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2)
- 2023(14918)
- 2022(13051)
- 2021(12531)
- 2020(10328)
- 2019(24019)
- 2018(23915)
- 2017(44287)
- 2016(24247)
- 2015(27367)
- 2014(27101)
- 2013(26024)
- 2012(23882)
- 2011(21522)
- 2010(21563)
- 2009(19707)
- 2008(19118)
- 2007(16508)
- 2006(14589)
- 2005(12861)
- 学科
- 济(87457)
- 经济(87337)
- 管理(69522)
- 业(65823)
- 企(56905)
- 企业(56905)
- 方法(36599)
- 数学(30780)
- 数学方法(30396)
- 中国(26825)
- 农(24046)
- 财(23033)
- 业经(21136)
- 学(20893)
- 制(20314)
- 技术(19947)
- 地方(18266)
- 理论(17320)
- 银(15856)
- 银行(15804)
- 融(15463)
- 金融(15455)
- 农业(15450)
- 贸(15361)
- 贸易(15350)
- 行(15179)
- 体(15110)
- 和(14896)
- 易(14893)
- 教育(14498)
- 机构
- 大学(327151)
- 学院(324200)
- 管理(128101)
- 济(125978)
- 经济(123101)
- 研究(114435)
- 理学(110142)
- 理学院(108846)
- 管理学(106975)
- 管理学院(106360)
- 中国(84995)
- 京(71215)
- 科学(70741)
- 财(59645)
- 所(57566)
- 农(53105)
- 研究所(52377)
- 中心(51541)
- 江(48479)
- 业大(48389)
- 财经(46189)
- 北京(45465)
- 范(45097)
- 师范(44643)
- 经(42089)
- 院(42012)
- 农业(41315)
- 州(39104)
- 技术(36607)
- 经济学(36322)
- 基金
- 项目(223358)
- 科学(175228)
- 研究(166328)
- 基金(159745)
- 家(140267)
- 国家(138773)
- 科学基金(118294)
- 社会(102474)
- 社会科(96801)
- 社会科学(96775)
- 省(88247)
- 基金项目(84832)
- 教育(76858)
- 自然(76345)
- 自然科(74564)
- 自然科学(74543)
- 划(74514)
- 自然科学基金(73211)
- 编号(68419)
- 资助(64165)
- 成果(56888)
- 重点(50122)
- 创(50094)
- 部(48539)
- 课题(48225)
- 发(47601)
- 创新(46048)
- 项目编号(42499)
- 科研(42168)
- 大学(41801)
- 期刊
- 济(141972)
- 经济(141972)
- 研究(101492)
- 中国(72956)
- 学报(53398)
- 管理(50002)
- 科学(48668)
- 农(48248)
- 教育(48243)
- 财(45421)
- 大学(40289)
- 学学(37204)
- 农业(33333)
- 技术(29943)
- 融(28745)
- 金融(28745)
- 业经(22838)
- 经济研究(22716)
- 财经(22106)
- 图书(19777)
- 经(18927)
- 业(18238)
- 科技(18058)
- 问题(17455)
- 理论(16447)
- 技术经济(15442)
- 版(15227)
- 实践(15101)
- 践(15101)
- 坛(14634)
共检索到497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殷林森
文章分四个时期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国家对创新的导向行为及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宏观战略、中观规划和微观计划三个层次分析了国家导向体系的特色,并对四个时期中国由引进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引进创新 自主创新 国家导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义梁 张嵎喆
作者在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关键词:
自主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汉大学开放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开放式创新,探索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当前,我国还存在创新主体互动不够、消化吸收经费不足、创新服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而再创新动力不足、国际创新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开放促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优化技术的引进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再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包括原创性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的技术变革。而从国家层面来理解,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进步,而包括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进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基础结构即创新要素的建设;二是由公共和私有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的建设。只有把创新要素建设和创新网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利用国际资源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我国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继宏 张洪辉
国家集成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动力来源。本文首先界定了国家集成创新能力概念,进而以概念内涵为依据,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尝试构建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四十八个指标,按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中,这三个维度体现了国家集成创新投入、产出及两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该指标体系旨在突出国家在引导和有效配置知识资源,以及促进创新主体间学习和知识扩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而设置的各个指标是评价国家集成创新绩效的主要测度因素。该指标体系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胡昌平 张敏
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组织必须与社会发展模式、信息技术条件、信息资源环境等相适应。本文从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分布式协同构架下的服务支撑体系的分层构建,探讨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服务支撑体系的实现。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信息服务 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解佳龙 胡树华
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从载体支撑、自主创新、积聚辐射和外向拓展四个维度,通过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维CIAE"甄选指标体系,并在考虑区域空间距离和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和WT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以2007-2011年指标均值为依据测算了56个国家高新区的示范能力强弱,从四大板块和依托城市两个层面分别划定优选范围,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确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佳创建数量为7个,选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和大连组成优选域,并结合甄选结果特征提出了强化示范效应的政策建议;"四维CIAE"甄选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新区示范能力诊断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宗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高职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业创新水平,打破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自主创新体系 地位和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春燕 孟浩 何建坤
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界定研究型大学及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成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集成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自主创新 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本文认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及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变革,所有这一切,既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反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这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和最为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制度创新 启示与思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昌忠泽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在理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局限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调节方式的转变以及新时期国家经济调节的基本取向等问题。作者认为,国家经济调节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两者的作用范围仅限于市场经济领域;国家经济调节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从经济控制走向经济调节的过程,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是经济调节的两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和调整的背景下,国家经济调节方式也日益国际化。
关键词:
国家经济调节 调节方式 基本取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艳 朱方彬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社会自主性不强、法治不完善、民主意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国家治理立足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德法并用的治理方式、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存的治理形态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经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有效推进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的有益经验,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略,才能保障治理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林万祥
从中国成本管理研究的实际出发,通过文献整理,着重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体系创新及未来走向进行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成本管理 体系创新 现状与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