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84)
- 2022(644)
- 2021(866)
- 2020(579)
- 2019(1800)
- 2018(1541)
- 2017(2235)
- 2016(1176)
- 2015(1350)
- 2014(1340)
- 2013(1328)
- 2012(1335)
- 2011(1370)
- 2010(1348)
- 2009(1354)
- 2008(1368)
- 2007(832)
- 2006(826)
- 2005(889)
- 2004(776)
- 学科
- 济(6965)
- 经济(6959)
- 中国(2856)
- 制(2432)
- 管理(1945)
- 体(1819)
- 体制(1589)
- 方法(1567)
- 业(1512)
- 数学(1473)
- 数学方法(1465)
- 地方(1464)
- 融(1426)
- 金融(1426)
- 银(1285)
- 银行(1284)
- 教育(1278)
- 行(1275)
- 贸(1260)
- 贸易(1259)
- 易(1233)
- 农(1224)
- 企(1123)
- 企业(1123)
- 财(1073)
- 出(988)
- 学(983)
- 度(981)
- 制度(979)
- 地方经济(975)
- 机构
- 大学(15757)
- 学院(14712)
- 济(9284)
- 研究(9203)
- 经济(9175)
- 中国(7193)
- 管理(4686)
- 所(4604)
- 科学(4388)
- 研究所(4128)
- 财(4053)
- 京(3799)
- 理学(3593)
- 理学院(3525)
- 中心(3518)
- 管理学(3509)
- 管理学院(3462)
- 院(3370)
- 经济学(2962)
- 社会(2837)
- 财经(2771)
- 科学院(2758)
- 北京(2700)
- 经(2595)
- 经济学院(2491)
- 部(2444)
- 经济研究(2433)
- 范(2408)
- 师范(2397)
- 发(2362)
共检索到32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改革30年,弹指一挥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此,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建设就如同扬帆起航的大船,破浪向前。1979年元旦,当时的国家卫生部钱信忠部长,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的重要讲话,这一观点不但催生了我国的卫生经济学,而且成了启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第一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工业改革最真切地体现和反映了迄今为止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丰富内容和艰难经历,以及改革的主要成就和须继续解决的问题。第一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了奠定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的观念革命:摆脱贫穷必须依靠自救自利,整个社会开始承认:个人和企业追求收入、利润和财富不仅是正当的个体理性行为,而且是对社会有益的合理行为。这一深刻的观念革命对于突破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二阶段的工业改革,开始向计划经济的各个环节大胆突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制改革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工业树立起了向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勇气、信心和决心。中国终于可以向世界宣称:我们不仅不害怕...
关键词:
改革 开放 工业改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和人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低生育率和长寿水平都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生育率、死亡率的重大转变,刻画我国人口转变的主要特征,讨论我国未来人口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所经历的迅速而重大的人口转变,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伟大的实践创造出伟大的模式。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为世界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口转变必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组织编写《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过程中,组织所内专家学者评选出了"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现予公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课题组 辛耀
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和金融资源都处于全国末位,但其主要金融发展指标却与全国水平大体同步,这与其经济发展粗放、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负债率高和农村借贷依存度等因素有关。改革开放30年间,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发展模式、结构特点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金融发展对经济成长的边际效果不理想。农村信贷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还有待建立。为此,贵州金融发展要进行相应调整并注重后发优势的形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尚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左柏云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环境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三次大的周期波动而发生积极变化,与之相应的消费模式逐渐演变升级。文章以中国经济三次大的周期波动为背景,对我国消费模式改善情况作了回顾,进而对进一步优化消费模式提出反思性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莫过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变革,因为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涵盖了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影响最为深刻的是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发展观和高等教育质量观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30年 高等教育思想 重大转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浩 巩方舟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化的含义入手,首先阐述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其次,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及其期间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再对会计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最后从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提出我国推进会计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会计国际化 改革开放 会计准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克服"中国化"与"全球化"的语境冲突和面对改革开放30年庞大素材的难以取舍,都需要考虑置评路径的合理性。这会涉及求解性质与求解步骤的限定,实在性与关联性首先应予以重视。以此求解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之谜,可归结为遵循激活—防乱定则安排,并控制变革系统及过程的总收益最大化;求解中国改革的全球价值,可归结为"整体时空被动"向"局部空时主动"转化,提升发展能力的可能性。1978年至今所展现的奇迹,是在一个危机与契机并存的环境中,以改革开放为主因并基于多前提、多因素恰当耦合而创造的奇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杨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道路最重要最成功的经验体现为五个结合:渐进性改革与激进性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体制外改革带动了体制内改革;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推进了存量改革;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并相互促进;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相结合,政治体制改革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 渐进性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乃诠
1农业科技的政策导向1.1紧密围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六五"以来,根据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国家选择了一批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用30年的时间,几乎走过了世界工业化200多年产业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都有本质上相同的客观规律性,那就是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经济开放,推动技术进步,依此实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任何国家无论是资源丰富还是缺乏,都不可形成长期单纯依赖资源优势的增长模式,依靠制度和技术创新,才是工业化最根本的动因。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无比辉煌的,同时,这也产生了一种非常突出的文化现象及其在各方面的体现:"追求极度压缩过程的显示性结果"。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长河看,中国改革开放还将经历更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发育过程。解决中国现阶段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消化工业化成本上升的压力,保持...
关键词:
改革 对外开放 工业化 工业发展 资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相龙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初步建成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金融业改革也拉开了帷幕。1983年国务院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标志着金融业改革的起步。1993年,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改革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