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9)
2023(9197)
2022(7399)
2021(6892)
2020(5846)
2019(13070)
2018(13065)
2017(24403)
2016(12958)
2015(14095)
2014(13486)
2013(13154)
2012(11655)
2011(10109)
2010(10495)
2009(10284)
2008(10629)
2007(9591)
2006(8702)
2005(8191)
作者
(33347)
(28255)
(28119)
(26271)
(18061)
(13132)
(12492)
(10567)
(10516)
(10079)
(9499)
(9413)
(9334)
(8910)
(8670)
(8367)
(8352)
(8048)
(8024)
(7817)
(6915)
(6836)
(6642)
(6530)
(6331)
(6331)
(6245)
(6066)
(5555)
(5372)
学科
(75394)
(72807)
企业(72807)
管理(59194)
(56876)
经济(56799)
业经(26412)
(23219)
方法(21110)
(19935)
技术(19758)
(18069)
财务(18065)
财务管理(18052)
企业财务(17097)
(16900)
农业(14768)
中国(14088)
技术管理(14084)
(13687)
(13504)
数学(13360)
数学方法(13279)
理论(12999)
(12431)
企业经济(12423)
体制(12398)
(11760)
经营(11467)
(9512)
机构
学院(180992)
大学(174596)
(82200)
经济(80869)
管理(78446)
理学(66429)
理学院(65896)
管理学(65368)
管理学院(64993)
研究(54788)
中国(46384)
(41098)
(35847)
财经(30922)
(29790)
科学(28257)
(28008)
(25879)
(25878)
中心(24874)
经济学(24015)
商学(23391)
商学院(23193)
(22933)
北京(22616)
研究所(22585)
财经大学(22416)
业大(21827)
经济学院(21504)
经济管理(21132)
基金
项目(110278)
科学(90345)
研究(87959)
基金(80535)
(67216)
国家(66507)
科学基金(60511)
社会(58514)
社会科(55606)
社会科学(55595)
(45292)
基金项目(42510)
教育(39310)
自然(36065)
自然科(35319)
自然科学(35313)
(35263)
编号(35206)
自然科学基金(34813)
(31066)
(30582)
资助(30421)
成果(27945)
创新(27758)
(25286)
(24693)
(24444)
国家社会(24401)
重点(24211)
课题(23996)
期刊
(100402)
经济(100402)
研究(58993)
中国(41094)
管理(37761)
(37265)
(25408)
教育(20951)
科学(20430)
(20047)
金融(20047)
技术(19495)
业经(19162)
学报(17103)
农业(17042)
财经(16422)
经济研究(15564)
大学(14982)
(14378)
学学(13951)
技术经济(12553)
问题(12424)
(11990)
财会(11184)
现代(10583)
科技(10144)
商业(9930)
(9705)
会计(9677)
经济管理(9613)
共检索到29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俊杰  章敏  黄速建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国有产权具有公共性和垄断性两大基本特征,产权改革的基本逻辑和动力是解决国有产权基本特征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本文从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明晰、权责统一四个阶段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演进历程,从产权理论视角归纳了每一阶段的改革主题、举措及成效,并提出未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国有企业产权交易机制,并实现交易过程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戒骄  徐孝新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有企业微观组织形态和政企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国有企业性质、功能与存在依据的认识不断深化,总体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和共生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从解决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微观组织形式上从扩权让利、政企分开发展到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管理上将国有企业管理从一般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体制。新时代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并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从以下三个关键点发力:创新企业治理,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统一;以资本投资运营为手段,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革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规范出资人与企业关系,实现国有企业管理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玲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5月,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短短六千字,掀起了中华民族为之崛起的改革开放浪潮。时至今日,经久不息。湖北金融业顺应时代潮流,在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外汇管理体系、金融生态环境这六个维度内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市场化开放,逐渐成为中部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湖北金融业在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创新的同时,时刻不忘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宗旨。全省积极契合新时代特点,大力推进科技金融、自贸区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扶贫金融等新兴金融举措,力求金融发展切实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为实体经济发展筑好防火墙。湖北省金融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激励全省金融相关从业人员更加锐意进取,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自信的心态为湖北省金融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堂  
国有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周瑞堂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渐进式的方式向市场经济方向推进了十几年,在此过程中,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难点和重点所在。目前,关于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玉德  韩彬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促成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蜕变。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带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伟大飞跃(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商务领域始终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通过商务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创新,推动大流通、大市场、大经贸、大商务的整合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为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做了突出的重要贡献。一、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性,推动商务事业的跨越发展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深刻阐明了改革和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搞建设关起门来不行……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国良  李斯捷  
由于对国有企业性质和作用的认知不同,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于改革取向采取了两条不同路径。中国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到以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产权制度改革,再从层级制和市场化理论并举推进到混合所有制理论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对国有企业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创新,既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结果,也是对全球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婷婷  荣幸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变迁几经沉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曾经历了市场的低迷与徘徊,其中成就与经验值得总结。为此,本文以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回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演进特征和演进逻辑,总结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中的历史成就和成功经验,并对新时代、新背景下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目标进行总结,通过理论洞察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有益建议。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余菁  
市场经济体系是企业组织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实现载体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企业组织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企业数量增长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期,微观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支撑其企业组织繁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逻辑交织下的有国情特色的企业制度。未来中国企业组织制度走向将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效率分化情况;二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外来的制度同形压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冰  
一、引言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租赁业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租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会计的支持;同时,租赁以其特有的交易形式也推动着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现代租赁会计以上海市财政局关于租赁业务的试行规定为起点,到计划经济下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租赁部分,经过"两则"\"两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完善,再到2001年颁布统一、规范的租赁会计准则,紧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严晓菲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关乎国有企业自身的壮大发展和路径选择,还关乎中国经济学的科学构建。有鉴于此,文章通过系统回顾与梳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演进历程,总结和提炼该思想的理论创新元素,试图揭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历史发展全貌,进而探索其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使命。研究表明:(1)以时间为线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推进企业改革试点为核心的萌芽探索阶段(1978-1992年)、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1993-2012年)、以实现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纵深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改革理念、改革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和政府作用等四个方面,即在所有制上突破理论束缚而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改革模式上坚持走"由点到面"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坚持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在政府作用上坚持走"放管服"之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思想仍需在员工持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等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严晓菲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关乎国有企业自身的壮大发展和路径选择,还关乎中国经济学的科学构建。有鉴于此,文章通过系统回顾与梳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演进历程,总结和提炼该思想的理论创新元素,试图揭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历史发展全貌,进而探索其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使命。研究表明:(1)以时间为线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推进企业改革试点为核心的萌芽探索阶段(1978-1992年)、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阶段(1993-2012年)、以实现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纵深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2)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思想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改革理念、改革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和政府作用等四个方面,即在所有制上突破理论束缚而走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改革模式上坚持走"由点到面"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坚持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在政府作用上坚持走"放管服"之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思想仍需在员工持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等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越  孙丽  伍中信  陈文瑞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本质上表现为产权不断明晰和权利不断开放的过程,实现了计划经济产权结构(公有制为基础、非公有制为补充)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结构(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为补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所有制平等竞争与保护)的演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产权结构变化决定了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变迁的方向,特定历史时期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当时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架构和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