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4)
2023(11685)
2022(9605)
2021(8950)
2020(6948)
2019(16043)
2018(16048)
2017(28910)
2016(15649)
2015(17333)
2014(17817)
2013(17049)
2012(16117)
2011(14705)
2010(15533)
2009(14705)
2008(14050)
2007(12713)
2006(11811)
2005(11386)
作者
(43772)
(36072)
(35894)
(34252)
(23162)
(17276)
(16522)
(14069)
(13864)
(13396)
(12392)
(12257)
(11762)
(11586)
(11452)
(11284)
(10495)
(10488)
(10473)
(10346)
(9479)
(8769)
(8739)
(8494)
(8323)
(8254)
(8135)
(8094)
(7468)
(7200)
学科
(65419)
经济(65334)
(41314)
管理(41294)
(33526)
企业(33526)
中国(29381)
(27327)
金融(27326)
(25596)
银行(25585)
(24904)
地方(22361)
(19714)
(18573)
业经(18396)
(17749)
方法(16733)
理论(14351)
农业(13888)
数学(12761)
数学方法(12582)
(12312)
(11994)
(11873)
技术(11564)
中国金融(11247)
地方经济(11118)
教育(10925)
(10801)
机构
学院(215770)
大学(212331)
(88584)
经济(86338)
研究(79163)
管理(74545)
中国(68077)
理学(60472)
理学院(59721)
管理学(58775)
管理学院(58351)
(47385)
(46583)
科学(44837)
(40117)
中心(37534)
(37166)
研究所(35205)
财经(33977)
(32326)
(32025)
师范(32011)
北京(31537)
(31044)
(30518)
(28587)
经济学(27463)
技术(25932)
(25657)
业大(25434)
基金
项目(125249)
研究(102576)
科学(97188)
基金(84167)
(70891)
国家(70087)
社会(61897)
科学基金(59498)
社会科(58529)
社会科学(58519)
(51938)
教育(47775)
编号(45022)
基金项目(42878)
(42135)
成果(39517)
资助(34122)
(33432)
课题(33242)
自然(33171)
自然科(32317)
自然科学(32309)
自然科学基金(31714)
重点(28987)
(28143)
发展(27795)
(27729)
(27296)
(27261)
项目编号(27110)
期刊
(115421)
经济(115421)
研究(78142)
中国(60611)
教育(40039)
(39650)
金融(39650)
(37304)
管理(31731)
(31712)
学报(27205)
科学(26024)
技术(21866)
大学(21681)
农业(20453)
业经(19542)
学学(19291)
经济研究(17848)
财经(17348)
(15038)
图书(14214)
问题(14176)
(12799)
论坛(12799)
职业(12229)
理论(11266)
(11176)
国际(10601)
(10520)
科技(10490)
共检索到37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华军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金融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实践到金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科技金融的外延发生变化,内涵也在不断演进,呈现出一定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把握这种态势和特征,丰富和完善科技金融理论体系,需要结合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的实践,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维度明晰科技金融的资本工具、创新政策、新经济范式三大属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辩证认识科技金融作为工具、政策或范式的实践效用和理论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商务领域始终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通过商务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创新,推动大流通、大市场、大经贸、大商务的整合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为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做了突出的重要贡献。一、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性,推动商务事业的跨越发展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深刻阐明了改革和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搞建设关起门来不行……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伏瞻  余永定  李扬  张宇燕  高培勇  
2018年8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三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学部委员李扬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泓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建国初期的二十九年相比、与同时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更快呢?本文的研究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中国摒弃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左"倾主义发展道路,并大胆探索了一条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之路;其二,是积极对外开放,全面与国际接轨,深入融合到世界经济之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辛清泉  
会计是一种演化的经济制度(Waymire and Basu,2008),它响应经济发展需求,帮助经济发展,自身也随之演化。比如,合伙制企业在意大利的兴起,导致企业实体与企业业主(所有者)在会计上的确认区别,并对会计的stewardship(管家)功能有深刻的影响;企业合伙形式逐渐由单次的、短期的合伙形式转向长期的、持续的合伙形式,由此导致了会计分期的出现,资产负债表开始定期编制;十八世纪开始的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李天健  孙文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始终高度关注区域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差距由迅速扩大到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韧性不断增强;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和壮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乡村振兴迈出扎实步伐。但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行政区划分割壁垒仍然阻碍区域竞合协同发展,区域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区域政策差别化、精准化水平明显不足,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展示日趋多元、协调互动的前景,应明晰区域四大板块发展重点,加强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融合,促进主体功能区、经济类型区、开放平台区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水平均等化建设,完善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区际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杜昕然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四十年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四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继续指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四十周年历史时点上,全面描绘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发展动力,全面把握改革开放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余菁  
市场经济体系是企业组织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实现载体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企业组织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企业数量增长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期,微观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支撑其企业组织繁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逻辑交织下的有国情特色的企业制度。未来中国企业组织制度走向将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效率分化情况;二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外来的制度同形压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金钱  李雪娇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本文首先总结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梳理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基础及其由区域开发式扶贫向精准扶贫演进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形成、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地总结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和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现实需求,做出了一系列经典论述,把改革开放四十年扶贫开发实践升华为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成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哲泉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金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当前宏观经济如何影响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将往何处去?文章尝试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婷  张辉蓉  宋乃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深化九年义务教育四个阶段。经过四十年改革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从普及初等教育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发展速度赶超许多发达国家,创造了世界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从基本均衡正走向优质均衡,义务教育逐步进入"后均衡时代";从教育弱国到世界瞩目,义务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反思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应继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落实十九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民营经济的理论认知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到“必要的和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进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四十五年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在实践中切实落实“自己人”思想、明确“竞争中性”等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和舆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求索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拉动就业、促进消费、推动开放型经济格局形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流通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分割现象依旧存在、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流通领域监管乏力、理论研究社会认可度下滑以及人才培养断层凸显等。鉴于此,应强化如下改革对策:一是深化重要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重塑中国流通话语权;二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抓手,加速构建中国流通业全球网络;四是依托评价体系改革,创新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抢占流通研究高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旻  王迎春  
近年来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进一步加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主要经历了恢复探索时期、快速发展时期、逐步规范时期和转型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职教资源的相对短缺以及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成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四十年来,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有了飞跃式发展,但是目前仍面临着地位有待提升、管理有待规范、品牌有待建立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政府重视与支持,坚定办学信心;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社监督和管理,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民办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树立民办职业教育品牌,从而促进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