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1)
- 2023(10113)
- 2022(8900)
- 2021(8171)
- 2020(6983)
- 2019(16631)
- 2018(16247)
- 2017(30485)
- 2016(16720)
- 2015(18981)
- 2014(19405)
- 2013(19211)
- 2012(18181)
- 2011(16792)
- 2010(17182)
- 2009(16236)
- 2008(15949)
- 2007(14334)
- 2006(12953)
- 2005(11990)
- 学科
- 济(91291)
- 经济(91220)
- 管理(41749)
- 业(38848)
- 方法(34092)
- 数学(30653)
- 数学方法(30417)
- 企(29896)
- 企业(29896)
- 中国(21578)
- 地方(21499)
- 农(20570)
- 财(18170)
- 学(17576)
- 业经(16590)
- 制(16162)
- 地方经济(13970)
- 贸(13942)
- 贸易(13937)
- 农业(13765)
- 易(13436)
- 融(12631)
- 金融(12629)
- 体(12255)
- 银(12165)
- 银行(12124)
- 行(11660)
- 和(11390)
- 环境(11213)
- 理论(10523)
- 机构
- 大学(247697)
- 学院(245039)
- 济(114246)
- 经济(112066)
- 研究(93290)
- 管理(88712)
- 理学(75091)
- 理学院(74137)
- 管理学(72957)
- 管理学院(72456)
- 中国(69808)
- 科学(55143)
- 京(52569)
- 财(51600)
- 所(48628)
- 农(44778)
- 研究所(43896)
- 中心(41297)
- 财经(39772)
- 江(38549)
- 经济学(36594)
- 业大(36108)
- 经(35970)
- 农业(35034)
- 北京(33689)
- 范(33205)
- 师范(32889)
- 经济学院(32756)
- 院(32426)
- 州(29449)
- 基金
- 项目(154131)
- 科学(120124)
- 研究(112445)
- 基金(110967)
- 家(97084)
- 国家(96269)
- 科学基金(80727)
- 社会(72193)
- 社会科(68411)
- 社会科学(68386)
- 省(60010)
- 基金项目(58259)
- 教育(51834)
- 划(50447)
- 自然(50126)
- 自然科(48887)
- 自然科学(48870)
- 自然科学基金(48048)
- 资助(45517)
- 编号(45094)
- 成果(38160)
- 重点(35614)
- 发(35069)
- 部(34737)
- 课题(31847)
- 创(31402)
- 国家社会(30434)
- 教育部(29708)
- 创新(29551)
- 科研(29343)
- 期刊
- 济(134334)
- 经济(134334)
- 研究(81466)
- 中国(53197)
- 财(41041)
- 农(40177)
- 学报(39751)
- 科学(35343)
- 管理(32324)
- 大学(29677)
- 学学(27751)
- 教育(27447)
- 农业(26437)
- 融(24390)
- 金融(24390)
- 经济研究(22881)
- 技术(21908)
- 财经(21016)
- 业经(18839)
- 经(18336)
- 问题(17787)
- 贸(14911)
- 业(14410)
- 技术经济(14230)
- 国际(13273)
- 统计(13113)
- 世界(12876)
- 理论(11931)
- 商业(11416)
- 经济问题(11398)
共检索到391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勇 李宪
1978~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普遍保持了近2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多数各省区与全国一样经历了3个增长周期,有的省区经历了3.5~5个增长周期,地区增长差距不断向趋缓方向发展。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呈"东西部快、中部慢"的态势,相应地经济总量的空间结构呈"东西部升、中部降"的态势,总量分布则始终保持"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从省区看,广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全国第1的位次;浙江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星,取得了30年年均增长全国第1的位置;福建是区域经济赶超的冠军,取得了30年赶超13个省区的业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容 吴婷婷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对云南省1978~2007年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劳动投入与技术进步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资本投入的增加是近3O年来云南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明显不足。表明目前云南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最后,提出了加快云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 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王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201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这一保障又是建立在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没有稳增长就没有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行混合经济结构优化。混合经济结构优化不仅要解决宏观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合理比例问题,更要解决微观企业主体内部不同经济成分的合理比例问题。
关键词:
稳增长 高质量发展 混合经济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晔 王方华 杨剑侠
我国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的转变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与城市发展显著失衡,使得许多社会问题凸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运用计量的方法,对1990~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并分析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重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据此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希望通过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探讨我国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是否健康、是否合理进行审视,进而为政府的进一步经济改革提供可以借鉴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就业比重 城乡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久贺 陆鹏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西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1978—198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是影响广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1982—199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是广西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1992—2017年,影响广西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从预测数据看,2018—2020年广西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影响该时期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劳动力因素。为此,广西今后应继续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大开发推动广西经济大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的因素分析·庄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能反映这些变化的最重要标志是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回顾这2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王宇鹏
一、引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三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经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9.9%,在2010年,GDP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我们有必要搞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动力进行研究,以求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规律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回顾,其次对增长核算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再次对中国过去三十年增长动力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2010~2020年各生产要素的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丙乾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表明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财政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一)财政资源多元化,实力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金强 李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技术条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制度与技术层面的变化正是我国分配关系演变的逻辑前提。第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被多种所有制结构所替代,改变了单一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分配方式多样化;第二,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向市场,改变了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带来分配形式的市场化和货币化;第三,新信息网络技术变革的条件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深刻影响着分配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在多方的作用力下,新时代我国分配关系将向共享分配方向发展,共享型分配方式逐渐形成。三种变化共同作用并交叉影响着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关系变化的逻辑过程,也是未来演变的逻辑起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力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经历了1978年~1984年收入爆发式增长、1985年~1991年收入增长遭遇瓶颈、1992年~1996年收入再次增长、1997年~2003年收入增长反复以及2004年至今收入连续增长等几个不同阶段。总体来看,虽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快有慢,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成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家政策的保障效果越来越好,而"两个百年"目标推进更是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获得了持久的动力等因素。相对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值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且收入增长的动力还不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不容忽视。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等措施,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来 农村居民收入 增长演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贵生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纵向、横向比较发现,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绝对差距仍不容忽视,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发展仍相对滞后。并指出:阻碍西部地区发展的因素除了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较低、金融资源总量较小等客观条件制约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西部地区自身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陈旧的体制机制约束。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借助外部政策支持,推动西部经济腾飞。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西部地区 对比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革 黄国华
Based on methodology of multiple analysis such as factor analysis、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hina's export since 1981.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crucial to make proper and effective policy to balance China's external trade.
关键词:
出口增长 影响因素 贡献程度 贸易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