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6)
- 2023(12597)
- 2022(10440)
- 2021(10093)
- 2020(8632)
- 2019(20152)
- 2018(20428)
- 2017(39280)
- 2016(21211)
- 2015(24032)
- 2014(24130)
- 2013(23304)
- 2012(20995)
- 2011(18554)
- 2010(18530)
- 2009(17001)
- 2008(16898)
- 2007(14723)
- 2006(13104)
- 2005(11592)
- 学科
- 济(77805)
- 经济(77713)
- 管理(68487)
- 业(59451)
- 企(51188)
- 企业(51188)
- 方法(36354)
- 数学(31664)
- 数学方法(31255)
- 财(26788)
- 中国(24329)
- 制(21908)
- 农(21075)
- 业经(18726)
- 银(16960)
- 银行(16947)
- 务(16310)
- 财务(16255)
- 财务管理(16202)
- 行(16000)
- 企业财务(15205)
- 贸(14673)
- 贸易(14665)
- 易(14350)
- 体(14093)
- 理论(14016)
- 融(13700)
- 金融(13698)
- 地方(13343)
- 农业(13185)
- 机构
- 大学(281499)
- 学院(281471)
- 济(116039)
- 管理(114694)
- 经济(113450)
- 理学(96287)
- 理学院(95320)
- 管理学(93992)
- 管理学院(93374)
- 研究(85615)
- 中国(70952)
- 财(61537)
- 京(59064)
- 科学(47197)
- 财经(46719)
- 江(43906)
- 经(42386)
- 中心(41719)
- 所(40296)
- 北京(37309)
- 范(36413)
- 师范(36107)
- 经济学(35692)
- 农(35609)
- 研究所(35435)
- 州(34963)
- 业大(34960)
- 财经大学(34793)
- 经济学院(32260)
- 院(31611)
- 基金
- 项目(178242)
- 科学(141111)
- 研究(138764)
- 基金(128737)
- 家(109057)
- 国家(108085)
- 科学基金(94513)
- 社会(87763)
- 社会科(83183)
- 社会科学(83163)
- 省(69167)
- 基金项目(67760)
- 教育(65717)
- 编号(59275)
- 自然(58108)
- 划(57749)
- 自然科(56735)
- 自然科学(56720)
- 自然科学基金(55700)
- 资助(51901)
- 成果(48761)
- 部(40735)
- 重点(39574)
- 课题(39542)
- 发(38010)
- 创(37867)
- 项目编号(36969)
- 国家社会(36384)
- 教育部(36126)
- 制(35744)
- 期刊
- 济(131134)
- 经济(131134)
- 研究(87809)
- 中国(59410)
- 财(51366)
- 管理(46296)
- 教育(37401)
- 学报(34258)
- 科学(32918)
- 融(31556)
- 金融(31556)
- 农(31106)
- 大学(28141)
- 技术(28053)
- 学学(25577)
- 财经(23411)
- 业经(22106)
- 经济研究(20517)
- 农业(20336)
- 经(20248)
- 图书(18177)
- 问题(17416)
- 理论(15323)
- 财会(14338)
- 贸(14028)
- 实践(13912)
- 践(13912)
- 会计(13857)
- 技术经济(13642)
- 现代(13497)
共检索到436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宇
铁路行业集垄断性、可竞争性、公共性、商业性于一体,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大众出行的重要基础设施,这种复杂属性和特殊地位决定了改革的难度大,意义更非同寻常。站在新旧改革交替的节点上,亟待从推进政企分开的角度,进一步揭示问题实质,阐明运作逻辑,整合发展动力,完善优化策略,按照"结构—功能—制度"的改进路向,未来铁路行业深化改革重在理顺政企关系,厘清政企权责,从完善投融资机制、借鉴域外经验、夯实法治保障等方面,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最终实现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铁路行业 政企关系 公共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军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金融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实践到金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科技金融的外延发生变化,内涵也在不断演进,呈现出一定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把握这种态势和特征,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理论体系,需要结合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的实践,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维度明晰科技金融的资本工具、创新政策、新经济范式三大属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辩证认识科技金融作为工具、政策或范式的实践效用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科技金融 实践探索 理论发展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余菁
市场经济体系是企业组织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实现载体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企业组织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企业数量增长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期,微观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支撑其企业组织繁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逻辑交织下的有国情特色的企业制度。未来中国企业组织制度走向将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效率分化情况;二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外来的制度同形压力。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国有企业 制度 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
农地流转政策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契机,基于法律法规、会议公报和政府报告三个层面的形式考察,旨在揭示农地流转政策获得政府关注的程度,并从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项目会议等视角阐释农地流转政策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进展。鉴于既有文献的深入反思,研究认为,在农地流转政策的研究中,除却农地流转的实践层面分析之外,还应该注重政策理论的构建和剖析,从学理层面提高学术文献质量,以此推动农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和乡村社会振兴。
关键词:
农地流转政策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南省成立2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将会以更大的步伐继续稳步向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取得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归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三、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深圳不仅建成了2000万人口的全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还在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为中国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转变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客观的总结分析深圳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将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新
关键词:
物价局 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创新精神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李天健 孙文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始终高度关注区域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差距由迅速扩大到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韧性不断增强;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和壮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乡村振兴迈出扎实步伐。但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行政区划分割壁垒仍然阻碍区域竞合协同发展,区域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区域政策差别化、精准化水平明显不足,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展示日趋多元、协调互动的前景,应明晰区域四大板块发展重点,加强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融合,促进主体功能区、经济类型区、开放平台区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水平均等化建设,完善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区际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区域发展 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济民 张灵静 欧阳儒彬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上4亿吨、5亿吨和6亿吨三大台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增大和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走差别化竞争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粮食土地股份合作规模经营,加大粮食支持力度,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粮食安全 经验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冰
一、引言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租赁业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租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会计的支持;同时,租赁以其特有的交易形式也推动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现代租赁会计以上海市财政局关于租赁业务的试行规定为起点,到计划经济下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租赁部分,经过"两则"\"两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再到2001年颁布统一、规范的租赁会计准则,紧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婷 张辉蓉 宋乃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深化九年义务教育四个阶段。经过四十年改革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从普及初等教育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速度赶超许多发达国家,创造了世界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从基本均衡正走向优质均衡,义务教育逐步进入"后均衡时代";从教育弱国到世界瞩目,义务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反思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应继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落实十九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旻 王迎春
近年来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主要经历了恢复探索时期、快速发展时期、逐步规范时期和转型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职教资源的相对短缺以及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成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四十年来,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有了飞跃式发展,但是目前仍面临着地位有待提升、管理有待规范、品牌有待建立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政府重视与支持,坚定办学信心;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社监督和管理,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树立民办职业教育品牌,从而促进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婷 徐继存 王爱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经过初兴、发展与深化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稳定独立的研究领域,总结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反思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主体性缺失、课堂教学研究的视野窄化、研究者的研究素养匮乏。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应多维建构研究共同体,丰富研究主体;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实现多学科研究视域的融合;通过自主与他助相结合的方式,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明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国家主导"的框架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师制度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历史研究,从教师培养、教师人事和教师培训三个维度对教师制度的建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描述.研究发现,四十年发展中,我国教师培养制度实现了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教师资格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层次较低的要求到更高层次、更专业化要求的转变,教师职务制度从侧重于"任命制"转变为规范化的"聘任制",教师编制制度从"城乡差异"的编制制度转变为"城乡一体"的制度,教师薪酬制度从结构工资制到职务等级制再到绩效工资制;教师培训制度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补偿式"培训,到强调教师达到基本胜任力的"普及提高式"培训,再到教师培养培训的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些制度转变的背后,显示出教师制度建构的基本逻辑:即它是一种渐进式改革;同时,总是受外部更大的体制改革的推动与限制;教师制度最为根本的是建构和保障教师"专业者"的身份.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人事 教师培训 逻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王宁
通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纵向梳理,本文将其演进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全面重建的恢复时期(1978-1988)、稳中求进的探索时期(1989-1996)、拓展延伸的调适时期(1997-2011)以及守正出新的转型时期(2012-至今)。在此进程中,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在动力机制、价值取向、过程保障及政策话语四个方面呈现出特定的演变逻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应坚持开放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新的转型。
关键词:
特殊教育政策 政策演变 政策文本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