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6)
2023(12586)
2022(10520)
2021(10176)
2020(8268)
2019(19011)
2018(18747)
2017(34507)
2016(19028)
2015(21220)
2014(21041)
2013(20880)
2012(19446)
2011(17971)
2010(18157)
2009(17243)
2008(17047)
2007(15184)
2006(13959)
2005(13046)
作者
(51352)
(44226)
(43211)
(41407)
(27491)
(20881)
(19538)
(16926)
(16756)
(15408)
(15086)
(14729)
(14043)
(13991)
(13884)
(13331)
(12792)
(12566)
(12457)
(12343)
(11314)
(10618)
(10420)
(10141)
(9877)
(9871)
(9696)
(9616)
(8853)
(8655)
学科
(82100)
经济(81989)
(55670)
(50879)
管理(49043)
(33735)
企业(33735)
农业(33666)
中国(27298)
方法(26664)
数学(23763)
(23552)
数学方法(23535)
业经(23379)
(20419)
(16831)
(16021)
贸易(16009)
(15750)
地方(15556)
(15345)
银行(15336)
(14927)
(14870)
(14855)
(14027)
金融(14025)
体制(12986)
农业经济(12607)
(12271)
机构
大学(264455)
学院(263197)
(121644)
经济(119434)
研究(100540)
管理(98066)
理学(82828)
中国(82116)
理学院(81880)
管理学(80817)
管理学院(80304)
(58494)
(57459)
(57401)
科学(54893)
(50078)
中心(46834)
研究所(44541)
农业(44305)
财经(43164)
(41582)
业大(40268)
(39433)
经济学(37640)
北京(36854)
(35665)
师范(35415)
(35398)
经济学院(33637)
(31766)
基金
项目(168443)
科学(134288)
研究(129562)
基金(124728)
(108323)
国家(107315)
科学基金(91251)
社会(86183)
社会科(81361)
社会科学(81346)
基金项目(64935)
(62666)
教育(58394)
自然(54303)
(53111)
自然科(52986)
自然科学(52972)
编号(52508)
自然科学基金(52068)
资助(49604)
成果(44193)
(40264)
重点(38245)
(38091)
(37652)
国家社会(37338)
课题(36563)
(34654)
教育部(34650)
(34224)
期刊
(146549)
经济(146549)
研究(89440)
中国(68840)
(63008)
(43916)
农业(42622)
科学(38991)
学报(38593)
管理(35048)
(33342)
金融(33342)
教育(31896)
大学(31553)
学学(29211)
业经(26849)
财经(22346)
经济研究(21628)
技术(21315)
(20653)
问题(20279)
(19357)
世界(17794)
(16309)
农村(15958)
(15958)
农业经济(15379)
国际(14823)
(14524)
经济问题(13589)
共检索到436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张晶渝  程小于  
研究目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变迁分为两条主线: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功能拓展与价值显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并显化土地功能与价值,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矛盾的两条基本途径。研究结论: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土地权能,让乡村成为土地多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2)围绕乡村自然资本加速增值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让乡村成为自然资本增值最快的地方;(3)以土地制度改革作为重塑城乡关系的重要手段,优化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让乡村成为回得去的乐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志远  周艺歌  徐若霖  金彦平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也是核心制度。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经历了数次波折之后方才建立的。本文通过梳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解读其内在机理与深层次原因。同时,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评介并比较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步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榛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历制度的重塑、转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探索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等四个阶段。论文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安全等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学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土地流转这一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式逐渐在全国发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靳相木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揭示了这项研究的发展脉络、特点和不足 ,指出了 2 1世纪理论界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玉辉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进行了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运动;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建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以赋予农民群众更加自主的生产经营权;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提高中国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作为改革重心,我国农村实施了"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服务于农民的土地流转。在以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历程中,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归纳。如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主体由政府主导型转为农民主导型;通过土地权能多元化实现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增强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主旋律等。最后,本文也对未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开文  
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反观与思考冯开文1978年之后,一场以诱致性为主要特色的制度变迁①在中国农村悄然地发生了。这场变迁体现出了一些与改革开放以前截然不同的重要特点,也蕴含着一系列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一变迁的突出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系统梳理中外土地制度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性特征,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确立、完善、深化三个阶段的改革创新实践,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形势要求以及总体方向,提出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以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为目标,以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征收,土地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加快征地制度等农村土地系列制度改革,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合理流动和布局优化,着力破解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和统筹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必良  王玉蓉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发展的深层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最根本的核心,重构以产权为中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走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本文在解剖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对几种主要的变革主张进行了评述,並通过对土地产权的重新界定,提出了重构土地制度的基本思想以及土地产权股份化的政策主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梅  黄启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经历了由农户拥有所有权向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使用权转变,宅基地权能实现由大到小再逐渐增大过程,宅基地管理则经历了由松到严、由宽泛到具体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关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等条文的梳理,对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宅基地制度变迁原因,提出宅基地制度未来变革思路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