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5)
- 2023(10395)
- 2022(9305)
- 2021(8979)
- 2020(7542)
- 2019(17930)
- 2018(18305)
- 2017(34719)
- 2016(18787)
- 2015(21165)
- 2014(21365)
- 2013(20927)
- 2012(19037)
- 2011(17220)
- 2010(17085)
- 2009(15631)
- 2008(15209)
- 2007(12703)
- 2006(11430)
- 2005(10012)
- 学科
- 济(72727)
- 经济(72644)
- 管理(50268)
- 业(46361)
- 企(39444)
- 企业(39444)
- 方法(33643)
- 数学(28565)
- 数学方法(28256)
- 贸(22001)
- 贸易(21990)
- 易(21308)
- 农(18535)
- 中国(18350)
- 财(17154)
- 地方(16214)
- 业经(16186)
- 学(15824)
- 制(15180)
- 理论(13096)
- 和(11888)
- 农业(11806)
- 技术(10975)
- 体(10933)
- 环境(10925)
- 银(10809)
- 教育(10791)
- 银行(10775)
- 融(10654)
- 金融(10653)
- 机构
- 大学(261597)
- 学院(258589)
- 管理(103482)
- 济(103020)
- 经济(100748)
- 理学(89583)
- 研究(88760)
- 理学院(88590)
- 管理学(87133)
- 管理学院(86660)
- 中国(63912)
- 京(56155)
- 科学(54817)
- 财(46303)
- 所(44479)
- 研究所(40591)
- 农(39917)
- 中心(38823)
- 业大(38398)
- 江(37502)
- 财经(36759)
- 北京(35698)
- 范(35502)
- 师范(35219)
- 经(33377)
- 州(33132)
- 院(32652)
- 农业(31234)
- 经济学(29717)
- 师范大学(28743)
- 基金
- 项目(178583)
- 科学(138986)
- 研究(132897)
- 基金(127965)
- 家(111046)
- 国家(110128)
- 科学基金(93830)
- 社会(81037)
- 社会科(76698)
- 社会科学(76676)
- 省(69348)
- 基金项目(68572)
- 自然(61297)
- 教育(60794)
- 自然科(59805)
- 自然科学(59790)
- 自然科学基金(58667)
- 划(58587)
- 编号(55652)
- 资助(52690)
- 成果(45472)
- 重点(39708)
- 部(39417)
- 课题(38040)
- 发(37965)
- 创(37020)
- 创新(34472)
- 项目编号(34111)
- 科研(34032)
- 大学(33782)
共检索到383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川 刘巍 林广维
1978~2017年广州宏观经济态势经历了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的转变,实证分析发现,转变的时点约在1996年左右。1978~1996年总供给能力受制于资本存量的匮乏而难以满足潜在的总需求,外资和外贸共同促进了该阶段广州的资本形成,最终于1997年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1997年至2017年广州的总供给能力不仅可以覆盖总需求,并且在覆盖完以后还有剩余,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此间,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共同决定了消费品企业的投资需求,进而决定了资本品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出口、FDI和合作经营利用外资在利用外资总额中的占比成为了此阶段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广州经济 供给约束 需求约束 外资 外贸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淼杰
一、引言从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平均每年高达8%左右的经济增速,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中国也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大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同时,中国也从最不发达国家提升为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有望在近年内人均收入达到1. 2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主旋律,从最初的认知改变到之后的各种功能、作用等重新界定,形成一个渐进式的转型过程。劳动关系制度转型也是如此,即从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一体型的、统筹统包的"铁饭碗"劳动制度转向了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产权经营权和劳动权分离和独立的"契约"型劳动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雇主从无到有,其主体被确立和被接受是渐进式的过程;其政治参与经历了观念上的反对到接受和鼓励;除允许追求利益目标之外,还被要求履行雇主责任;但雇主组织功能发挥滞后于转型经济发展所需。整个转变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认识而逐渐深化的,期间雇主所表现出的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对转型经济及和谐劳动关系的贡献日渐显著和重大。
关键词:
雇主 地位 市场经济 转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三、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深圳不仅建成了2000万人口的全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经济中心城市,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还在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为中国四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转变提供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客观的总结分析深圳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将深圳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新
关键词:
物价局 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创新精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思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海南省成立2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将会以更大的步伐继续稳步向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取得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应该归功于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归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计广 王红梅 张娟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而高速增长。1978年我国GDP为3679亿元,到2016年已达到744127亿元,增长了201倍。同期,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16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38455亿元,增长了约823倍。与此同时,出口贸易总额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4.6%升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昕然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四十年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四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继续指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四十周年历史时点上,全面描绘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发展动力,全面把握改革开放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晶
中国与欧共体于1975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四十年来中国与欧盟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2018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五周年以及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二十周年。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客观上正是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作为基础与前提;伴随中国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未来的中欧双边经贸关系仍具发展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安宁
北欧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包括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截至目前,虽然北欧国家还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参与者,但都已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在双边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与北欧国家都持十分积极的态度: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双方成立了瑞典中国商会、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签订了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并成功举办了瑞典—中国绿色经
关键词:
北欧国家 经贸合作 改革开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把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财政制度改革置于统一的国家能力框架之下,通过分析"退""进""治"三阶段背后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归纳了在提高国家能力过程中财政制度改革从"适应市场"到"匹配国家治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财政制度从与市场相关联的"财"转向与国家相关联的"政"的背后,"适应市场"和"匹配国家治理"是提高国家能力两个递进的理论逻辑顺序和相继的现实国家建构过程,核心是:(1)适应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增强国家财政抽取能力,而匹配国家治理就是在保持抽取能力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国家治理继续深度提高国家能力;(2)匹配国家治理并不是不再需要适应市场,而是要按照国家治理的要求重新塑造市场主体,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3)新时代国家能力的提高,要求财政制度必须走向现代财政制度,在更高层面上"适应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文
农地流转政策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契机,基于法律法规、会议公报和政府报告三个层面的形式考察,旨在揭示农地流转政策获得政府关注的程度,并从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项目会议等视角阐释农地流转政策的学术成果与研究进展。鉴于既有文献的深入反思,研究认为,在农地流转政策的研究中,除却农地流转的实践层面分析之外,还应该注重政策理论的构建和剖析,从学理层面提高学术文献质量,以此推动农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和乡村社会振兴。
关键词:
农地流转政策 改革开放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婷 徐继存 王爱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经过初兴、发展与深化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稳定独立的研究领域,总结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反思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研究主体性缺失、课堂教学研究的视野窄化、研究者的研究素养匮乏。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应多维建构研究共同体,丰富研究主体;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实现多学科研究视域的融合;通过自主与他助相结合的方式,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中国金融 变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姿曲 祁占勇
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是建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治理结构经历了校长负责制初步建设、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等阶段,体现了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不断完善校长负责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注重多元参与治理等特点。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治理结构需要从加快职业院校章程制定进程、不断完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职业院校议事决策制度、加大多元共治改革力度、健全职业院校民主管理组织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职业院校 治理结构 历史沿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