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4)
2023(13881)
2022(11626)
2021(10720)
2020(9308)
2019(21335)
2018(21096)
2017(40705)
2016(22395)
2015(25015)
2014(25158)
2013(25264)
2012(23324)
2011(20688)
2010(21344)
2009(20235)
2008(20733)
2007(18845)
2006(16804)
2005(15107)
作者
(63120)
(53384)
(53332)
(50949)
(33804)
(25501)
(24153)
(20820)
(19935)
(19116)
(18202)
(17646)
(17324)
(16978)
(16782)
(16347)
(16043)
(15552)
(15368)
(15300)
(13323)
(13249)
(12998)
(12208)
(12084)
(11965)
(11893)
(11891)
(10813)
(10731)
学科
(100402)
经济(100276)
(95129)
(77429)
企业(77429)
管理(75396)
(47403)
方法(43999)
(41249)
数学(35614)
数学方法(35390)
业经(31258)
农业(31096)
中国(25461)
(25100)
(23718)
财务(23695)
财务管理(23639)
企业财务(22413)
地方(19315)
(18885)
技术(18263)
(18184)
(17803)
贸易(17797)
(17310)
(16376)
理论(15876)
(15746)
(15580)
机构
学院(324443)
大学(318253)
(144224)
经济(141657)
管理(128297)
理学(109870)
理学院(108844)
管理学(107470)
管理学院(106860)
研究(105712)
中国(84934)
(75836)
(66316)
(65298)
科学(61176)
财经(55993)
(54218)
(52087)
农业(50885)
(50656)
中心(49345)
业大(49063)
研究所(48112)
经济学(44417)
北京(40752)
财经大学(40586)
经济学院(40543)
(39530)
(37711)
师范(37391)
基金
项目(204393)
科学(161911)
研究(153139)
基金(149325)
(128108)
国家(126858)
科学基金(109992)
社会(100084)
社会科(94660)
社会科学(94631)
(81400)
基金项目(79197)
教育(69065)
自然(68333)
自然科(66781)
自然科学(66761)
(65952)
自然科学基金(65645)
编号(62598)
资助(59990)
成果(50451)
(46609)
重点(45307)
(45196)
(44952)
(43678)
课题(42008)
国家社会(41721)
创新(41598)
(40440)
期刊
(169448)
经济(169448)
研究(100839)
(66903)
中国(66255)
(65150)
管理(47838)
学报(46270)
农业(44572)
科学(43967)
大学(36052)
学学(34410)
(34266)
金融(34266)
业经(32382)
财经(28596)
技术(28429)
教育(28252)
经济研究(26463)
(24671)
(23915)
问题(22904)
技术经济(18924)
世界(17409)
(16885)
财会(16728)
(16234)
商业(15873)
农村(15560)
(15560)
共检索到50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从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但短期内这一影响并不显著。不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有所不同,中央财政农业投入效果更佳。为此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明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事权,理顺财政投入资金的管理体制;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农民直接补贴比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小虹  
文章选取1980~2006年度国家统计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对农民收入影响力最大,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次之,支农支出影响力最小。研究认为我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增大农业投入总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亿钧  
促进农民增加税收的关键是加大农业收入。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及其对促进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若干财政支持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祥智  黄博  刘同山  
文章利用1978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果。采用E-G两步法和似不相关回归法检验和评估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及各类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通过财政支农增收系数反映我国财政支农增收效果的阶段特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21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效果呈平稳改善趋势;农村社会事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祥  
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年启动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效应。结果表明,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为了实现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通过推进农村相关制度创新,改善交易条件,促进农产品市场交易持续、稳定扩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碧云  徐学荣  
我国各级政府眼下注重于民生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格外重视基层的三农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农村地区的广泛以及农民群体的庞大这三类现象。为了能够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政府把农民的收入作为三农的核心,并且宏观调控是以财政为主,通过以上种种手段,达到最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眼下我国政府的工作计划是尽可能的消除城乡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差距,还要在此基础上维护农民的经济权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发展农业,完成最后要将农民收入达到国家规划的水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茹玉  林万龙  
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对提升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并采用因素分解法比较两者对农民农业增收的贡献大小,继而通过两步固定效应回归、分组回归和替换变量回归三种方式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均得出一致结果,即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均促进农业增收,其中财政投入贡献更大,此外大规模的土地投入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农业收入提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玉海  
山东省茌平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全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财政部门全力跟进,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政策宣传、培训示范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走出了一条基层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到2011年,茌平县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增收,总产达到18.4亿斤,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13.1亿元,农业收入中科技贡献率达56%以上,农业增加值达37.45亿元,可比价增幅4.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5元,同比增长21.3%。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敏  潘勇辉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1—2005年财政农业投资与农民纯收入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研究显示,长期而言,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是影响农民纯收入的最重要因素,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次之,农村救济费位居第三,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并未像众多学者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促进农民增收效率最高的因素;短期内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以及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投入增长对于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如长期的明显。而在短期内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并不能产生预期中的促进作用,相反还具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永俊  吴淑景  余聪  
本文运用1978-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农政策与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扩展的C-D函数得到各项财政支农政策对增加农民相应收入的有效性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世磊  
基于农民增收的视角,根据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层面建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结合财政"输血式"支农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血式"支农两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增收效应。同时考虑变量间的空间效应,运用2007-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支农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及溢出效应,农民收入在省份间存在显著的集中连片分布特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红梅,易法海,乔雯,国秀丽  
本文分析了1994-2002年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调整对改变农民增收的影响与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忠斌  
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信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量、信息渠道对信息的扭曲等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目前,我国农民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小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忠  
一、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趋势分析近年来,社会资金向农业的投入呈增长趋势,不仅投资数量有较大增长,投资范围也日渐扩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党对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比如,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稳定按土地交纳税收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