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9)
- 2023(7334)
- 2022(6026)
- 2021(5975)
- 2020(4777)
- 2019(11449)
- 2018(11367)
- 2017(19986)
- 2016(10758)
- 2015(12283)
- 2014(12082)
- 2013(11772)
- 2012(11126)
- 2011(10456)
- 2010(10375)
- 2009(9659)
- 2008(9560)
- 2007(8263)
- 2006(7676)
- 2005(6894)
- 学科
- 济(46515)
- 经济(46470)
- 管理(25372)
- 中国(18745)
- 业(18645)
- 方法(16676)
- 数学(14976)
- 数学方法(14893)
- 企(13977)
- 企业(13977)
- 农(12958)
- 制(11241)
- 环境(11045)
- 贸(10413)
- 贸易(10406)
- 易(10247)
- 财(9703)
- 地方(9370)
- 业经(9340)
- 学(8826)
- 融(8823)
- 金融(8823)
- 银(8667)
- 银行(8662)
- 行(8522)
- 体(8278)
- 发(8181)
- 农业(7857)
- 和(7519)
- 体制(6937)
- 机构
- 大学(146440)
- 学院(142646)
- 济(70081)
- 经济(69015)
- 研究(62877)
- 中国(49920)
- 管理(49552)
- 理学(40933)
- 理学院(40385)
- 管理学(39863)
- 管理学院(39577)
- 科学(34090)
- 京(33770)
- 财(31998)
- 所(31207)
- 研究所(28192)
- 中心(27557)
- 财经(23917)
- 经济学(23075)
- 北京(22953)
- 院(22881)
- 经(22197)
- 农(21947)
- 范(21110)
- 江(20980)
- 师范(20970)
- 经济学院(20580)
- 科学院(19099)
- 财经大学(17898)
- 师范大学(17481)
- 基金
- 项目(92254)
- 科学(73088)
- 研究(71912)
- 基金(67824)
- 家(59846)
- 国家(59394)
- 科学基金(49385)
- 社会(47319)
- 社会科(44815)
- 社会科学(44807)
- 基金项目(34747)
- 教育(32816)
- 省(31937)
- 划(28734)
- 自然(28429)
- 编号(27680)
- 自然科(27632)
- 自然科学(27626)
- 资助(27588)
- 自然科学基金(27161)
- 成果(23943)
- 部(22448)
- 中国(22131)
- 重点(22065)
- 国家社会(21398)
- 发(21169)
- 课题(20682)
- 教育部(19430)
- 创(18748)
- 制(18374)
共检索到24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贤宇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四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中国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着力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样本 经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存丽 刘明辉
本文梳理了国家审计发展的时代特征,根据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环境和不同时代国家审计需求的变化,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生态文明审计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论述了不同阶段生态文明的内涵,基于新时代发展的特征,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审计的新内涵和发展路径,并从生态文明审计科学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方法体系、文化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审计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生态文明审计 制度变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当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波澜壮阔、生机盎然,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博大精
关键词:
经济学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1979-1991业务逐步恢复市场主体日渐多元化①1979年4月,根据国务院批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②1979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召开,对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作了部署。③1980年,国内恢复财产保险业务。同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都已恢复。④1982年,国内恢复人身保险业务。⑤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财产保险合同方面的法规。
关键词:
保险业务 国务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黄泰岩 刘灿 范从来 周文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对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总结和提升改革开放40年的丰富经验,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有利于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经济学家》编辑部特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笔谈,现将部分成果发表如下,以期引起更加广泛地交流和探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贾点点 叶青 艳红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里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中,国内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轨迹、成就、经验乃至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则主要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宏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发展经验、能源和气候变化、贸易及投资和全球一体化等方面展开。一、改革开放40年基本轨迹——中国故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经济出版社、《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安徽工业大学主办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年9月15-16日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年9月15-16日
关键词:
马鞍山市 安徽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评论员
"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音。回首40年奋斗历程,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坚持改革前行、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南粤大地,刚刚在丹桂飘香的10月底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动员令,11月初,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上海,又敞开怀抱,热情欢迎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四海宾朋,见证着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主旨演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博览会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里程碑意义,回顾了农业粮食改革开放历史背景,浓墨重彩阐述了40春秋改革开放壮举:突破了束缚农业粮食生产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桎梏,开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传统流通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场化流通体制机制;突破了捆绑农粮生产者手脚的种种陈规陋矩,赋予农民生产和销售的自主权;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开拓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突破了导致农业粮食孤立落后的"闭关锁国"的旧制,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40年大改革大变迁的伟大实践,总结出堪称精神财富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迪,创造了中国农业粮业的盛世气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先后经历了重新确立、改革转型、现代制度构建和创新深化4个阶段,形成了在顶层设计缺位情况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二元结构系统强制性演进逻辑。这种以"阶段式宏观经济目标"和"阶梯式的区域发展战略"为主要特征的改革逻辑,虽然在过去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未打破农村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的格局。因此,破解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实现农村金融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同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以顶层设计与全面配套的方式,通过克服重点难点带动全局,用新的思路探索农村金融制度的系统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改革 演进逻辑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宇哲 孙小峰
研究目的:从城市化视角,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土地政策演变历程,并对中国未来土地政策进行展望。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8年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城市化基础;1998—2014年由大量工业园区开发与住房分配货币化"双轮"驱动的土地城市化;2014年新型城镇化提出,开始人口城市化。基于未来改革路径依赖,面向2030年中国人口高峰,从城乡融合方向设想土地配套政策,包括构建分类的住房供应与征税体系、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制度、探索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等。研究结论:中国土地政策的远期方向应是在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城乡融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政府的哪些干预是当下必不可少但未来必须淡出的;政府的哪些主导经济的手段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都必须"退出"的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收官的系列举措,是策动"十三五"时期运行主轴的肯綮。在各层面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当口,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十三五"规划提出十大目标任务,即:保持经济增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呐喊,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开大阖,其进程中的若干主次、节点值得系统回顾总结。当改革转入全面制度创新的轨道,理性回望来路,梳理40年改革脉络,使改革朝纵深探索,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减少成本,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始终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进程,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与读者一同见证和回眸中国改革开放征程。本期摘编整理1978~1982年大事,敬请垂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刚 罗千峰 张利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经历了快速恢复阶段、产量扩充阶段、转型发展阶段、生态健康养殖阶段,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总结了畜牧业在产能、发展质量、生产方式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取得成就的主要经验,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深刻剖析了中国畜牧业面临的四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修昔底德陷阱"值得警惕;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展不快,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畜禽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提速;智慧化支撑力度不够,产业链升级约束趋紧。基于畜牧业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营建优越的发展环境,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长期战略与短期策略相结合,稳妥攻克"远虑"与精准解决"近忧"相协调;顾全生态文明大局,推动畜牧业动能转换;积极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促进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关键词:
畜牧业 改革开放 国际竞争力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