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872)
- 2022(8578)
- 2021(8500)
- 2020(7008)
- 2019(16280)
- 2018(16327)
- 2017(29478)
- 2016(16543)
- 2015(18971)
- 2014(18799)
- 2013(18279)
- 2012(17524)
- 2011(16281)
- 2010(16665)
- 2009(15863)
- 2008(16176)
- 2007(14855)
- 2006(13776)
- 2005(13012)
- 学科
- 济(67215)
- 经济(67130)
- 管理(48288)
- 业(41962)
- 企(36279)
- 企业(36279)
- 方法(25182)
- 中国(23964)
- 数学(20706)
- 数学方法(20383)
- 制(18630)
- 财(17499)
- 农(17363)
- 贸(15576)
- 贸易(15563)
- 易(15258)
- 学(14826)
- 业经(14556)
- 银(13795)
- 银行(13788)
- 环境(13678)
- 行(13349)
- 体(13035)
- 融(12716)
- 金融(12714)
- 理论(12499)
- 地方(12078)
- 划(11923)
- 教育(11475)
- 和(11403)
- 机构
- 大学(239162)
- 学院(233615)
- 济(101609)
- 经济(99582)
- 研究(89365)
- 管理(82574)
- 中国(71813)
- 理学(68086)
- 理学院(67211)
- 管理学(66161)
- 管理学院(65676)
- 京(53358)
- 财(51042)
- 科学(49879)
- 所(45266)
- 研究所(40281)
- 中心(40204)
- 财经(38426)
- 江(37804)
- 北京(35222)
- 范(35110)
- 师范(34865)
- 经(34846)
- 农(33335)
- 经济学(32060)
- 院(31609)
- 州(30224)
- 经济学院(28448)
- 师范大学(28298)
- 财经大学(28102)
- 基金
- 项目(138590)
- 科学(109136)
- 研究(106996)
- 基金(100605)
- 家(86947)
- 国家(86185)
- 科学基金(72683)
- 社会(68729)
- 社会科(65061)
- 社会科学(65041)
- 教育(50791)
- 基金项目(50699)
- 省(50102)
- 划(43914)
- 编号(43729)
- 自然(43122)
- 资助(42446)
- 自然科(42086)
- 自然科学(42075)
- 自然科学基金(41336)
- 成果(39568)
- 部(32658)
- 重点(31889)
- 课题(31780)
- 发(29921)
- 国家社会(29421)
- 教育部(28689)
- 中国(28665)
- 性(28031)
- 创(27911)
共检索到399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峰
环境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有必要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环境外交的变迁。以史为鉴,中国应尽快构筑新的环境外交战略。通过战略转型,便于为人类早日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演变 环境外交 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赵毅博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关凤荣 周秀娟
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相伴而随,我国环境法学得以不断发展。论文以我国环境法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阶段为轨迹,从立法、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三个主要方面,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环境法学呈现出的环境立法成熟完备、环境法学研究全面、深入、环境法学学科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环境法学 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左柏云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环境伴随着中国经济运行三次大的周期波动而发生积极变化,与之相应的消费模式逐渐演变升级。文章以中国经济三次大的周期波动为背景,对我国消费模式改善情况作了回顾,进而对进一步优化消费模式提出反思性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肖海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莫过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变革,因为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导。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涵盖了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影响最为深刻的是高等教育价值观、高等教育发展观和高等教育质量观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30年 高等教育思想 重大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竹华 寿小丽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 ,中国环境外交活动 ,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并成为中国总体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新形势给新时期的环境外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 ,本文面对新形势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环境外交 历史演变 现实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传玲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美日等国家“印太战略”的出台,在中美战略竞争全面升级的新形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属性进一步凸显,已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印太战略”背景下,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安全、技术、价值观、文化等多重外交手段,不断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在“高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开展诸多合作。其中,环境外交作为日本“综合外交力”的重要内容,在认知塑造、影响力提升、价值观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拉拢东南亚国家,日本不断加强对该地区的环境外交,通过设置一系列关涉全球利益的重大议题,如气候变化、海洋塑料垃圾等环境安全问题,给东盟更多的施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环境外交始终作为其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手段和掩护,服务于其大国情结和强国战略。根据近年来日本政府针对环境领域出台的诸多政策可以发现,日本政府试图通过环境外交体制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这背后有印太战略的指引,有国家安全利益的考量,也有获取国际话语权的期望,更暗含对冲中国的企图。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外交明显已经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
关键词:
印太战略 日本 东南亚 环境外交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宫笠俐
冷战结束后,环境议题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其纳入日本对外战略框架有着深刻的国内社会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以对外输出资本和环保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日本环境外交战略在树立环保大国形象及提高国际声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公益性的实施方式并没有改变其作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利益性本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不断被改写新纪录的奇迹。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历程都是在一个"次优的体制安排"下取得的,边增长边调整的体制安排,使中国经济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了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准现代化的经济增长结构中。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结构变革 回顾与展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同
改革开放30年来,为了改革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我国在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开展了非常多的工作,对于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实践已经有力地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徐璐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学科认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要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我国统计学的发展成就;要珍惜已经达成的某些共识,促进我国统计学全面发展;要着眼于中国统计学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等统计教育水平;要从创新与应用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统计研究水平。
关键词:
统计学 统计教育 统计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云鹤 李湛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追溯与回顾,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由"引进"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演变历程的反思,提炼出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教训表明,推动自主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改革 开放 科技创新 演变 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阚阅 乔鹤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比较教育研究处于对外国教育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比较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时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比较教育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通过对各个时期学科建设情况的回顾和对所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承担的课题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外国教育 学科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芳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将1978年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在传统研究投入要素的基础上,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文章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资本、劳动、制度各因素共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该结果也证实了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靖学青
旧中国近代经济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全国解放后,直到1978年整整30年中,除了短短的3年恢复时期外,我国宏观生产力布局重点西移,生产建设重心一直放在内地,“三五”、“四五”时期甚至放在远离东部沿海的西部地区,进行了大三线建设,对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布局作何评价?从到目前为止的报刊杂志上刊载的文章来看,是褒少贬多,大多数学者认为失误大于成绩,这或许不无根据,但仅仅停留在这样大概、抽象的水平,是不够的,无助于目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作客观的、深层次的、多角度的研究。一、布局重点西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改革开放前30年内地的重点建设至少考虑到下述几方面也是合理的,具有必然性。 1.自从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