论(8977)
体制(8652)
机构
大学(198336)
学院(194512)
(87996)
经济(86376)
研究(81440)
管理(68142)
中国(62571)
理学(56581)
理学院(55856)
管理学(55033)
管理学院(54631)
科学(46131)
(45153)
(41694)
(40357)
研究所(37665)
中心(35895)
(34251)
财经(30199)
(30140)
北京(29757)
(29528)
经济学(28016)
(27865)
(27785)
师范(27482)
业大(27009)
农业(26603)
经济学院(25016)
科学院(23874)
基金
项目(126554)
科学(98964)
研究(96900)
基金(90629)
(80730)
国家(80091)
科学基金(66096)
社会(61292)
社会科(57998)
社会科学(57988)
(46877)
基金项目(46419)
教育(45086)
(40923)
自然(39309)
编号(38814)
自然科(38375)
自然科学(38361)
自然科学基金(37705)
资助(36901)
成果(33800)
重点(29806)
(29577)
课题(28841)
(28388)
国家社会(26948)
(26762)
中国(26688)
创新(25370)
教育部(25268)
期刊
(101873)
经济(101873)
研究(68450)
中国(55093)
教育(32911)
学报(31972)
(31893)
(30695)
科学(29814)
管理(27885)
大学(24636)
学学(22334)
农业(21959)
技术(20931)
(20115)
金融(20115)
经济研究(17481)
财经(15993)
(14135)
(13792)
业经(13655)
问题(13175)
国际(13143)
(12977)
世界(12936)
图书(12410)
(11176)
论坛(11176)
技术经济(10603)
职业(10271)
共检索到33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炜  郑立明  王莉丽  
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提升国家技术进步与创新整体效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引进模仿;探索机制,重视消化;实践为主,战略引领;评价对比,改进创新。从技术转移研发、中介、应用及政策四个子体系出发,剖析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出技术转移体系在发展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必要经验,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伟  
改革开放40年,在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充分互动下,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健全、再到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初等职业教育逐渐消失、体系底部抬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开始显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渐成熟、体系短板补齐。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已成为共识。但职业教育和培训如何协调发展仍存争议,急需推动培训标准化和规范化,统筹教育和培训,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一体化,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能力,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向更高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丽丽  李廷洲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以"确保高等院校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为目标,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高等教育资助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年来资助发展注重公平型导向,使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资助金额及覆盖人数增长趋缓,说明"脱贫攻坚战"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资助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区域性资助不均衡、资助教育与引导不及时等现实问题,需进一步广开来源,加强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提升奖优育人实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翠香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每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数量逐年上升,且上升趋势强劲。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层面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宏观规划设计,教育部门通过决定、意见等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对职业教育内外关系进行调整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从变化态势上分析,改革开放40年间先后出现了五次职业教育政策数量峰值,不同主体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在数量及内容上各有其特征和趋势。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发现政府的主导趋势日益加强,"跨部门"联合颁布政策特征较凸显;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应着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内部结构,增加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鸥  张学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科书建设经历了围绕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以及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科书发展两大阶段,并取得了重要成就:教科书制度日益完善、教材观明显转变、教科书质量稳步提升、教科书多样化初见成效、开启了教材综合化的探索、教科书编写和研究队伍得到壮大。教科书发展也存在诸多不足,突出问题有两大教材缺失和五大管理滞后:实验教科书和乡土教科书趋于消亡;数字教科书、国际学校教科书的管理机制没有得到跟进,港澳台教科书没有持续的跟踪研究,教科书审定队伍建设标准有待完善,三级教材发展与管理不均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迅速调整政策,恢复并且重视实验教材和乡土教材,加强和完善有关教科书的管理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俊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展开下一步的布局,夺取新的高地,是全国各行各业都要考虑的问题。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任重而道远。一、构建大流通大市场需要流通理论突破邓小平同志创立社会主义市场流通论。社会主义市场流通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其最核心的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二是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贤宇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四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秉文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具有战略意义。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业保险发展突飞猛进,各地在积极贯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乐军  马成荣  濮海慧  
教育标准是一个国家根本的教育规范。推动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规范化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教育部、人社部、国标委以及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在法律法规、政策举措、标准内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职业教育提升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政  
课程领域的40年改革开放过程并不是等速的,也不是以同一个“加速度”在发展。而是存在着一些对推动课程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里程碑事件,这些里程碑事件就把40年课程改革划分成了四个发展阶段。40年课程改革始终围绕着一条改革主线进行的,那就是从怎么开始的、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都是国家统一定制,到逐渐允许各地各校各老师根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课程内容和进度的发展之路。简而言之,这40年课程改革就是从整齐划一逐渐走向多样选择的过程。这个成就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周航  郝盼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建设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观念转变和实践转型。教育立法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教育纠纷从不可讼到逐步可讼,司法成为推动教育法治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向新时代,需进一步强化教育法治的价值理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推进教育法治现代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卫兴华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了40年的岁月,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这个成就来之不易,经历了长期的曲折探索过程,有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根源。但是也有不同程度的失误和迷误的教训。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都应总结,这有利于我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一、改革40年中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成就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条"是否有利于"的标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历经波折、异军突起,经历了恢复重建——大力发展——快速发展的脉络。其发展并非匀速,而是一个经历了起伏又加速的过程,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根据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文件,可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40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之路。这条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体现了三个关键词:"适需性""科学性"和"自主性"。文章对其未来发展作出了四方面展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伟  辛嘉诚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代表着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已是金融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结合金融领域改革的背景下从普惠金融的引入与实现框架、内生性困境、相关机构及渠道创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历程及问题、收入分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普惠金融仍有不少分支领域需要深入探索以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应与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层面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关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另外,要充分认识普惠金融制度创新及业态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差异性,并且以经济地理的新视角探究普惠金融基于空间的运行过程与演变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林毅夫  张晓山  朱玲  吕政  
继2018年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会议后,2018年7月24日上午,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二场学术会议——"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研究员主持。为了呈现本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