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0)
- 2023(8953)
- 2022(7264)
- 2021(7142)
- 2020(5650)
- 2019(13184)
- 2018(12968)
- 2017(24120)
- 2016(13005)
- 2015(14319)
- 2014(14056)
- 2013(14059)
- 2012(13033)
- 2011(12139)
- 2010(12088)
- 2009(11286)
- 2008(11169)
- 2007(9892)
- 2006(9107)
- 2005(8255)
- 学科
- 济(61346)
- 经济(61274)
- 农(49345)
- 业(36443)
- 农业(32824)
- 管理(23806)
- 中国(21694)
- 方法(19760)
- 业经(18490)
- 数学(18256)
- 数学方法(18184)
- 制(15282)
- 企(14786)
- 企业(14786)
- 贸(12577)
- 贸易(12571)
- 发(12520)
- 易(12411)
- 农业经济(12408)
- 体(11696)
- 地方(11482)
- 发展(10639)
- 展(10629)
- 财(10324)
- 银(10244)
- 银行(10242)
- 行(10057)
- 融(9654)
- 金融(9653)
- 村(9469)
- 机构
- 学院(181994)
- 大学(181587)
- 济(91644)
- 经济(90346)
- 研究(72207)
- 管理(67553)
- 中国(58440)
- 理学(57957)
- 理学院(57343)
- 管理学(56713)
- 管理学院(56357)
- 农(47903)
- 京(38788)
- 科学(38354)
- 财(38161)
- 农业(35906)
- 所(35823)
- 中心(32380)
- 研究所(32298)
- 财经(29537)
- 业大(29532)
- 经济学(29326)
- 经(27373)
- 经济学院(26388)
- 江(26379)
- 北京(25101)
- 范(24880)
- 师范(24739)
- 院(24425)
- 科学院(23179)
- 基金
- 项目(118525)
- 科学(95095)
- 研究(93344)
- 基金(89066)
- 家(77282)
- 国家(76529)
- 科学基金(64763)
- 社会(63782)
- 社会科(60073)
- 社会科学(60063)
- 基金项目(46401)
- 省(42483)
- 教育(40553)
- 编号(37868)
- 自然(36631)
- 划(35926)
- 自然科(35771)
- 自然科学(35763)
- 自然科学基金(35189)
- 资助(34915)
- 成果(31423)
- 农(29258)
- 部(29096)
- 国家社会(28486)
- 发(27690)
- 中国(26426)
- 重点(26357)
- 课题(25197)
- 教育部(25127)
- 制(25020)
- 期刊
- 济(108949)
- 经济(108949)
- 研究(60443)
- 农(55204)
- 中国(45495)
- 农业(37761)
- 科学(26723)
- 学报(26528)
- 财(25599)
- 融(22817)
- 金融(22817)
- 大学(22193)
- 业经(22138)
- 管理(21222)
- 学学(20492)
- 教育(19086)
- 业(17256)
- 经济研究(16064)
- 问题(15732)
- 世界(15020)
- 财经(14964)
- 农业经济(14708)
- 农村(14447)
- 村(14447)
- 技术(13412)
- 经(13111)
- 贸(11815)
- 经济问题(11166)
- 国际(10812)
- 版(10542)
共检索到293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广胜 田洲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从限制流动到自由流动,打破了土地对劳动力的桎梏,释放了亿万农村劳动力潜在的经济效能。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带来了多重红利,国家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和优化,劳动力个人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一过程将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崛起的整个进程。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程、特征和市民化进程;对其流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为国家经济做出的贡献进行了估计;针对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展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城镇化 市民化 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王维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乡城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人口群体。本文将"流动"和"留守"置于全球新自由主义发展和农村商品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追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两大农村人口群体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本文认为,"流动"和"留守"两大人口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农村"流动"和"留守"群体共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流动和留守人口问题的根本性化解,有赖于一个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留守人口 发展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侯远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旭辉 彭现美 马成文
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并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53—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0.43%和14.78%。分阶段看,不同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截然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行政命令引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为负,而改革开放后由市场机制引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其贡献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因此,政府应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秀峰
以城镇化的视域去考察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教育的变革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封闭探索期、农村教育的困境期、农村教育政策的调整期和困惑中的守望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教育虽然以为农服务为立意,但是走上的却是一条不断"离农"的不归之路。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教育的变迁启示我们要以城镇化的思维去预判并破解农村教育问题,正视农村教育城镇化,主动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城镇化 农村教育 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明珠
本文探究了1991-2011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规模及产业流向,并定量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从1990年的867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5亿多人,其中有53.7%流入第二产业,其余流入第三产业。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本文计算了1991-2011年各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计算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各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变化,最后比较二者的差异,即可得到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土地是一个国家核心生产要素,在农业社会十分重要,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本制度。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有四个构成要素:农地产权和经营制度、土地征收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为了方便分析,较多的经济学者把农地制度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晋利珍
本文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式及成因进行了历史考察。研究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分割、部门分割、体制分割弱化的同时,在当前以及未来对中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深刻的将是垄断——竞争格局演变中的劳动力市蝎行业分割以及在其框架之下的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的二元制分割,即劳动力市场的双重二元分割。这一研究对认识中国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变迁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榛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历制度的重塑、转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探索以及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等四个阶段。论文总结和回顾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要坚持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立法、维护金融安全等启示。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改革 创新 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就业工作历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开拓了就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一是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三是坚持就业优先,促进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发展;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确定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强化执行力并务求实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凌威 卢进勇 郭思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通过回顾和总结这四十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我国应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发展、扩大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中国技术、标准、服务和品牌走出去,履行大国责任,并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康清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张康清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关系到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因为中国农村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人口或劳动力数量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有的学者认为“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农副工齐头并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李小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快速成长为居于世界前列的制造业大国、国际贸易大国和经济总量大国。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中国人民勇于创新制度,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道路。回首这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伟大进程,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制度创新和对人的尊重。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国家各部委颁发的主要文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权威报告、理论界和学术界在劳动力流动方面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制度和政策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秉承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努力还原并展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戎建
本文从微观主体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本文提出迁移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微观层面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回报率和教育回报率。通过综合考察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流动是他们在当前环境下理性选择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要改变中国二十年来农村劳动力以低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为特征的循环流动,必须尽快改善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
关键词:
迁移回报率 教育回报率 劳动力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